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3年9月3日----1945年5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美武裝力量於實施的攻占義大利的戰役。德軍統帥部被迫於4月20日夜間開始從義大利撤軍。英美軍在追擊德軍時於4月22日日終前進至波河下游右岸。雖然德軍並未抵抗,盟軍卻在兩晝夜後才渡到對岸。4月24日夜間,根據北義大利民族解放委員會的號召,在被德軍占領的義大利領土上開始舉行了以義大利共產黨為其主要組織者和鼓舞者的總起義。愛國者解放了幾乎整個義大利北部及米蘭、都靈、熱那亞等市,解除了大批德軍的武裝。盟軍利用起義者的勝利,於1945年5月2日接受了“C”集團軍群殘部的投降。戰爭背景
![義大利戰役](/img/c/c8c/nBnauM3XygTM1IDM2EjN4gT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xY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盟軍於8月17日奪占西西里島後,決定繼續進攻義大利本土。地面攻擊部隊為英將亞歷山大將軍指揮的第15集團軍群,下轄蒙哥馬利的英第8集團軍和克拉克指揮的美第5集團軍。
戰爭企圖
![義大利戰役](/img/1/387/ml2ZuM3XxcjNzYTNycjN4gT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3Y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義大利北部戰役戰役企圖規定,英第8集團軍和美第5集團軍在博洛尼亞市以東及其西南實施突擊,突破德軍防禦,粉碎第10、第14集團軍基本兵力,攻占博洛尼亞。爾後向邦代諾總方向發展進攻,前出波河並強渡該河,接著以英第8集團軍的兵力沿威尼斯灣推進,攻占的里雅斯特市,前出南斯拉夫邊界,以美第5集團軍主力占領義大利西北部及大工業中心米蘭和都靈,而以一部兵力北進,占領布倫納山口。
戰爭過程
9月3日,義大利代表和盟國代表秘密簽訂了停戰協定,當天凌晨,蒙哥馬利的英第8集團軍從西西里渡過峽窄的墨西拿海峽,在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登入,向意南部快速挺進。9月8日,英國廣播公司廣播了義大利投降的正式文告。9月9日凌晨,由克拉克指揮的美第5集團軍(轄盧卡斯的美第6軍和麥克里里的英第10軍)在薩勒諾灣登入。義大利人領導人也沒料到登入來得那么快,他們起初對英國的廣播予以否認,隨後又承認了這一事實。已有戒備的德軍聞訊立即將80萬意軍解出武裝,逮捕了大批意軍軍官,並於9月10日占領了羅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的義大利本土。意國王和巴多格利奧等倉皇乘潛艇逃到南端的盟軍占領區。9月13日,希特勒派黨衛軍中校斯爾策尼指揮突擊隊用滑翔機將囚禁於大薩索山頂旅館的墨索里尼營救來,隨後墨索里尼在希特勒的扶持下,在義大利北部成立了“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與巴多格利奧政府對抗。10月13日,巴多格利奧政府正式退出“軸心”同盟,向德國宣戰。同時,英、美、蘇三國政府也發表宣言,承認義大利為共同作戰一方。
![義大利戰役](/img/d/69e/nBnauM3XyUTOwAzMwgjN4gT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4Y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1月5日,希特勒下令調隆美爾元帥到西線去視察和加強“大西洋壁壘”的海岸防禦工事,隆美爾的B集團軍群隨之解散,駐意德軍合編為C集團軍群,下轄菲廷霍夫的第10集團軍和馬肯森的第14集團軍,共個21師,370架飛機。由凱塞林元帥任總司令。凱塞林為阻止盟軍進一步向北推進,在西起羅馬以南80公里的西海岸,向東穿越亞平寧山脈直到東海岸,建立了橫貫義大利中部的“古斯塔夫防線”。該防線以卡西諾隘道為核心,依山峰天險而構築,易守難攻。美第5集團軍和英第8集團軍數次發起攻勢,試圖突破該防線,但未成功。整個冬季,盟軍一直受阻於古斯塔夫防線。
1944年初,亞歷山大指揮的第15集團軍群共有19個師又4個旅,4000架飛機和3000餘艘艦艇。亞歷山大為了打破僵局,加快戰役進程,決定在加強正面進攻的同時,以一部分兵力在羅馬南部小鎮安齊奧實施登入作戰,從背後突破德軍防線。
1944年1月12日,美第5集團軍在卡西諾地區發起進攻。克拉克以英第10軍和法軍的衝出來吸引德第14集團軍大部,美第2軍則向利里山谷進擊,試圖強渡拉皮多河。拉皮多河看上去並不是很寬,但水深流急。擔任主攻任務的是沃克將軍指揮的美第36步兵師。沃克認為這一行動成功的可能性極小,不贊成渡河,但只能執行命令。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結果美軍以慘敗告終。美第36步兵師傷亡達1681人。
1月22日,盧卡斯將軍指揮的美第6軍在安齊奧登臨。開始,登入作戰比較順利,美軍很快建立了一個灘頭陣地。盧卡斯打算向內陸推進25英里,占領阿爾卑斯山,切斷德軍的供應線和退路。但是,盧卡斯過於謹慎了。他在出奇制勝後,沒有乘勝前進。在隨後的9天裡,盧卡斯關注的是把更多的兵力和給養運上岸來。
凱塞林在得知盟軍在安齊奧登入後,立即從法、德及南斯拉夫調派兵力支援,到了28日,已有4個師面對美第6軍,並準備進行反擊。1月30日,盧卡斯才向阿爾卑斯山發動進攻。經過3天戰鬥,在付出5500人的傷亡後,盧卡斯才被迫停止了進攻。他命令第6軍挖壕自衛,在灘頭陣地周圍布上鐵絲網和地雷。
![義大利戰役](/img/9/762/nBnauM3X1YzMwQTO3AzN4gT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wc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安齊奧灘頭陣地此時已陷入困境,不僅前進不得,而且前面的德軍越來越多。到2月16日,已有10個德國師包圍安其奧的5個盟軍師。2月28日,德軍發起大規模反擊,試圖一舉將盟軍趕下海去,但遭到盟軍空軍的大規模空襲,當天就損失了30多輛坦克,凱塞林不得不於3月4日下令停止了反擊,以5個師維持對美軍的包圍。
直至5月中旬,安齊奧成了美軍的陷阱,在4個多月中,被壓縮在灘頭陣地上,傷亡日增,一籌莫展。有位新聞記者對當時美軍的狀況這樣描述道:“美軍在這裡就像原始人那樣生活,他們那副樣子,揮舞棍棒也許比使用機槍還更像樣些。”
盟軍最初打算以登入作戰從後面突破古斯塔夫防線的希望落了空,克拉克因此解出了美第6軍軍長盧卡斯的職務,任命特拉斯科特將軍為美第6軍軍長。駐意德軍統帥凱塞林認為,安齊奧登入戰的真正錯誤不在盧卡斯,而在於“登入部隊力量不強,缺少機械化部隊配合。這是一次不充分的進攻。”
在繞過德軍防線的企圖失敗後,山谷和海邊的盟軍都陷入了困境,盟軍統帥部沒有別的選擇餘地,只能實施強攻。5月11日晚,在盟軍空軍的協同轟炸之後,盟軍對古斯塔夫防線發動了全面進攻。法軍中的一支山地成長的驍勇善戰的摩洛哥土著騎兵部隊翻山越嶺,衝上海拔4850英尺的山峰,繞到德軍背後發動進攻。5月14日,經過激烈殘酷的爭鬥奪戰,波蘭軍第二支隊終於衝進卡西諾修道院廢墟。德軍“古斯塔夫防線”許多地段被突破,凱塞林被迫命令德軍撤至從台伯河口到東海岸佩斯卡拉的凱撒防線。5月22日,被困於安齊奧灘頭的美第6軍也發起進攻,於25日同正面進攻部隊會師。德軍繼續北撤,退守至聖馬利諾至卡拉拉的哥特防線。6月4日羅馬宣布為不設防城市。當晚9時,美第5集團軍首先開進羅馬。占領羅馬後,盟軍繼續向北推進,8月25日,進攻哥特防線,9月28日將該防線全面突破。在突破哥特防線後,由於在西歐登入的需要,盟軍從義大利戰場調走了7個精銳師,使義大利戰場一度處於沉寂狀態。
戰爭結果
![義大利戰役](/img/8/7ae/nBnauM3X3cDOwcTO2YjN4gT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2Y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相關人物
![義大利戰役](/img/2/e98/nBnauM3X3cTO4EzMxkDN4gT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5Q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隆美爾(1891~1944)Rommel,Erwin Johannes Eugen 德國陸軍元帥。1910年開始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連長。後任德勒斯登步兵學校戰術教官、騎兵營長。1935年任波茨坦軍事學校教官。1939年任A.希特勒大本營衛隊長。1940年任坦克第7師師長。參加侵法戰爭。1941年任駐北非德國遠征軍司令。
指揮德軍在北非擊退英軍,逼近亞歷山大和蘇伊士,他指揮的裝甲部隊行動迅速、機動,善於迅速突破對方戰線,深入穿插,被稱為沙漠之狐。1942年11月在阿萊曼戰役中被B.L.蒙哥馬利指揮的英軍第八集團軍擊敗。1943年7月調任駐北義大利陸軍B集團軍群司令。1943年12月~1944年7月任駐法國陸軍B集團軍群司令,指揮諾曼第抗登入戰役 。後因希特勒被刺事件受株連,被迫自殺。著有《步兵進攻》。
戰爭作用
盟軍在整個義大利戰役中,共傷亡32萬多人,殲滅德軍65.8萬人,並一直牽制著德軍1個集團軍群的兵力,這對其它戰場上的盟軍作戰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相關影視
片名:《義大利戰役》
![義大利戰役](/img/f/84b/nBnauM3X1IzM2gDM3UjN4gTMxITM1EDNzMDMwADMwAzMxAzL1Y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導演: 里卡爾多·米拉尼
地區: 義大利
片長: 208分鐘
年份: 2005年
配音: 國語
影片介紹:1943年9月,駐紮在希臘半島的義大利軍隊收到戰爭即將結束的訊息後十分高興,士兵們紛紛準備回家。但到了1943年12月,形勢急轉直下,義大利單方和同盟國簽訂了妥協契約。義大利軍隊騎虎難下,他們只想回家和親人團聚,然而這樣一個簡單的夢想被德國同盟軍的希臘戰區司令斷然毀滅。希臘半島受到敵方強大武力的攻擊,士兵們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成為俘虜繼續為德國戰鬥,要么就死在德軍的槍口之下。
但久經沙場,早已疲憊不堪的義大利戰士們卻只想回家平靜的度過餘生。義大利軍隊一方物資嚴重不足,抵抗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是等於送死。而義大利陸軍軍官薩德雷歐更是堅持讓士兵們保持沉默,等待機會的來臨,但這一做法也引起了不少年輕士兵的不滿。很快,部隊里就有幾個上層軍官發動士兵抵抗,薩德雷歐也無奈地投入到了戰鬥。幾天下來,義大利軍隊連連戰敗,死傷無數。
而高級軍官們更是被抓了起來,準備予以槍決。薩德雷歐的戀人菲麗娜被德軍脅迫駕駛一輛卡車運送義大利軍官,把他們送上斷頭台。在這個非常時刻,在菲麗娜的暗示和鼓勵下,薩德雷歐做出了偉大的抉擇,毅然招集起所有在德國控制下的義大利軍隊,開始了一場使他和他的戰友名垂青史的別樣戰役。在德國軍隊嚴密地看守下,義大利軍官們冒著生命危險,想法設法與民間抵抗組織以及倫敦抵抗組織聯繫,並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而此時,菲麗娜失蹤多年的丈夫米卡蘭作為紐約抵抗組織成員也秘密地來到了小島。薩德雷歐在非常時期,面臨著感情上的困境,並決定成全米卡蘭和自己愛的女人。但多年的等待已讓菲麗娜心灰意冷,她毅然放棄可以和丈夫去紐約過太平日子的機會,選擇留在薩德雷歐的身邊。德國軍隊的末日即將臨近,收到盟軍即將登入作戰的訊息,義大利軍官們想盡辦法配合盟軍作戰,終於取得成功。1286名倖存的義大利士兵帶著戰爭榮譽和阿古依師的軍旗返回了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