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市志
翁顯良 (1924~1983),祖籍廣東順德,生於香港。民國29年(1940)考進香港大學,主修政治與經濟,並獲得“英皇愛德華七世獎學金”。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被日軍占領,他於1942年返回內地,就讀於坪石中山大學法學院。1944年夏輟學。
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6年秋回廣州中山大學法學院復學,次年畢業,隨即進入粵贛湘邊區工作,任武工隊副隊長和政治教員等職務。後因在突圍的戰鬥中與部隊失去聯繫,故於1948年再去香港。先後在《德臣西報》(China Mail)和英文《虎報》(Hong KongStandard)當記者。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即從香港回到廣州,在《南方日報》工作。1962年調暨南大學任教。後到廣州外語學院工作。1978年暨南大學復辦,他任暨南大學英語教授,外語系副主任兼英語教研室主任。
此外,他還擔任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理事、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廣東語文學會副會長、廣州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長、《世界文藝》雜誌主編等職。
經歷
“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迫害,直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落實政策,他的聰明才智才得以充分發揮。他的不少著作,都是這個時期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成果。主要著作有《英語語音概要》(1979)以及經過修訂的《英語語音教程》(1984),前者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普及讀物二等獎。在翻譯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文章有發表在《翻譯通訊》(即現在的《中國翻譯》)1981年第二期的《意態由來畫不成?》,連同《文學翻譯講座》6篇文章匯集成冊,於1983年12月出版。該書獲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
成就
翁顯良突出成就在於詩論和詩。在這方面的文章有:《意象與聲律》、《譯詩管見》、《情信與詞達--談漢詩英譯的若干問題》、《自由與不自由--試譯稼軒詞十首附言》、《以不切為切--漢詩英譯瑣談之一》、《淺中見深--漢詩英譯瑣談之二》、《本色與變相--漢詩英譯瑣談之三》,這些詩論得到同行專家高度的評價。
英詩漢譯,也是其突出成就之一。代表作有愛德溫·阿靈頓·羅賓森的《李察·苛利》,羅伯特·洛俄爾的《神靈光照的兒女》,卡爾·桑德堡的《柵欄》和《飄搖四唱》,馬休·阿諾德的《鮫人怨》和《多佛海灘吟》,以及安東尼·黑希特的《多佛海灘謠》等,這些詩譯,均發表在暨南大學外語系編輯出版的《世界文藝》上。
古詩英譯,是翁顯良的特別愛好和擅長。1978年至1983年他去世前,一共譯了古詩226首,其中49首是1983年抱病譯出的。這些詩譯,多數在廣州外國語學院出版的《現代外語》上發表,少數在上海外國語學院出版的《外國語》上發表。他還自選124首,1983年5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專集《古詩英譯》。這本專集,是他漢詩英譯的理論運用於實踐的結晶,是漢詩英譯的譯著中一本富有特色的佳作。選譯的範圍,上自屈原,下至龔自珍;楚辭、樂府、古體、近體、長短句、散曲都有。
此外,翁顯良還翻譯了英美短篇小說一批,其譯作,既準確、通順、易懂,又富有文采,不失原作風格。
獲獎經歷
翁顯良在教學和科研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1980年,他被評為暨南大學先進工作者;1982年5月,廣東省高等教育局給他頒發了教學優秀獎狀;198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3年在廣州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