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中有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歷史。這五千年的歷史,應該說太悠久、太豐富了。對的發掘,目前還處在非常膚淺的階段。尤其是對中國俗文化的發掘,因為種種原因,一直被中外史學家們忽略。其實在俗文化中,恰恰隱藏著極豐富的中國文化的精髓。
飲食,其實是窺察中國文化的一個極好的視窗,飲食是非常具體生活方式。中國人好吃,中國文化的林林總總,在這個文化的視窗里,都顯得特別清晰。中國文明史,其實很大部分體現在這看起來“淺薄”的具體飲食之中。遺憾的是,長時期以來,我們對自己文化的丟失和遺棄,使我們對這一切已變得十分陌生。這種丟失和遺棄,形成文化的斷裂。
本書就想通過這個俗文化視窗里的一點一滴,來細心發掘許多已被中國人自己都遺忘了的文化。這本書,嚴格說應該是一本筆記。其中所記,多是前人提供的文獻,著者實際上“是在古文獻提供的基礎上不斷綜合、整理而已,是一種資料的收集、研究和彙編。筆記,原是中國人記事的一種重要文體。筆記利於資料的保存。古人多以筆記考古記史,現用以記俗,儘量於一點一滴之中發掘較為寬闊的俗文化史方面的內容,力爭資料性與趣味性之結合,力爭現象的豐富組合、反映,也算是舊的筆記文體中的一種新的嘗試。
當然,中國飲食文化的文獻,亦是浩如煙海。這本小書,絕不可能展示其全部,只不過幾點兒滴浪花而已。
是為自序。作者
1992年7月2日
北京
作者簡介
朱偉,生於上海,上世紀60年代末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上山下鄉,下鄉時開始小說寫作。1978年起在《中國青年》雜誌做記者、編輯。1983年起在《人民文學》小說編輯室做編輯、編輯部副主任,曾在《人民文學》推出劉索拉、阿城、莫言、余華、蘇童、格非等一大批作家。1993年起任《愛樂》雜誌主編。1995年起任《三聯生活周刊》主編至今。編著大型古典音樂工具書《音樂聖經》,著有散文集《有關品質》。
編輯本段目錄
自序
廚神
靈水
火
油
鹽
醬
醋
糖
羹
八珍
餅
饅頭
麵條
粽子
*鑼
米線
餛鈍
豆腐
熊掌
燒鵝
吃羊
金齏玉膾
鯉魚
鰣魚
河豚
魚刃
食蟹
潘魚
吃蛇
東坡肉
馬蘭
佛跳牆
豆芽
麵筋
皮蛋
餐菊
竹筍
……
書摘
鵝在周代就是六牲之一。它充祭壇,充庖廚,都為時很早。六牲是指牛、羊、豕、犬、雁、魚。雁就是鵝。《爾雅》:“舒雁,鵝。”李巡註:“野曰雁,家曰鵝。對文則鵝與雁異,散文則鵝亦謂之雁。”野雁馴養,便成了鵝。《莊子·山木篇》“命豎子殺雁而烹之”,殺的其實是鵝。《說苑·臣術篇》“公孫支歸,取雁以賀”,取的也是鵝。《本草綱目》釋名曰:“鵝鳴自呼,江東謂之舒雁,似雁而舒遲也。”《埤雅》說,鵝行走,自然而有行列,所以稱它“出如舒雁”。
古人的說法,鵝逆月孵卵,向月助氣取卵,所以能治蛇毒,能辟蟲虺。《禽經》:“鵝飛則蜮沉。”古人常把鬼蜮放在一起,蜮相傳是一種含沙射人的動物。《毛傳》說,蜮就是短狐。陸德明解說,蜮卻是“狀如鱉,三足,一名射工,在水中含沙射人,一曰射人影”。
李時珍考證說,鵝其實分蒼鵝、白鵝兩種。《日華子本草》說,蒼鵝食蟲,白鵝食草。吃蛇、辟蟲、主射工毒都是指蒼鵝。蒼鵝冷,有毒,吃蒼鵝肉發風發瘡。白鵝涼,無毒,治虛羸,消渴。這么說,古人食鵝,指的是食白鵝。
鵝早時的吃法,用於炙,也就是燒烤。《齊民要術》中記有鵝炙法四種。一、搗炙:“取肥子鵝肉二斤,銼之,不須細銼。好醋三合,瓜菹一合,蔥白一合,姜、橘皮各半合,椒二十枚——作屑,合和之,更銼令調。裹著充竹串上。破雞子十枚,別取白,先摩之,令調。復以雞子黃塗之。唯急火急炙之,使焦,汁出便熟。”二、銜炙:“取極肥子鵝一隻,淨治,煮令半熟。去骨,銼之。和大豆酢五合,瓜菹三合,姜、橘皮各半合,切小蒜一合,魚醬汁二合,椒數十粒——作屑,銼合和,更銼令調。取好白魚肉,細琢,裹作串,炙之。”三、腩炙:“肥鵝,淨治洗,去骨,作臠。酒五合,魚醬汁五合,姜、蔥、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漬一炊久,便中炙。”四、筒炙:“用鵝、鴨、獐、鹿、豬、羊肉。細斫,熬,和調如炙。若解離不成,與少面。竹筒六寸圍,長三尺,削去青皮,節悉淨去。以肉薄之。空下頭,令手捉。炙之欲熟,小乾不著手。豎甌中,以雞鴨白手灌之。若不均,可再上白。猶不平者,刀削之。更炙,白燥,與鴨子黃——若無,用雞子黃,加少朱助赤色。上黃用雞鴨翅毛刷之。急手數轉,緩則壞。即熟,渾脫。去兩頭,六寸斷之,促奠二。若不即用,以蘆荻苞之,束兩頭,布蘆間——可五分——可經三五日。不爾,則壞,與面,則味少,酢多則難著矣。”
古人膳食,講究調和。《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