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羹

東坡羹

東坡羹,蓋東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皆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瓷碗,下菜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至熟不除。(《東坡羹頌》)。

基本信息

簡介

東坡羹東坡羹

東坡羹 拼音: dōn�� pō �括�n��
解釋:1.指蘇軾所烹調的一種菜羹。
羹,就是湯汁,本來是十分普及的菜餚。蘇軾吸收前人的作羹經驗.又經過自己的摸索.形成了獨特的作羹方法。這就是有名的“東坡羹”。
“東坡羹”。他有詩云:“誰知南嶽老,解作東坡羹。中有蘆服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從渠嗜膻腥”。

由來

《菜羹賦》全文

蘇東坡在黃州時,作有《菜羹賦》:
東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為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常享。乃為之賦,辭曰:嗟餘生之褊迫,如脫兔其何因。殷詩腸之轉雷,聊御餓而食陳。無芻豢以適口,荷鄰蔬之見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爨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湯蒙蒙如松風,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角之煩勤。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嘈雜而糜潰,信淨美而基分。登盤盂而薦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於玉池,與吾鼎其課題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說而策勛。沮彭屍爽惑,調灶鬼之嫌嗔。
丘嫂其自隘,陋樂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計餘食之幾何,固無患於長貧。忘口腹之為累,以不殺而成仁。竊比予於誰嘆?葛天氏之遺民。

譯文及解釋

大致意思就是:東坡先生選擇住處住在南山腳下,穿著飲食用具與家裡的狀態相適合。山珍海味,因家境貧窮而無法享用,就煮蔓菁、薺菜來吃。蔓菁即蕪菁,類似蘿蔔,莖比蘿蔔大,可作醃菜。煮的方法是不用醋和醬油,利用其自然的美味。因這些菜蔬容易日常搞到,因而能經常享用。
因此而用賦:嗟呼我這生活窘迫,象逃走的兔子一樣究竟是什麼原因。飢餓使詩飢腸轆轆,食陳年的穀子以御餓。無餵養的牲口適合口味,多蒙周圍的菜蔬都可利用。汲山朱以洗濯,取其葉與根。點火上灶放入膏油。鍋內熱氣騰騰香津沸騰,加入豆米攪均,蓋上蓋。蓋上蓋後不要開蓋攪動,不要放醋和醬油,也不要胡椒桂皮之類的調料。用武火把鍋燒開後,燒沸一會兒就用均勻的文火煨。菜蔬隨開水而翻滾,就煮成了酥爛的濃湯。實在是清純甘美,盛人盤碗奉上,準備好勺子筷子,消磨暮靄和晨光。溪畔澤旁取的這些野菜,能與諸侯當年的王鼎比美!
伊尹傅說,都是古時善烹飪的大臣。彭屍:“彭”是“三屍蟲”的姓,道家認為人體腹內有“三屍蟲”,專門窺伺人的過失。蘇東坡賦說,“輕鄙易牙向齊桓王獻的技藝,技藝超過了伊尹、傅說,實在是建立了功勳,專窺伺人過失的屍,你做不了非分之想了。喜怒無常的灶君,你是否和我共盡一觴?可嘆漢高祖那位長嫂《漢書.楚元王傳》:高祖未成氣候時,常帶客人到他長嫂家吃飯,致使長嫂討厭他),怎么這樣心胸狹窄?更加可悲的是自食其子的樂羊( 《戰國策》:戰國時魏將將領樂羊攻打中山國時,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君把他兒子殺了,做成肉羹敬獻給樂羊,樂羊竟吃了碗。後樂羊攻下了中山國,魏文侯因此賞其功而疑其心。樂羊連自己兒子都能吃,還有什麼不能吃呢)。先生我心平而氣和,雖已年邁身體還健壯。算一算還剩多少飯食,就可以不怕長久的家境貧困。忘卻口腹之累吧,古人殺身以成仁,我今日不殺也應成仁。這種心境,誰能予以比擬?“葛天氏”:古帝號。《路吏.禪通記》記,“其為治也,不化而自信,不公而自行,蕩蕩乎無能名之。”後“葛天氏之民”一典用來指無憂無慮、安居樂業的人們。

評析

蘇東坡以老饞嘴自稱,這首賦把個菜羹寫得淋漓盡致。這種羹原料是蔓菁和蘆菔(也就是蘿蔔),薺菜是配料。蘇東坡關於此羹有詩:“我昔在田間,寒庖有珍烹。常友折腳鼎,自煮花蔓莆。聽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誰知南嶽老,解作東坡羹。中有蘆菔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以渠嗜腥。”

做法

蘇東坡蘇東坡

東坡羹,蓋東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
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皆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瓷碗,下菜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至熟不除。(《東坡羹頌》)
翻譯成白話菜譜是:第一步,將大白菜、大頭菜、大蘿蔔、野薺菜反覆揉洗乾淨,意在除去菜蔬中的苦汁兒;第二步,在大鍋四壁、大瓷碗上塗抹生油;第三步,將切碎的白菜、蘿蔔、薺菜及少許生薑放入鍋中煮菜羹,用油碗覆蓋但不觸碰菜羹,否則會有生油味;第四步,將盛滿米的蒸屜放在鍋上,等到菜完全煮熟後再蓋上屜蓋。
煮東坡羹的訣竅在於:菜羹煮沸時必然上溢,但因鍋四壁塗有生油,又有油碗覆蓋,因此不會溢上蒸屜。但是蒸氣上達蒸屜,米飯也就煮熟了。這樣一來,鍋中的菜羹以及蒸屜中的米飯都一次加工而成,方便實惠,價廉飯美,有點兒類似於現在的快餐“蓋澆飯”,做到菜飯合一,簡便易食,蘇軾曾將它介紹給一些道士、和尚朋友,很受歡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