聃季載

聃季載

聃季載(生卒年月不詳)西周時人,因當時周公旦輔佐年齡尚幼的成王,發現聃季載行為端正,甚有謀略,視為人才。

聃季載 (生卒年月不詳)西周時人,周文王第十個兒子。他於公元前1603年受周成王之封,在今臨泉古城建立了沈子國。但他並未做沈子國的王爺,因當時周公旦輔佐年齡尚幼的成王,發現聃季載行為端正,甚有謀略,視為人才,於是就任命他為周朝的司空 ,主管農業及水利、工程等。他由於辦事認真,親察下情,很有成績,為天下老百姓所敬佩。據《史記·管蔡世家第五》記載:“聃季、康叔皆有馴行,於是周公舉康叔為司寇,聃季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

始祖聃叔季多個名字原因

沈氏始祖,在各個版本的資料中,不完全一致,包括聃叔,聃季,季載,聃季載等。大致也不差。
本人小考,按照古代習慣以及當時他所處的位置,始祖的名諱可以這樣斷:

聃季載聃季載

氏=姬;封地=聃;排行=季;名=載!
也就是說,全名正常情況下應該叫姬載。按照封地應該叫聃載。按照習俗應該叫做季載。
但為什麼出現那么幾個不同的名稱呢?
原因1:始祖本人在封國的時候是由他的親侄子,也就是胞兄武王的兒子周成王所封,所以稱之為聃叔。這一點,是與管叔鮮、蔡叔度、曹叔振鐸、霍叔武、成叔處、康叔封等稱謂規範是一致的,是可以採信的。
原因2:周成王可以把他叫做“叔”或“聃叔”,那么周武王的其他弟兄以及長輩宗親,應該會怎么稱呼這個叫做“載”的文王之子呢?周文王的十個兒子中,有四個是同父而且同母的兄弟,那就是:伯邑考、武王發、周公旦、聃季載四人,這是按照長幼順序排列的。按照古代的習慣,兄弟四人伯仲叔季排列或取名,是很正常的事情。
伯邑,去世過早;武王貴為帝王,後世史料就不會非得叫他“仲發”了;周公旦在歷史上倍受尊崇,也就慢慢洗去了叔字的習慣稱呼,而代之以周公的稱謂;那么剩下的“季載”的名諱就自小而大伴隨著“載”的一生了,等到自動升格為成王這個帝王之叔的時候,才有了“聃叔”的歷史紀錄。但可以想像,他們幾位在青少年的時候,名字都與“伯仲叔季”分不開,只是在後來隨著地位或輩份的變化而有取捨而已。
子侄輩稱之為“聃叔”,同輩長輩稱之為“季載”,這都是符合禮儀的。
至於“聃季”的稱呼,自然不會是子侄輩敢叫的;對於“季載”的同輩甚至長輩們,在他已經封為聃國國君的時候,還直呼其名也不妥當,一個折衷的稱謂“聃季”,封地+排行,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
這就是沈氏始祖同一個人有好幾個名諱的種種緣因

沈子國概述

約三千零七十年前,西周國鎬京城外,麗日高照,薰風習習,旌期飛揚,號角陣陣。在一座高築的土台上,周王朝的天子周成王,正在大封功臣昆弟。受封者一個個春風得意,躊躇滿志。這受封之中,有一位叫聃季載的,他的封地,就是現在的臨泉;他的封國沈國為侯國,平王東遷時聃季載後人庚向封汝南子爵,所以後來稱“沈子國”。
據《史記·管蔡世家第五》記載:周文王有十個兒子,次第分別是: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聃季載。公元前1066年,周滅商後,周文王次子姬發為武王,封了他的六個弟弟為小國王,因他的哥拍邑考在此之前被殷紂王殺害,所以未封;他的其餘兩個弟弟康叔封、聃季載因年皆幼,未能得封。因此,一直到公元前1063年,武王死後,其子成王繼位,周公旦“專王室”,才封康叔封於衛,封聃季載於聃。
唐代張守義《正義》註:“聃,國名也。季載,人名也,伯邑考最長,所以曰:“伯”,諸子中鹹言“叔”,以載最少,故言季載。”武王同母兄弟四人,為嫡出。季載為武王胞弟,居第四,故稱季。
據眾多的史料記載,聃國就在潁州西一百二十里處,即現在的古城址。有人提出疑問:既然聃季載封於聃,為何又叫沈子國呢?原來在古時,“沈”與“聃”二字互相通用。《辭海》“沈”條註:“沈”,古國名,一作聃。“聃”、“沈”古音名通用。看來聃季載封於沈當無疑義了。
封地沈子國,已是三千年前的事了,舊城址在今城西一里許的古城子。此外北依泉河,南臨流鞍,地勢高亢,瓦礫遍地,地下文物埋藏豐富。一株千年銀杏,古姿龍鍾,虬枝參天,嘩譁然葉鳴盈耳,確有一派古城堡氣象。
沈子國在周王朝的位級,按《孟子·萬章》說:西周分封諸侯分“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共四等,沈為子國。但在金文中,還看不出公、侯、伯、子、男之間有嚴格的等級關係。周天子對分封的諸侯,稱同姓為“伯父”、“叔父”,異姓為“伯舅”、“叔舅”。宗法血緣關係把諸侯與周天子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了“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目的。 沈子國與其他封國一樣,雖為封國,但絕非獨立之國。它要定期向周王朝納貢,定期晉京朝覲,並聽從周天子之使,率兵從征。如不履行義務,或冒犯了“周禮”的規定,輕則要受譴責,重則要被處死。
聃季載雖被封於沈地,但並未至沈地。他的三哥周公旦“視其有訓行”,與九哥康叔封一起被留在周王室。康叔封被任命為司寇,聃季載被任使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他去世後,可能葬於西周的國都鎬京(今陝西長安縣西部)。但沈國為他的封國,也可能移葬於沈國。故而有傳說城西老丘墓上有聃季載墓之說,看來也不無根據。
沈子國自公元前1063年受封建國,中間數經戰亂,歷盡滄桑,風雨飄搖,履途崎嶇,但卻一直維持到公元前506年,才為“蔡所滅”,共有557年的歷史。

臨泉

臨泉縣地處祖國東部,安徽省的西北邊陲。地理座標為東經114°52′—115°31′,北緯32°35′—33°08。南與河南省淮濱、新蔡縣毗鄰,北與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縣相連,西與河南省平輿、項城縣交界,東與阜陽市區及阜南縣接壤,南北長68千米,東西寬62千米。全縣總面積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耕地173.7萬畝。

臨泉縣河流密布,交通便利,南臨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潤河、涎河、流鞍河自然河道穿境東流,又有臨艾河、界南河人工河道橫貫南北。阜臨、臨同、臨新公路是溝通東西交通的動脈,臨艾、臨南、臨界公路是連線南北往來的要道。

臨泉縣古稱寢丘,又稱沈丘,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歷史上曾建有沈子國,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的封地,同時也是中國歷史名人姜子牙、蔡文姬的故里。
歷史沿革

臨泉,古稱沈地。西周初,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封聃季載於沈地,建立了沈子國。公元前506年,沈為蔡國所滅,後楚國又滅蔡國,此處即屬於楚,為楚國平輿邑。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郡縣制。全國設36郡,310餘縣,我縣當時被設為平輿縣。

西漢時我縣仍為平輿縣,並在今同城鎮設同陽縣東漢時仍為平輿縣,同陽縣改為同陽候國,封陰慶為同陽候。屬汝南郡。

兩晉時期平輿、同陽兩縣仍並存。屬汝南郡。

南北朝時,此處為南北戰爭要衝,平輿、同陽兩縣先後廢止。

隋朝時實行州、縣制。公元583年開始設沈丘縣,復設同陽縣。先後屬瀋州和潁州。

唐朝時,公元618年在縣境東南增設高塘縣,6年後又廢,公元627年,沈丘、同陽兩縣廢。公元706年,重設沈丘縣。屬潁州。

宋朝時,沈丘縣屬順昌府

元朝時,沈丘縣屬潁州行省。姜寨、同城、瓦店屬河南行省。元朝末年,沈丘城中百姓北逃,城空而廢。

明朝初年,廢沈丘縣,降為沈丘鎮,屬鳳陽府潁州。西部姜寨、瓦店,同城屬汝寧府。公元1497年,在距今臨泉縣城西北30里的乳香台(今沈丘縣老城)復設沈丘縣。

清朝建立不久,沈丘鎮屬江南省(包括今江蘇、安徽兩省),公元1667年安徽省正式成立,沈丘鎮屬安徽阜陽縣。

1935年正式成立臨泉縣,因縣城濱臨泉河而得名。駐地在沈丘集。1947年10月臨泉解放,由於革命形勢的需要,先後在臨泉境內設臨泉市、臨泉縣、泉陽縣和泉南縣。

1949年2月又同歸為臨泉縣。

冉姓來源

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四。

尋根溯源 冉姓來源有五:1、出自姬姓。據《姓氏考略》、《姓氏尋源》等所載,周文王第十子季載,封於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荊口縣那口城),春秋時滅於鄭,子孫以國為氏,或說聃去耳為冉。2、據《元和姓纂》所載,相傳高辛氏(即帝嚳)之後有冉姓。3、據《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楚大夫叔山冉之後,以名為氏。4、據《漢書·顏師古注》所載,唐時四川夔州(今重慶奉節)、開州(今重慶開縣)土著多此姓,皆冉 種(冉 為漢時西夷所建古國,其後或以冉為姓)。5、出自他族。漢時西夷冉 族,居於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一帶,其族人以族名為姓;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有此姓。

得姓始祖 冉季載。名載,字季。西周王族,周文王第十子,武王同母弟,最少。武王克商滅紂後,大封諸侯,將其少弟封於冉。因季載有善行,成王時被舉為司空,主管軍事,成為周王室的重臣,他輔佐成王,廣有令名,是周初著名的王室領導。他的後代,以其封國為氏,稱冉姓,並尊冉季載為其得姓始祖。

相關連線

http://www.lqxw.org.cn/zjlq/zjlq-glmr.htm
http://www.shenshi.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
http://www.lqjzy.com/list.aspx?cid=2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