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入門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二十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平裝: 256頁
開本: 32開
ISBN: 7532544346, 9787532544349
條形碼: 9787532544349
尺寸: 18.5 x 14 x 1 cm
重量: 222 g

內容簡介

經典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文化積澱,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開創了人類生命的價值之源,是整個文明社會的精神支柱。在當今讀書界與出版界出版的“重讀經典”的呼喚聲中,上海古籍出版社順應時代需求,約請專家學者撰寫一套“經典解讀叢書”。每本著作由三大塊組成:背景辭典;原著助讀,包括基本概念與範疇解讀與文本賞析;原著選(全)編,內容有原文、注釋與翻譯,本叢書的特點是形式獨特、新穎,闡發既有厚重的歷史感,又有豐富的現實意涵,適合各種讀者閱讀。本書首先以理解老子、認識老子為基點,結合作者長期以來政治、社會和人生問題上的思考,藉《老子》所內蘊的豐富智慧,進行生髮、解讀。

目錄

經典的價值在於文化(總前言)
小辭典
老子其人/1老子其書/2老子其時/2孔子問禮於老子/3老子訴訟案/3河上本/4王弼本/4馬王堆漢墓帛書本/4郭店簡本/5道/5德/6無/6有/6玄/6穀神/7玄牝/7玄覽/7玄德/8玄同/8/8朴/8大象/9將欲奪之,必固與Z/9大器晚成/9大巧若拙/9知白守黑/9知足不辱/10齣生人死/10和光同塵/10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10根深蒂固/10報怨以德/10千里之行,始於足下/10被褐懷玉/11天網恢恢,疏而不失/11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11
原著助讀
基本觀念與範疇解讀
引言: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15
一 老子思想源遠流長/15
二 道是承前啟後的傳統觀念/16
三 道背後的歷史長傳統/17
第一章 大道沖虛與生命境界/19
第一節 大道沖虛一萬物之奧/19
一 心開二門的哲學模型/19
(一)道不在言說中——(二)道不是物質實體
二 道者,萬物之奧/23
(一)道者,萬物之奧——(二)道本體的兩層三性:無、有、玄——
(三)天地萬物共由之路——(四)實現之理與形構之理
第二節 境界形態的形上學/29
一 德:道的內在化/29
二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2
(一)道法自然——(二)不生之生的境界形態
第三節 上德不德的生命境界/36
一 上德不德。與道合一/36
二 即境界即工夫,即工夫即境界/38
第二章 正言若反與生存智慧/40
第一節 凌空觀照的玄智/40
一 玄覽與前識/40
二 正言若反:語言智慧與辯證思維/41
第二節 知強守柔的生存智慧/45
一 強梁者不得其死/45
二 柔弱者生之徒/47
三 見小日明,守柔日強/49
(一)生存策略與生存原則——(二)知雄守雌,知子守母,沒身不殆
四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54
(一)柔:生存的形質狀態與生存的精神狀態——(二)愚人之心與嬰兒形態——(三)大巧若拙與和光同塵
五 曲則全與死而不亡者壽/59
第三章 無為治國與政治批判/62
第一節 貴無論的政治哲學/62
一 君道與治道/62
二 君位無執論/65
三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69
四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72
五 不尚賢,不貴貨,不見可欲/75
(一)不尚賢——用朴為器——(二)不貴貨:經濟低度主義——
(三)不見可欲:去智主義
六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朴/78
第二節 以道為絕對標準的政治批判/81
一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81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84
第四章 兵者不祥與社會理想/86
第一節 反戰主義的兵學思想/86
一 兵者,不祥之器/86
二 戰略思想、戰術原則和兵學境界——以戰爭四無相論為中心的展開/89
第二節 和平主義的國際關係思想/93
大國小國謙讓共處,各得其所/93
第三節 小國寡民的大道世界/95
一 返回原始,回到混沌/95
二 小國寡民,安居樂俗/97
三 一個老子律/99
寫作賞析
一 獨特的文體與玄妙的章法/101
(一)散文、韻文、詩三合一——(二)對偶、長言短句參變雜用——
(三)用韻不拘一格一一(四)學理如此,該怎么說就怎么說
二 言簡意遠與格言集成/110
(一)一句一理,言簡意遠——(二)吸取格言與自造警句
三 第一人稱與多喻一指/112
(一)引人入境的第一人稱——(二)啟人興會的善巧比喻
尾聲:南北文化交融的產物/116
原著全讀
老子道德經上篇
第一章 “體道第一”/122
第二章 “養身第二”/125
第三章 “安民第三”/127
第四章 “無源第四”/129
第五章 “虛用第五”/131
第六章 “成象第六”/132
第七章 “韜光第七”/133
第八章 “易性第八”/134
第九章 “運夷第九”/136
第十章 “能為第十”/137
第十一章 “無用第十一”/139
第十二章 “檢欲第十二”/140
第卜三章 “■恥第十三”/141
第十四章 “贊玄第十四”/143
第十五章 “顯德第十五”/145
第十六章 “歸根第十六”/147
第十七章 “淳風第十七”/149
第十八章 “俗薄第十八”/151
第十九章 “還淳第十九”/152
第二十章 “異俗第二十”/154
第二十一章 “虛心第二十一”/157
第二十二章 “益謙第二十二”/159
第二十三章 “虛無第二十_二”/161
第二十四章 “苦恩第二十四”/163
第二十五章 “象元第二十五”/164
第二十六章 “聖德第二十六”/166
第二十七章 “巧用第二十七”/167
第二十八章 “反樸第二十八”/169
第二十九章 “無為第二十九”/171
第三十章 “儉武第三十”/173
第三十一章 “偃武第三十一”/175
第三十二章 “聖德第三十二”/177
第三十三章 “辯德第三十三”/179
第三十四章 “任成第三十四”/180
第三十五章 “仁德第三十五”/181
第三十六章 “微明第三十六”/182
第三十七章 “為政第三十七”/184
老子道德經下篇
第三十八章 “論德第三十八”/185
第三十九章 “法本第三十九”/187
第四十章 “去用第四十”/190
第四十一章 “同異第四十一”/190
第四十二章 “道化第四十二”/192
第四十三章 “遍用第四十三”/195
第四十四章 “立戒第四十四”/195
第四十五章 “洪德第四十五”/197
第四十六章 “儉欲第四十六”/198
第四十七章 “鑒遠第四十七”/199
第四十八章 “忘知第四十八”/200
第四十九章 “任德第四十九”/201
第五十章 “貴生第五十”/202
第五十一章 “養德第五十一”/204
第五十二章 “歸元第五十二”/206
第五十三章 “益證第五十三”/208
第五十四章 “修觀第五十四”/209
第五十五章 “玄符第五十五”/211
第五十六章 “玄德第五十六”/213
第五十七章 “淳風第五十七”/215
第五十八章 “順化第五十八”/216
第五十九章 “守道第五十九”/218
第六十章 “居位第六十”/219
第六十一章 “謙德第六十一”/220
第六十二章 “為道第六十二”/222
第六十三章 “恩始第六十三”/224
第六十四章 “守微第六十四”/225
第六十五章 “淳德第六十五”/228
第六十六章 “後己第六十六”/229
第六十七章 “三寶第六十七”/231
第六十八章 “配天第六十八”/233
第六十九章 “玄用第六十九”/234
第七十章 “知難第七十”/235
第七十一章 “知病第七十一”/236
第七十二章 “愛己第七十二”/237
第七十三章 “任為第七十三”/238
第七十四章 “制惑第七十四”/240
第七十五章 “貪損第七十五”/241
第七十六章 “戒強第七十六”/242
第七十七章 “天道第七十七”/244
第七十八章 “任情第七十八”/245
第七十九章 “任契第七十九”/247
第八十章 “獨立第八十”/248
第八十一章 “顯質第八十一”/250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