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翰弗來·鮑嘉(也翻譯為:亨弗萊·鮑嘉),美國電影演員,1899年12月25日生於紐約市,1920年開始登台表演,1922年在百老匯首次演出,三十年代演出的角色主要是青少年。翰弗來·鮑嘉在1930年為好萊塢拍了他的第一部長故事片《惡魔與女性》,其後拍了幾部影片,不甚得志。1936年重返影壇,在《名士殉情記》一片中嶄露頭角。從1936年至1940年,在影片中大部分是扮演匪盜、流氓的角色,被譽為繼詹姆斯·賈克奈和愛德華·G·羅賓遜之後第三位出色的銀幕強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最成功的影片是《寶石嶺》(1948)、《非洲皇后》(1951)、《叛艦凱恩號》(1954)等影片。《非洲皇后》一片使他獲得了1951年第二十四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並因《叛艦凱恩號》獲得1954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提名。
翰弗來·鮑嘉扮演的孤獨、低沉、相信自己、憤世嫉俗的銀幕形象,代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迷惘的一代。他的銀幕形象卻又被六十年代的青年當成偶像,以影片回顧展等形式大加崇拜,一時形成“鮑嘉熱”。
翰弗來·鮑嘉一生共演出過八十多部影片,從1943年主演《卡薩布蘭卡》後,他多年來一直是好萊塢十大賣座明星之一。1956年完成了他最後一部影片《拳擊場黑幕》後,因食道癌去世。喬·海厄姆為他寫過傳記《鮑嘉》,1980年以這本書為片名,拍攝了翰弗來·鮑嘉的傳記片。
生平
鮑嘉 1899年12月25日生於紐約市,父親是曼哈頓著名的外科醫生和圖書插畫家。年輕時代的鮑嘉任性反叛。1918年由於個性衝動違反校規被就讀的菲利普學院開除。他隨即加入了美國海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從那時起他迷上了航海。
退役後,鮑嘉進入一家劇院做雜工,在劇院工作期間,鮑嘉對表演產生了興趣。1920年,他從幕後走到幕前登台表演,但最初只是演一些乳臭未乾的小角色。鮑嘉的演藝生涯開始了,但一切都顯得不那么盡如人意,鮑嘉的夢想是到好萊塢演電影,也是從那時候起,他開始在一些人們不太會記得的電影中出演一些小角色。
1936年到1939年間,鮑嘉出現在25部電影當中。他成了演壞人的專家,在影片中用槍殺人或者被人槍殺。生活中的鮑嘉和他扮演的那些角色不一樣。在華納公司飾演殺手的演員中,鮑嘉位列第四,排在詹姆斯·卡格尼、喬治·拉夫特和愛德華·羅賓森之後。但他不喜歡那些情節簡單的劇本,更不喜歡這種一成不變的角色。
1941年,鮑嘉終於得到一個銀幕形象轉型的機會。他非常珍惜這種有可能錯過就再也不會來臨的機會。因為他得到《梟巢諜血戰》中這個偵探角色,完全是出於偶然。
1943年,鮑嘉和英格麗·褒曼一起主演了電影《卡薩布蘭卡》。這部電影使得鮑嘉成為被一代代影迷喜愛的明星。喬治·拉夫特曾說:真希望當時得到這個角色的是他。在這部電影的拍攝期間,沒人會想到這將是一部經典。
《卡薩布蘭卡》成了第16屆奧斯卡頒獎晚會上各種獎項的焦點。鮑嘉成就了自己的夢想,但他對明星地位的態度卻很難說清。他當時的聲望大於當時所有的男演員,而他自己對此卻很不以為然。
奧斯卡獎讓好萊塢興奮起來了。由於在《非洲皇后》中成功地飾演了那個沿河賣貨的酗酒商人,鮑嘉當上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鮑嘉說他還以為自己永遠也得不到這個大獎了。當他獲獎的時候,他非常高興,感到欣喜,但他流露的是那種發自內心的感動,他的天賦得到了這么廣泛的認可,這給了他極大的安慰。
鮑嘉可以說擁有了他想要的一切,特別是1952年,他的第二個孩子萊斯麗的出生,使得鮑嘉擁有了一個更為完美的家庭。同時,他從傑克·華納的公司獨立出來,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桑塔納電影公司,用的是他的遊艇的名字。儘管他製作的電影並不算他的電影中最好的,但他至少可以自己挑選角色,他展開雙翼,讓自己在各類角色中翱翔。浪漫的、驚險的、喜劇類的,他做了各種嘗試。然而這種自由快樂的生活沒有能夠一直延續下去。1956年,由於多年喝酒和抽菸,他的身體最終出現了不好的狀況。
1957年1月14日,57歲的亨弗萊·鮑嘉在睡夢中去世了。舉行葬禮那天,似乎整個好萊塢都來到了那裡。鮑嘉的家人把他的骨灰撒到了大海里,因為那兒是他真正的精神家園。
一直與翰弗來·鮑嘉合作的導演約翰·休斯頓在鮑嘉的葬禮上致辭說:他擁有一個人可能擁有的最大的天賦,並讓整個世界承認了它。他得到了他所夢想的一切,也最大限度地給予了回報。我們沒有理由為他傷感,相反,我們應該為自己感到遺憾,因為我們失去了一個無法替代的演員,電影史上唯一的翰弗來·鮑嘉。
翰弗來·鮑嘉扮演的孤獨、低沉、相信自己、憤世嫉俗的銀幕形象,代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迷惘的一代。
在他死後,他的銀幕形象卻又被六十年代的青年當成偶像,以影片回顧展等形式大加崇拜,一時形成“鮑嘉熱”。美國電影評論界有人認為,他是以有說服力的反英雄形象記載於電影史冊的。
翰弗來·鮑嘉一生共演出過八十多部影片,從1943年主演《卡薩布蘭卡》後,他多年來一直是好萊塢十大賣座明星之一。1956年完成了他最後一部影片《拳擊場黑幕》後,因食道癌去世。
喬·海厄姆為他寫過傳記《鮑嘉》,1980年以這本書為片名,拍攝了漢佛萊·鮑嘉特的傳記片。
作品選
翰弗來·鮑嘉 (Humphrey Bogart)
電影作品選:
無冕霸王 The Harder They Fall ------- (1956)
我們不是天使 We're No Angels ------- (1955)
亂世情天 The Left Hand of God ------- (1955)
危急時刻 The Desperate Hours ------- (1955)
赤足天使 The Barefoot Contessa ------- (1954)
The Love Lottery ------- (1954)
薩布琳娜/龍鳳配 Sabrina ------- (1954)
凱恩艦叛變/凱恩號譁變 The Caine Mutiny ------- (1954)
戰勝惡魔 Beat the Devil ------- (1953)
戰地天使/生死邊沿 Battle Circus ------- (1953)
U.S. Savings Bonds Trailer ------- (1952)
鐵血長城 Deadline - U.S.A. ------- (1952)
賽洛奇死城 sirocco ------- (1951)
神威警探網 The Enforcer ------- (1951)
非洲皇后/東非狂暴記(港) The African Queen ------- (1951)
孤獨地方 In a Lonely Place ------- (1950)
噴射的愛情 Chain Lightning ------- (1950)
東京風雲 Tokyo Joe ------- (1949)
孽海梟雄 Knock on Any Door ------- (1949)
碧血金沙/浴血金沙(台)/寶石嶺(港) 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 (1948)
蓋世梟雄/緩慢調 Key Largo ------- (1948)
血海仇 Dead Reckoning ------- (1947)
逃獄雪冤/黑道 Dark Passage ------- (1947)
Always Together ------- (1947)
噩夜驚情 The Two Mrs. Carrolls ------- (1947)
Two Guys from Milwaukee ------- (1946)
夜長夢多/大眠/沉睡/智勇無雙 The Big Sleep ------- (1946)
Conflict ------- (1945)
逃亡/江湖俠侶/駭浪驚情 To Have and Have Not ------- (1944)
馬賽之路 Passage to Marseille ------- (1944)
撒哈拉/孤城虎將 Sahara ------- (1943)
73艦隊潛艇戰/血戰大西洋 Action in the North Atlantic ------- (1943)
幸運之星 Thank Your Lucky Stars ------- (1943)
姐妹情仇 In This Our Life ------- (1942)
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台/港) Casablanca ------- (1942)
重擊 The Big Shot ------- (1942)
越洋記/穿越太平洋 Across the Pacific ------- (1942)
The Wagons Roll at Night ------- (1941)
馬爾他雄鷹/梟巢喋血戰(台)/群雄奪寶鷹(港)/馬爾他之鷹(其他) The Maltese Falcon ------- (1941)
夜困摩天嶺/崇山峻岭/狂徒末路/高原對決 High Sierra ------- (1941)
渡過黑暗 All Through the Night ------- (1941)
奧奇兄弟 Brother Orchid ------- (1940)
維城血戰 Virginia City ------- (1940)
卡車鬥士/黑夜飛車/黑夜使人狂 They Drive by Night ------- (1940)
一切成真 It All Came True ------- (1940)
法網恢恢 You Can't Get Away with Murder ------- (1939)
私梟血 The Roaring Twenties ------- (1939)
The Return of Doctor X ------- (1939)
The Oklahoma Kid ------- (1939)
King of the Underworld ------- (1939)
黑暗的勝利/卿何薄命 Dark Victory ------- (1939)
無形的枷鎖 Invisible Stripes ------- (1939)
黑幫惡煞 Racket Busters ------- (1938)
Crime School ------- (1938)
一世之雄 Angels with Dirty Faces ------- (1938)
化身大盜 The Amazing Dr. Clitterhouse ------- (1938)
艷窟啼痕 Kid Galahad ------- (1937)
死角 Dead End ------- (1937)
Stand-In ------- (1937)
Black Legion ------- (1937)
San Quentin ------- (1937)
艷窟淚痕 Marked Woman ------- (1937)
化石森林 The Petrified Forest ------- (1936)
China Clipper ------- (1936)
Bullets or Ballots ------- (1936)
Midnight ------- (1934)
三對佳偶 Three on a Match ------- (1932)
The Bad Sister ------- (1931)
戰勝惡魔 Beat the Devil ------- (1953)
評論
喜歡鮑嘉,不是因為他抽菸或手插兜的姿態,也不是略顯停滯的眼神,而是嘴角。鮑嘉的嘴角比較特別,據說是受過傷,閉合有點問題,給特寫的時候,話多了會有少許的吐沫,不自覺地會往嘴裡抿一下。這一抿,意味出來了,讓鮑嘉外表的酷,變成了內里的俊俏。所以我很不理解有人說喜歡鮑嘉的糙,甚至醜,仔細看他的臉,尤其是嘴角區域,絕對清秀,就算和帥哥級的格蘭特、斯圖爾特、庫珀比也毫不遜色。
鮑嘉把嘴角抿的緊緊,當然不全是為了阻止口水,而是一個沉悶的人遇上了棘手的事,必然會表現出的無可奈何。印象中沒見鮑嘉演過西部片,也許是身材不夠高大,上馬比較費勁,但我猜鮑嘉寧可演一個惡棍,也不願意演這種純粹的英雄。帶喜感的角色也不適合他,雖然《非洲皇后》讓他得到了奧斯卡,但裡面的鮑嘉怎么看都不是鮑嘉。當然這也很像奧斯卡的品味。
也有很多人說,是黑色電影成全了鮑嘉,這么說也許對,但如果把話反過來,我倒更願意接受——是鮑嘉成全了黑色電影,雖然也不準確。那么不妨饒舌一下,是鮑嘉散發出的某種氣質,使他更適合詮釋一些帶有黑色特質的角色。《馬爾他之鷹》《孤獨地方》自不必說,《穿越太平洋》《73艦隊潛艇戰》這樣的“大片”也無不蒙上一層灰色煙霧。遙想鮑嘉在海軍服役時,在海上面對的也許就是類似的霧靄。
喜歡鮑嘉的人不會是那種不允許偶像有缺點的人,否則很難解釋,鮑嘉越扮壞我們就越喜歡。他的壞還不是表面的拙劣,完全是人性惡的極致,像《碧血金沙》的淘金漢和《凱恩號叛變》的長官,那種不動聲色的惡,層層鋪墊,最後爆發,根本不容你分神。奇怪的是,即便是面對這樣無法被原諒的鮑嘉,我們卻仍有一種想要理解他的衝動。壞人演成這樣,我輩也只有俯首或仰慕的份了。
鮑嘉的情史我們都耳熟能詳,尤其是與勞倫•白考爾之間。以前總覺得,鮑嘉這種人不適合找女人,黑色電影裡的蛇蠍美人可以愛慕他,卻一定會陷害他;《龍鳳配》里奧黛麗•赫本這樣的乖乖女可以仰慕他,卻很難接納他。說白了鮑嘉就適合窩在公寓的角落裡,一個人沉悶地活著。這甚至成了喜歡鮑嘉的人的一廂情願,所以在面對白考爾時,難免會帶上點輕蔑的情緒。
後來發現我錯了。白考爾這女人,從面相上看,有蛇蠍美女如芭芭拉•斯坦威克的冷漠與神秘,也有感性女神如凱薩琳•赫本的率性與坦蕩。初遇鮑嘉,他已是大明星,她還是初出茅廬之輩,青澀而不失風情,於是這風情里少了點造作,多了些真誠,一如《江湖俠侶》里的迷離模樣,想讓鮑嘉不呵護也難。而到了《逃獄雪冤》里,親密關係確立,風情卻不失母性,於是這風情里又多了點親昵,少了些風騷。冷酷如鮑嘉也只好融化了。
從此鮑嘉的嘴角常會掛上一絲微笑。被一眾影評人崇拜的安德烈•巴贊,雖然不甚了解,但他說過的話,總帶著先知先覺的味道,讓門外漢如我也跟著驚奇和讚嘆。他太愛鮑嘉,也看透了鮑嘉,但我就是不願意接受他形容鮑嘉的臉。看這張臉,抽不抽菸不重要,它蒼白到讓人絕望,含混到讓人窒息,但我情願相信這不是他的本意,因為在絕望的背面,透過嘴角的一抿,已留下他想要俗塵終老的一絲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