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翟振喜,男,漢族,1954年生於河北邯鄲,1970年移居北京。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人民解放軍協會會員、軍旅著名人物畫畫家、中國書畫名家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敦煌創作中心創作委員、中聯國際拍賣中心書畫部藝術總監、南京金陵畫院藝術顧問、河南省豫劇板胡藝術中心客座教授、解放軍大校軍銜。
2005年,翟振喜先生不足3平尺宣的鐘馗圖以1.9萬元拍出;2011年,在北京亞洲飯店拍賣會上,6尺宣鍾馗11次競拍以7.7萬元成交;2011年《藝術市場》雜誌依據權威拍賣行信息公布的《2011年藝術市場排行榜》,翟振喜先生作品市場價為5000元/平方尺。
人物簡介
1954年1月18日,翟振喜出生在河北魏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翟振喜先生自幼喜愛書畫,書法學柳公權、二王(羲之、獻之),繪畫學敦煌壁畫、陳洪授、任伯年,遍臨名家並受董壽平、黃均、沈鵬、張榮慶等老先生的指導,特別是得到西安中國畫院院長王西京老師的親授。其出版有《翟振喜書畫集》、《劉洪彪、翟振喜書畫集》、《楊秀坤、翟振喜書畫集》,作品曾被毛主席紀念堂、中南海、全國政協禮堂珍寶館和國內多家文博部門收藏,並受到了專家的讚譽,被國內多家報刊進行過宣傳報導。
不僅如此,翟振喜先生在器樂演奏方面同樣具有很高的造詣,板胡、二胡、京胡、小提琴、作曲、配器等樣樣都拿得起來,並且都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準。他用中音板胡演奏的《紅軍哥哥回來了》、《秦腔牌子曲》、《山東小曲》、《雲雀》等作品;用高音板胡演奏的《河北花梆子》、《繡金匾》、《快樂的馭手》等作品;用豫劇板胡演奏的豫劇音樂作品;用京胡演奏的京劇音樂作品;為軍旅著名歌唱家張暴默、劉一萍、張曉東,板胡演奏家張長城等名家的作曲配器作品,深受部隊廣大指戰員的歡迎。著名民族音樂家、民族管弦樂大師、作曲家、教育家劉明源先生,板胡演奏藝術家、作曲家原野先生等對於翟振喜的演奏藝術,均給予了很高的品價。
1988年,翟振喜調任二炮政治部文化站站長。走上領導崗位後,儘管每日都有大量繁雜的行政事務性工作需要他去協調處理,但他卻始終懷著對豫劇、對板胡藝術的感恩之情,潛心研究、積極探索,勇於改革、大膽突破,開創了一種有別於豫劇板胡程式拉法的獨特别致的演奏方法——豫劇板胡基調降E調2、5弦下把位演奏法。此種演奏法,由於多出了兩個音(中音2和外空弦5),這就使板胡的音域更加寬泛,音色更加豐富,更富於表現力。另外由於它的內外弦各降低了一個音程,也使得兩條弦更加鬆弛,發音更加飽滿厚實。再就是由於下把位拉法加大了指間距離,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各音域間的震波頻率,致使發音更加悅耳動聽,進一步強化了音樂的表現力。
近些年來,該演奏法日漸引起眾多專家和業內同仁的高度關注。河南豫劇二團板胡琴師李長江先生,三團板胡琴師李建欽先生和邯鄲東風劇團板胡琴師王戌平先生等多次專程登門拜訪向翟先生學習討教,切磋技藝。河南省豫劇板胡名家並享有“板胡狀元”美譽的王金良老師(曾與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王清芬老師等傍琴合作)、王冠君老師(曾與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大師傍琴合作)、河南省豫劇板胡藝術中心主任李學林老師等,都對翟先生演奏方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江蘇省電視台《大家名家》欄目,曾以《詩韻文心·風格即人》為題進行了深入報導。
藝術人生
他,相貌樸實、作風穩雅;他,書畫同優、雅俗共賞;他,詩韻文心、畫如其人。他,就是軍旅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翟振喜,一個被業內專家譽為難得的“藝術奇才”。
一
魏縣,地處河北省的最南端,與河南省搭界。也許是地理位置的緣故,那裡的老百姓都愛聽愛唱河南豫劇。小振喜十來歲時,一次跟父母去縣城,聽到街上大喇叭正在播放豫劇《朝陽溝》的唱段,他當時就被那優美動聽的唱腔旋律所深深吸引。那時,他那個只有800來口人的小村子,大隊上沒喇叭,戶上沒一家有收音機。為了能聽戲,小振喜三天兩頭在晚飯後跑上五、六公里到縣城,站在高音喇叭下,一聽就是幾個小時。就這樣聽了幾個月,小振喜竟然把《朝陽溝》劇中的一些主要唱段八九不離十的哼唱下來了。接著,小振喜又到縣城的新華書店買來《朝陽溝唱腔選》,按照學會的唱腔打著拍子念曲譜。就這樣,音樂天賦極佳的小振喜竟然無師自通地學會了識簡譜。
令小振喜永生難忘的,是他的國小體育老師馮亮老師。至今他仍然十分清晰地記得,那一天,馮老師拿著一把花14元(這在當時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從縣城買來的板胡,對他說:“孩子,老師看你是這塊料,這把板胡送給你,拿去好好練,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就是這把板胡,就是馮老師的這番話,使小振喜與板胡結下了不解之緣,並由此改變了他的一生。多年後,已是二炮文工團著名藝術家的翟振喜先生回鄉探親時,驚悉馮老師已在幾年前病逝的噩耗,回憶往昔,思念恩師,悲從中來,痛哭失聲。時至今日,翟先生說起這段往事,仍然是心痛不已,難以自禁。此情此景,讓聽者肅然動容。
“初生牛犢不怕虎”。1967年,習琴三載的小振喜獨自一人帶著板胡找到邯鄲東風劇團,想找老師學琴。劇團的板胡琴師揚善記老師非常喜歡這個大膽潑辣又勤奮好學的孩子,非常認真地聽了小振喜學拉的幾個段子,並耐心細緻地教授了一些板胡演奏的方法和要領,使剛剛入門上道的小振喜獲益匪淺。
1968年,年僅14歲的翟振喜被二炮文工團作為文藝兵特招入伍,並由此邁出藝術人生的第一步。
1970年,作為一項政治任務,部隊各文藝團體都要排演樣板戲。二炮政治部從各基地挑選了一些演員,專程到北京向樣板團學習。為此,翟振喜也由板胡該學京胡演奏。在京學習期間,他先後得到著名京胡大師沈玉才、李慕良等名家的教誨輔導,從中學到了不少的京胡演奏藝術技巧。此後,二炮文工團先後排演了《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幾齣大戲,均由翟振喜擔任京胡伴奏。
在二炮文工團,翟振喜是個一專多能的優秀人才。
長期以來,豫劇基調降E調定弦法為:內弦G、外弦C(純四度音程),用上把弦演奏(內弦3、外弦6);常用的轉調有降B調(內弦6、外弦2);F調(內弦2、外弦5)。而翟先生的豫劇基調降E調定弦法為:內弦F、外弦降B(純四度音程),用下把弦演奏(內弦2、外弦5);轉調降B調內弦5、外弦1;轉調F調內弦1、外弦4。
近些年來,翟先生的豫劇板胡基調降E調2、5弦下把位演奏法,日漸引起眾多專家和業內同仁的高度關注。
對此,翟先生再三表示,他之所以這樣做,一不為名,二不為利。目的只有一個,感恩板胡,為了豫劇。
2009年9月,翟先生被河南省豫劇板胡藝術中心聘為客座教授。
二
翟先生博學多才,其在書畫方面造詣之深,也足以讓人驚嘆不已。他初學柳(公權)、後潛心於“二王”(羲之、獻之)。歷經數十年的修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書法藝術風格。在他的作品中,時而透出峻峭剛毅、骨氣冰凌的感覺,有著北方松風氣韻和強勁的視覺衝擊效果,使人聯想到悲鴻筆下的馳騁駿馬,其意境高遠,清勁峭拔;時而有王羲之“龍跳天門、虎臥鳳闕”之勢,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采。他用筆沉穩果敢,行筆氣韻生動,力求力與情相融合,達到了“風骨氣質”與“內在淳樸”的和諧統一。他參以宋代大家黃山谷的筆勢,愈發跳蕩靈動,清雋奇肆,使其作品在追求超然脫俗的同時,也蘊含著情操、意趣和哲理。1993年,他攜作品參加由中國書法家協會、總政治部文化部和解放軍報社聯合舉辦的“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全軍書法大賽”,一舉奪得一等獎,當時在二炮部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翟先生的國畫與書法同優。長期以來,他曾用大量的時間和心血研習古人名作。在中國畫中,他把歷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一一挑選,由近到遠,潛心研究。他對謝縉、石濤和任伯年情由獨衷,從清代到明代,再到宋代李唐,廣涉諸位大家名作。然而他對這些並不滿足,又向近代大師藝術和古代佛教石窟藝術學習。尤其是對敦煌壁畫的臨摹,成就了他的人物畫灑脫的線條。在傳統筆墨基礎上,他吸收了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的張大千中晚期一些表現形式,特別是他畫的人物、荷花之作更能讓人感受出張大千等藝術大師的意象風貌。翟先生還注意把中國詩歌浪漫主義手法和古今繪畫抽象主義形式結合起來,使他的繪畫作品既充滿深厚的古典藝術底蘊、浪漫誇張的表現形式,而又獨具時代特色氣息。創作時,他成竹在胸、筆落神定、淡定自若、波瀾不驚;揮灑間,筆墨瀟灑,遊刃有餘,線條勁健,色彩淡雅,充滿著音樂的節奏和筆墨的韻味。在立意上,無論人物、故事、山水、還是花草,即便是小景、小品也含有大寄託,盡顯文人之作的“淡泊清雅”之美。高士圖,或吟詩或撫琴,平靜淡雅,風神俊逸,超然塵俗,追求著於自然的和諧意境;仕女圖,竹前花下,不矜而持,不束而莊,情韻無限,有的似月下美人,紆徐婉約,有的如從月之星,熠熠悅目;飄逸的荷花,千姿百態的荷葉,容大千筆下荷花的神韻,筆墨表現出的濃淡深淺更富於肌理的多變,讓觀賞者看到了荷葉搖曳,一起一伏,映襯著荷花婷婷玉立、高潔拔俗。翟先生通過詩情畫意對人或物的意象描寫,展示不同人物內在的本質、個性與內心世界,進而揭示其品格、心境,反映著社會屬性,彰顯著真、善、美。
翟先生的書畫作品受到業內眾多專家的讚譽,國內多家報刊對其書畫藝術進行過宣傳報導,一些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中南海、全國政協禮堂珍寶館和國內多家文博部門收藏。其出版有《翟振喜書畫集》、《劉洪彪、翟振喜書畫集》、《楊秀坤、翟振喜書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