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拼音:qián xián yán注音:ㄑㄧㄢˊ ㄒㄧㄢˊ ㄧㄢˊ
部首:羊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5
基本字義
qián ㄑㄧㄢˊ
◎ 六尺長的羊。◎ 古代傳說中一種似羊而長馬尾的怪獸。
xián ㄒㄧㄢˊ
◎ 細角羚羊。yán ㄧㄢˊ
◎ 古書上說的一種大野羊。詳解
羬羊:羬音(閒,xian),大羊之意。《爾雅》云:“羊六尺為羬”。據《中國古代動物學史》注其為捻角山羊。我們先看看原插圖(圖1)和現在的捻角山羊圖(圖2)比較,角是扭了,有點像,但尾巴根本不像。此羊應為現在的大尾寒羊,也叫大尾脂羊,而且,大尾脂羊碩大的尾巴含有豐富的油脂,尾巴很長,非常像馬尾。雖然大尾脂羊屬綿羊沒有角。
《山海經》中
《山海經》中也沒有說此羊有沒有角,只說是羊,所以更傾向羬羊即是大尾脂羊。
《山海經》原文: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臘。
郭璞云:“今大月氐國有大羊如驢而馬尾;爾雅雲,羊六尺為羬,謂此羊也。”珂案:羬音鹹。郭注月氐國大羊即大尾羊,尾可供食,蓋視肉之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