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耀州窯是中國歷史名窯,與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齊名,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是北方地區青瓷的主要產地,因為規模宏大,所以自古就有“十里窯場”之稱。遺址現已清理窯址近5000平方米,發現唐、五代、宋、金、元時期的制瓷作坊14處、窯爐18座以及數千件完好的瓷器和30多萬件瓷片。這些瓷器、瓷片的胎體瓷化程度非常高,質地堅硬。器物上還刻有各種山水、人物、花卉等紋飾、圖案。耀州窯瓷器的釉色多為青中泛綠,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發掘過程中還清理出一組唐三彩作坊,並出土了上千件的唐三彩器,說明耀州窯在唐代也是燒制唐三彩的基地之一。耀州窯遺址的發現,為全面認識耀州瓷窯窯址的歷史及北方各窯口唐至元、明時期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發掘
1958年秋至1959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對黃堡、立地坡和上店村三地,進行調查和發掘。黃堡鎮開探方18個,發掘面積1427平方米,發掘出唐、宋、金、元4個時代的瓷窯12座,磚瓦窯1座,生產作坊4間,作坊窯洞1孔,灰坑6個,出土瓷片85000多塊。器形主要有碗、盆、盅、罐、壺等生活用具,石碓、石杵等生產工具和燒制瓷器的各類匣、缽、墊餅、墊環等窯具。1984年以來,省考古研究所和市耀州窯博物館對耀州窯遺址又一次進行發掘,共開探方37個,面積3178平方米,首次發現製作唐三彩的作坊和燒造窯爐,以及大量的三彩標本,這是重大突破。共清理出唐、五代、宋、金、元各代制瓷作坊10組17座,唐三彩窯爐3座,三彩釉試釉小爐1座,唐、宋窯爐12座,以及原料加工場、堆料場、晾坯場、堆貨場等,出土瓷器上千件,以及低溫彩釉陶、琉璃瓦和各種工具、窯具等。這一時期發掘的文物,在時代、品種、器物類型、工藝技術和裝飾手法以及紋樣等方面,均屬重要發現。
出土器物
耀州窯遺址出土器物中,唐代器物以黑瓷居多,主要為碗、盤、瓶、盆、燈、罐、盒、枕等。1986年,出土大量唐三彩人俑、動物俑及建築琉璃構件,代表性器物有唐三彩龍頭建築構件、三彩犀牛枕、黑釉塔式罐等。五代器物以單色青瓷為主,有相當精緻的青釉瓷和日用器件,如青瓷多折盞、青瓷套盒等。宋代器物出土最多,以刻印花青瓷為主,造型十分豐富,代表性器物有青釉刻花梅瓶、青釉印花嬰戲碗、青釉倒流壺。金代器物以青瓷為大宗,特色製品是青白玉釉瓷,如玉壺春、三足鼎爐等。元代器物以白地黑花瓷為主要特色,青瓷以薑黃釉為大宗,製品多具碩大、渾圓、厚重的特點,如奶白釉黑花魚紋盆、白釉黑花把足碗等。歷史
耀州窯遺址分布在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是我國古代六大名窯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在其遺址建成耀州窯博物館。該館是我國收藏陳列陶瓷文物較為豐富的專業性陶瓷博物館。耀州窯為北方青瓷主要產地,宋代被列為貢品,遠銷世界各地,在陶瓷發展史上影響深遠。從其遺址所在地黃堡鎮西南的鳳凰溝到鎮西北的瓷土產地泥池,沿漆水河岸10多平方公里的峪谷地,層層布滿了唐、宋時期的瓷窯和作坊,古稱“十里窯場”。耀州窯遺址內涵豐富,保存完整,文化層疊關係清晰,是我國古陶瓷藝術的一筆珍貴遺產。耀州瓷多為青中泛綠,晶瑩滋潤,其製品“巧如範金,精比琢玉”,雕刻圖案以花卉為主。耀州窯博物館建有三個基本陳列室,共展出古代耀州瓷20多個品種。館南側為耀州瓷仿古作坊,研究利用古瓷傳統工藝復仿製耀州瓷。遊客可目睹古陶瓷生產全過程,並可選購精美的復仿製品,以作留念。
價值
被譽為二十世紀陝西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和二十世紀中國百大考古發現之一的耀州窯位於銅川市黃堡鎮,距耀縣13公里,距西安百餘公里,是我國古代六大名窯之一.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早在唐代,這裡已經開始建窯燒瓷,成為北方重要的手工業城鎮。後歷經五代,至宋代達到鼎盛,金、元續燒,元末明初停燒。從創燒到衰落,耀州窯前後歷經八百餘年,形成了“十里窯場”的宏大規模。其所產瓷器之精美,於宋神宗元豐七年的《德應侯碑》中可略窺一斑:“巧如範金,精比琢玉……方圓大小,皆中規矩……擊其聲,鏗鏗如也;視其色,溫溫如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經過三次大規模總面積達1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發掘,耀州窯遺址迄今共出土各歷史時期文物標本300餘萬件(片),其中完整和可復原的達10000多件;出土歷代瓷窯100多座、作坊100餘座;這是我國目前發掘面積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工藝流程科學合理、序列化最強的古陶瓷遺址,也是世界陶瓷遺址發掘之最。
1994年5月23日,耀州窯博物館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
耀州窯博物館在耀州窯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的基礎上,建立在銅川市黃堡鎮的耀州窯遺址之上,主館占地面積4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陳列展覽面積4800平方米,總投資1000多萬元,收藏各歷史時期珍貴文物50多萬件(片),陳列展出耀瓷珍品1000多件,精品薈萃,品位高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