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元帥

義大利元帥是指二戰時期法西斯義大利的軍隊統帥,共有17名元帥,其中陸軍元帥 13 名,空軍元帥 1 名,海軍元帥 1名。
1922年10月30日,義大利國王埃馬努埃萊三世任命墨索里尼為政府總理。在墨索里尼跨越3個年代的執行期間,義大利共授予了15名將領元帥軍銜,參與二戰軍事行動的元帥有5人。其中二十年代授予元帥軍銜的8名將領中,只有巴多里奧1人。三十年代授予元帥軍銜的3名將領中,只有格拉齊亞尼1人。四十年代授予元帥軍銜的4名將領中,有卡瓦萊羅、巴斯蒂科、梅塞3人。

義大利元帥名單

義大利元帥名單名單 列表順序為:姓名 軍銜 授銜時間 最高任職

義大利元帥代表:喬瓦尼·梅塞義大利元帥代表:喬瓦尼·梅塞

最高帝國元帥 3名

01、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Vittorio Emanuele Ⅲ
帝國元帥 1869.11.11-1947.12.28 1938.03.30 義大利帝國國王

02、貝尼托·阿米爾卡雷·安德里亞·墨索里尼BenitoAmilcareAndreaMussolini
帝國元帥1883.07.29-義大利帝國首相
03、杜科里亞·阿道夫·埃爾美爾Dekelito Adolcare Lndrea
帝國元帥 1890.08.29- 義大利帝國首相

陸軍元帥:13人

01 路易吉.卡多納Luigi Cadorna(1850.9.4-1928.12.23)
1924.11.24,陸軍元帥
02 阿曼多.迪亞茲Armando Diaz(1861.12.5-1928.2.29)
1924.11.24,陸軍元帥
03 伊曼紐爾.菲利貝特.馮. 薩伏依親王Emanuel Philibert, (1869.1.13-1931.7.4)
1926.6.25,陸軍元帥
04 彼得羅.巴多里奧Pietro Badoglio(1871.9.28-1956.11.1)
1926.6.25,陸軍元帥
05 恩里克.卡維利亞Enrico Caviglia(1862.5.4-1945.3.22)
1926.6.25,陸軍元帥
06 加埃塔諾.加爾蒂諾Gaetano Giardino(1864.1.24-1935.11.21)
1926.6.25,陸軍元帥
07 古列爾莫·皮科里·加爾蒂Guglielmo Pecori Giraldi(1856.5.18-1941.1.15)
1926.6.25,陸軍元帥
08 艾米利奧.德.波諾Emilio De Bono(1866.3.19-1944.1.11)
1935.11.16,陸軍元帥
09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Rodolfo Graziani (1882.8.11-1955.1.11):
1936.5.9,陸軍元帥
10 烏戈.卡瓦萊羅Ugo Cavallero(1880.9.20-1943.9.14):
1942.7.1,陸軍元帥
11 埃托雷.巴斯蒂科Ettore Bastico(1876.4.9-1972.12.2):
1942.8.12,陸軍元帥
12 翁貝托二世,馮.薩伏依親王Umberto II. von Savoyen(1904.9.15-1983.3.18)
1942.10.29,陸軍元帥
13 喬瓦尼.梅塞Giovanni Messe(1883.12.10-1968.12.18):
1943.5.12,陸軍元帥

海軍元帥:1人

1 保羅.陶內.蒂.萊費爾Paolo Thaon di Revel(1859.6.10-1948.3.24)
1924.11.4,海軍元帥

空軍元帥:1人

01、伊塔洛·巴爾博Italo Balbo (1896.06.06-1940.06.28)

二戰義大利元帥資料

這裡只公布參加了二次世界大戰的義大利元帥的資料。
義大利帝國元帥為慶祝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的勝利,於1938年3月30日制定,僅授予當時的總理墨索里尼和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

(Vittorio Emanuele)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爾三世維托里奧·埃馬努埃爾三世
(1869年11月11日~1947年12月28日)
義大利國王(1900年7月29日~1946年5月9日在位)和阿爾巴尼亞國王(1939年~1943年在位)。1900年父親翁貝托一世遇刺後即位。他接受自由派內閣,默許對土耳其戰爭(1911~1912)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法西斯分子攫取政權後,他成為墨索里尼的傀儡。1944年,他任命王儲翁貝托(即翁貝托二世Umberto II)為攝政,本人放棄一切權力,但保持國王稱號。1946年遜位,義大利實行共和國制以後與子流亡國外。

貝尼托·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1883.7.29—1945.4.28)
義大利政治家、獨裁者,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就是此人而非XTL。1922年至1943年期間任義大利王國首相。1925年獲“Il Duce(領袖)”稱號,1925年1月至1943年7月25日間實施獨裁統治,1945年4月28日死於義大利科摩省的當戈。 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生於義大利弗利省的多維亞蒂·普雷達皮奧一個鐵匠的家庭,墨索里尼早年信仰社會主義和

貝尼托·墨索里尼貝尼托·墨索里尼
無神論,並加入了社會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劇烈地改變了墨索里尼,使他在思想上從極左轉向極右,轉向戰爭狂熱並退出了義大利社會黨。
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國家法西斯黨。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發動政變,10月30日被義大利國王埃馬努埃萊三世任命為總理。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布國家法西斯黨為義大利唯一合法政黨,從而建立了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獨裁的統治。
1935年10月派兵入侵衣索比亞。當國聯予以制裁時,他竟然在1937年12月領導義大利退出國聯。1936年5月宣布將衣索比亞併入義大利。同年7月夥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協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將軍。在之後的三年里派遣了數以萬計的義大利軍隊和大批飛機在西班牙作戰。從1933年開始,墨索里尼越來越無法否認他的義大利和新的納粹德國之間存在著聯繫了。在這兩個法西斯政權以外的世界,同時代的人幾乎是非常自然地認為法西斯和納粹的體系是類似的。在政治、軍事上墨索里尼 積極與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進行合作。1936年10月,與希特勒在柏林簽訂《柏林協定》,規定在重要國際問題上採取共同的方針,羅馬—柏林軸心遂告形成。1936年11月加入德、意、日三國《反共產國際協定》。1938年,墨索里尼下令取消議會,在國內完全建立起他個人的獨裁統治。為了進一步鞏固他個人的統治,獨裁者一直兼任好幾個內閣部長的職位。1939年4月義大利吞併阿爾巴尼亞。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正式加入軸心國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同年9月27日,義大利、德國、日本簽署三國同盟條約
墨索里尼於1940年5月出任了義大利戰時統帥部最高統帥,並於同年6月10日對英、法宣戰,出兵法國南部,並向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和埃及發動進攻,企圖建立地中海帝國。10月派兵入侵希臘。1941年4月出兵配合德軍進攻南斯拉夫。6月22日對蘇宣戰並派兵配合德軍進攻蘇聯。1943年7月,英美聯軍在西西里島登入成功。在義大利經歷了一連串的軍事失敗後,1943年7月24日大法西斯議會通過了對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動議,翌日,墨索里尼被埃馬努埃萊三世國王解職並逮捕,並被監禁在蓬察島,隨後轉到離撒丁島海岸不遠的拉馬達勒納島,他在7月27日被轉移到蓬扎(Ponza),8月7日又被轉移到馬達萊納(La Maddalena)的海軍基地,最後在8月27日被轉移軟禁在大薩索峰(Gran Sasso d'Italia)帝王台(Campo Imperatore)的一間別墅里。同年9月12日,德國發動橡樹行動,實施突襲行動用滑翔機成功營救出被軟禁的墨索里尼。9月17日在義大利北部薩洛出任“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總理。與南部已被盟軍占領的義大利王國分庭抗禮。
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在逃亡途中被游擊隊發現並俘虜,翌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克拉拉·貝塔西在科莫省澤格拉槍決。後被憤怒的民眾暴屍。

彼得羅·巴多格里奧

(Pietro Badoglio)
(1871-1956年)
巴多格里奧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皮埃蒙特(Piemondo)地區的Asti省。從都靈陸軍學院畢業後巴多格里奧加入義大利陸隊,1892年晉升為陸軍中尉。此後他於1896年駐防厄利垂亞,1912年在利比亞參加了義大利

彼得羅·巴多格里奧彼得羅·巴多格里奧
奪取奧斯曼帝國北非屬地的黎波里的戰役,因戰功晉升為少校。一戰爆發後,中校軍銜的巴多格里奧隨軍參戰。在戰爭中巴多格里奧不斷得到晉升,但是在1917年他遇到了第一個大麻煩。1917年巴多格里奧出任義大利第2兵團第27軍軍長,在卡波雷托戰役中,第2兵團給義大利軍隊丟進了顏面,在奧德聯軍的攻擊下整個兵團的雖然傷亡只有4萬,降敵被俘的士兵卻多達二十六萬五千人。巴多格里奧雖然對此負有責任卻不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在同一年被晉升為陸軍中將。 1918年11月義大利軍隊趁奧匈帝國土崩瓦解之際,於11月4日在英、法軍隊支援下,在意東北部一舉擊潰奧地利占領軍,迫使奧軍無條件投降,簽署意奧停戰協定,並收回被奧占領的特蘭提諾、南蒂羅爾地區以及意奧邊界的博倫納山口。這一天成為義大利的建國日。而時任義大利陸軍副總參謀長的巴多格里奧被視為這一勝利的締造者,被直接晉升為陸軍大將。
戰後,巴多格里奧成為議會議員,並保留了軍職。在一開始巴多格里奧並不接受貝尼托·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並為此受到了來自各方的排擠,1922年他被降職調任義大利駐巴西大使。但是此後一系列的政局變革是巴多格里奧回到了軍方的高層。1924年5月4日,巴多格里奧從新出任義大利總參謀長。1926年5月26日他被授予義大利陸軍元帥軍銜。1929年巴多格里奧調任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
二戰爆發後,巴多格里奧第3度出任義大利總參謀長。巴多里奧深知義大利軍隊戰鬥力低下,多次勸說墨索里尼不要輕易和盟軍作戰。而野心勃勃地墨索里尼則對巴多里奧得勸告置若罔聞。1940年10月底,一心想在希特勒面前顯示實力的墨索里尼悍然下令入侵希臘。在此之前,巴多格里奧元帥曾多次明確的表示反對。他認為:萬一義大利軍隊的進攻不能很快獲勝,那么戰爭勢將延長下去,義大利已感到匱乏的資源將蕩然無存。不出所料,對希臘的進攻開始後,在頑強的希臘軍隊的節節抵抗下義大利軍隊洋相百出,連連慘敗。不是很清楚巴多格里奧在這一過程中具體扮演了什麼角色,反正這年12月巴多格里奧被墨索里尼當成替罪羊一腳踢出了總參謀部。
1943年,軸心國戰局急劇惡化,7月盟軍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登入後,義大利國失敗觀情緒高漲。在7月24日義大利議會fascist Grand Council的會議上,巴多格里奧提出的關於推出戰爭和盟國求和的建議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的支持。第2天也就是7月25日,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三世出面解除了墨索里尼的職務,並按照巴多里奧的建議將墨索里尼軟禁。緊接著,義大利成立了以巴多格里奧為核心的軍事專制政權。它一面下令“同德國保持聯盟,繼續作戰”,一面就退出戰爭的條件同美、英開始談判。而與此同時墨索里尼的被推翻,成了國內反法西斯力量行動的信號,強大的罷工浪潮席捲北部各個工業地區。8月5日開始,巴多格里奧的代表與盟國在西西里秘密談判停戰條件。義大利人希望盟軍在羅馬北部登入,並派一個空降師來占領羅馬。8月初,埃爾溫·隆美爾率部越過邊境進入義大利北部,以支援駐守在義大利南部的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的8個德國師。德軍將80萬意軍解除武裝,逮捕了大批意軍軍官。8月31日,盟國以最後通牒的方式向義大利人下達了停戰協定:全部武裝部隊立即無條件投降;要么接受,要么拉倒。由於盟國統帥部並不十分信任巴多格里奧,巴多格里奧政府所受到的待遇並不比墨索里尼政府更好。 9月3日,巴多格里奧政府代表在盟軍起草的停戰協定上籤字,義大利向盟軍投降了。9月8日傍晚6點30分,艾森豪在廣播中宣讀了停戰宣言。1個半小時之後,巴多里奧也宣讀了停戰宣言。此時,德軍開始包圍羅馬。巴多格里奧帶著王室成員和內閣閣員,分乘5輛汽車,趁著黑夜逃出羅馬,奔向亞得里亞海岸,然後乘上2艘盟軍快艇逃到了南方。10月13日,巴多利奧政府正式退出“軸心”同盟,向德國宣戰。同時,英、美、蘇三國政府也發表宣言,承認義大利為共同作戰一方。然而隨國王逃到義大利南方的巴多格里奧軍政府並沒有得到國民的支持。相反,在戰爭中支持墨索里尼的國王的地位因遭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而極度不穩。1944年6月4日 盟軍突破了德軍嚴密防守的橫貫義大利中部的古斯塔夫防線,解放了首都羅馬,10天后巴多格里奧黯然辭職。戰後巴多里奧回到了他的家鄉彼阿蒙特,於1956年去世。

恩里科·卡維利亞

(Enrico Caviglia)

恩里科·卡維利亞恩里科·卡維利亞
(1862.05.04-1945.03.22)
卡維利亞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6年晉升元帥。因對法西斯制度持消極態度,被解除兵權,轉而從事軍事史研究。1935年曾試圖說服國王埃曼努爾三世放棄侵略衣索比亞的計畫。反對與德國結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反對參戰;義大利參戰後,主張維持中立並退出戰爭。曾為墨索里尼的反對派內定的新首相候選人。1943年義大利向同盟國投降後,德軍侵入義大利,曾駐守羅馬,抗擊德軍進犯,失敗被俘。後退出軍界。

埃米利奧·德·博諾

(Emilio De Bono)
(1866.03.19-1944.01.11)
在19世紀20年代初幫助墨索里尼組織法西斯主義的黨,並且,1922年他是四個組織者之一。3月在羅馬發信號表示法西斯主義的政權的開始。在這期間博諾擔當了警察局長,法西斯民兵和州長, 此時博諾曾嘗試刺殺義大利的左派官員,雖

埃米利奧·德·博諾埃米利奧·德·博諾
然失敗但驚奇地被赦免了。
1925年博諾擔任利比亞軍團司令。
1929年他被任命了殖民地事理的大臣,不久後被免職,1935年博諾被繼續起用並且成為了義大利的最高司令。
博諾反對義大利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2年,他被任命為戰爭大臣。在1943年7月24-25日,埃米利奧·德博諾參加了法西斯主義的大委員會並且投票反對墨索里尼。導致後者倒台。當墨索里尼掌握了義大利北部成為薩羅共和國元首時他將博諾逮捕。1944年被墨索里尼下令處死。

伊塔洛·巴爾博

(Balbo,Italo)
(1896.6.6~1940.6.28)

伊塔諾·巴爾博伊塔諾·巴爾博
義大利空軍將領,法西斯頭目之一。先驅飛行家、黑衫黨領袖、殖民地統治者、墨索里尼的指定接班人和私交好友。有超凡個人魅力。是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義大利法西斯理想的典型人物。
他很早就信奉法西斯主義,曾領導黑衫黨民兵向羅馬進軍,成了墨索里尼領導下的四人核心(米切勃·比昂契;伊塔洛·巴爾博;埃米利奧·德彼諾將軍;迪諾·格蘭第)。由於墨索里尼的提拔,1929年-1933年任航空部長,雖然此前他對飛行一無所知。但他很快學會了飛行,並且著手重組義大利皇家空軍。他努力發展 軍事和民用航空事業。把義大利空軍打造成一隻最精銳的部隊。可能由於他聲望很高,引起貝尼托·墨索里尼 的疑忌。1933年11月他被升為空軍元帥的同時被免去在空軍的職務。他在免職時宣布,空軍已經擁有各種類型的飛機3125架。但這當中包含他為表功而有意誇大數字的因素。墨索里尼致巴爾博的信說,從戰爭的角度來衡量,真正有用的飛機總共只有911 架。無論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法西斯統治時期、特別是1925—1935年間,義大利的航空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到1940年參戰時,它已擁有轟炸機1132架(大約900 架具有作戰能力,其中600 架現代化程度較高),殲擊機和攻擊機1100架(其中700 架具有作戰能力,221 架是馬奇公司和菲亞特公司最新生產的MacohG200 和FiatG500 )。另外還有數百架運輸機和偵察機,在東非還有323 架老式飛機。 義大利空軍的實力已趕上英、德,它的轟炸機和殲擊機甚至還超過英國和德國。
在1933年到1940年巴爾博出任利比亞總督,把利比亞從一個落後的殖民地轉變成義大利行省的典範。號稱義大利的第四海岸。二戰初期他號召義大利站到英國這邊。1940年6月28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的座機在托卜魯克上空被義大利人的海軍防空炮打了下來,元帥當場喪命。從擊斃人員的軍銜看,這可能是義大利防空部隊在二戰中戰果最輝煌的一仗了,有人認為可與美軍獵殺山本五十六相媲美。
巴爾博元帥是二戰中被誤擊喪命的最高將領在很多人眼裡,巴爾博是“法西斯主義的遠見卓識”和一個新義大利的化身。

魯道夫·拉齊亞尼

(Rodolfo Graziani)
( 1882年~ 1955年)
格拉齊亞尼在1908年開始在殖民軍中服役,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7年起,在駐利比亞的義大利軍任職。1930年晉升為少將,1932年晉升為中將。1930~1934年,擔任義大利駐利比亞殖民軍隊總司令,多次指揮殖民軍討伐利比亞阿拉伯民族的反抗。被稱為“屠夫”。還吊死了利比亞民族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英雄奧馬爾·穆赫塔爾。1935年,任意屬索馬里總督,晉升為上將。1935~1936年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期間,任南方集團軍司令,率部從南部入侵衣索比亞。在阿比西尼亞的作戰中, 他將麾下的軍隊中編成四支機動部隊,分別交給了他的四位所信賴的指揮官,即馬雷蒂集群,貝爾貢佐利集群,阿貢斯蒂尼集群和弗魯斯基集群。前兩者以裝甲部隊為主,另外兩隊以步兵為主,宛如日後德軍中的裝甲師與裝甲擲彈師的關係。整個戰役中,從索馬里出發的格拉齊亞尼軍是配角,其兵力遠遠不及由厄利特利亞出發的埃米利奧·德·波諾元帥軍,然而他的高機動性部隊始終不同於其他戰線,而一直能占有主動與優勢。而上述的貝爾貢佐利集群,其指揮官有"電鬍鬚"的別名,在西班牙內戰中也赫赫有名。1936年5月晉升為元帥,接替巴多格里奧元帥任衣索比亞總督。1937年2月遇刺,12月奉命返回義大利。1938年任意屬東非名譽總督。1939年9月,任義大利本土軍司令。1939年10月,任義大利陸軍參謀長。義大利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0年7月在傳奇人物伊塔諾·巴爾博空軍元帥可疑地死於己方的高射炮火之後,再任利比亞總督兼駐北非的義大利軍總司令,指揮25萬軍隊對英軍的作戰,攻擊令下的時候,格拉齊亞尼便不止一次地直諫,他說其部隊的尚未準備就緒,各種裝備,補給都不足。剛愎自用的貝尼托·墨索里尼強令進攻,結果被英國人譏笑為"格拉齊亞尼麾下的百萬義大利笨重之師,以蝸牛一般的赫赫威勢,深入埃及竟達80公里之遙!"便攻不進去了,隨即被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指揮的英國反攻打的大敗,不到數月即潰不成軍。1941年 3月,因馬特魯港失敗被撤銷全部軍職,被召回義大利並解除指揮職務。1943~1945年,在德國法西斯占領義大利北部期間,格拉齊亞尼又被起用。1943年,在墨索里尼被德軍救出後成立的所謂“薩洛共和國”中任國防部長,在此任期之內,他積極組織對游擊隊的清剿和對和平居民的鎮壓。同時,他還強力組織向德國大規模移民,為經濟崩潰的德國輸送了大批勞動力。1945年4月28日,被義大利游擊隊抓獲。1948年和1950年兩次接受審判,被判處有期徒刑19年,但同年 8月被特赦釋放。獲釋後,積極參與新法西斯黨的活動,著有回憶錄《我保衛了祖國》。1955年 1月11日,73歲的格拉齊亞尼在羅馬死去。格拉齊亞尼元帥是個悲劇性的人物,他對於裝甲戰的認識和運用,可以說比古德里安還要早。他在1930年的利比亞,以及1935年的阿比西尼亞,便對機械化諸兵種合成部隊進行了編制以及實戰運用。但義大利貧弱的國力和愛好和平的士兵,使他的努力注定成為一場夢幻。

烏戈·卡瓦萊羅

(UgoCavallero)
(1880—1943)

烏戈·卡瓦萊羅烏戈·卡瓦萊羅
義大利總參謀長,元帥。就學於莫德納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 年獲準將銜。為1919 年凡爾賽和會義大利代表團成員。1925—1928 年任陸軍副大臣。1936 年晉升中將。1937 年起任義大利東非遠征軍司令,殘酷鎮壓當地民族解放鬥爭。1940 年回國獲上將銜,同年12 月取代巴多格里奧,出任意軍總參謀長。任職期間曾一度參與指揮侵略希臘的戰爭,並力圖加強意、德兩國的軍事合作,極力協調意、德兩軍在北非的作戰計畫,未獲成功,1943 年1 月晉升元帥,但鏇即被解除總參謀長的職務。1943 年7 月份墨索里尼下台後被巴多里奧政府逮捕。9 月8 日獲釋,10 日即被駐意德軍總司令凱塞林召去,14 日暴卒。

埃托雷.巴斯蒂科

(Ettore Bastico)
(1876.4.9-1972.12.2):
巴斯蒂科就學於莫德納軍校。參加過1911—1912年意土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先後指揮第一 機械化師和第一黑衫師,晉升準將和少將。1935年任第二軍和第三軍軍長,參加侵略衣索比亞的戰爭。1937年4 月調任義大利遠征軍司令,指揮武裝干涉西班牙。1938年晉升上將,

埃托雷·巴斯蒂科埃托雷·巴斯蒂科
並相繼任第二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40年12月任意屬愛琴海島嶼總督。1941年6 月又出任利比亞總督兼北非意軍司令,配合德軍作戰。因與隆美爾不和,並時有激烈衝突,1942年8 月被解職。同時晉升元帥,調任利比亞意軍司令。同年11月復任北非意軍司令,但屢戰皆北,不久回國。被授予利比亞榮譽總督,但元帥銜被革除。戰後於1947年恢復元帥銜。著有《戰爭藝術的演化》等。

翁貝托二世

(Umberto II)
(1904年~1983年)

翁貝托二世翁貝托二世
薩伏依親王,一度為義大利國王(1946)。他是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三世(1900-1947年在位)之子。都靈王家軍事學院畢業。1931 年起獲準將銜,1933 年晉升至上將。義大利參戰後,1940 年6 月任西線集團軍群司令,指揮所部入侵法國,未獲顯著戰果。1942 年起調任南線集團軍群司令,同年晉升元帥。1944 年6月5 日擔任攝政王,接管王國大權。1946 年5 月9 日其父遜位後,加冕為國王。同年6 月13 日公民投票廢除君主制後退位。薩伏依王朝在義大利的統治至此結束。他和他的家屬永久被趕出義大利,而定居在葡萄牙。

喬瓦尼·梅塞

(Giovanni Messe)
(1883年12月10日~1968年12月19日)
義大利將軍、政治家和陸軍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過北非德義联軍和蘇德戰爭中義大利征俄軍的指揮官,是少數善用裝甲部隊的義大利將領。 喬瓦尼·梅塞出生於義大利普利亞,並在1901年開始從軍。他參與了義大利征服利比亞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衝突中,他為組建

喬瓦尼·梅塞喬瓦尼·梅塞
和訓練精銳步兵部隊——勇敢者(Arditi)付出了重要貢獻,並以少校的身份指揮第9傘兵突集團在萬特佳(Monte Grappa)地區戰鬥。1923年至1927年間,梅塞成為了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仕從軍官,到了1935年,梅塞被任命負責指揮一個特種步兵營和晉升為陸軍上校。 1935年9月,梅塞在維農娜(Verona)以準將的身份,被委任指揮一支摩托化旅。而之後因為在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表現優秀,梅塞又被晉升至少將和指揮一個義大利裝甲師部隊。
1939年4月,在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之後,梅塞被任命為烏瓦爾多索杜(Ubaldo Soddu)將軍的副手,與他一起管理阿爾巴尼亞,作為副總督。 在1940年末爆發的希意戰爭中,梅塞指揮一支軍進攻希臘,並取得了部份對希臘將軍亞歷山德羅·帕帕戈斯(Alexander Papagos)的勝利。然而隨著冬季的到來,義大利軍隊被迫轉入防禦,而希臘軍隊開始展開反擊,並攻進部分在義大利控制下的阿爾巴尼亞領地內,直到1941年4月,為了幫助意軍和鞏固入侵蘇聯的南翼安全,德軍南下進攻希臘,將希軍徹底擊敗。
1942年,納粹德國和蘇聯爆發戰爭,作為軸心國一員的義大利,墨索里尼決定向蘇聯派遣一支部隊支援德國作戰,梅塞被委任為義大利征俄軍(Corpo di Spedizione Italiano in Russia,簡稱“CSIR”)的總指揮官。義大利征俄軍是一支由步兵和騎兵組成的機動部隊,參與了德國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在該行動前期,約有6萬名義大利士兵在俄羅斯南部作戰。梅塞從不認為以義大利的軍力和補給能力足以應付惡劣環境的東部戰線,但在此期間由於戰鬥表現佳,梅塞獲得了德國的騎士鐵十字勳章。到了1942年7月,伊塔洛·加里波底(Italo Gariboldi)取代了梅塞的任務,率領軍力已大幅增加的義大利征俄軍—義大利征俄軍團(Armata Italiana in Russia,簡稱“ARMIR”)。同年9月1日,梅塞離開了俄羅斯。 在蘇聯作戰的義大利軍士兵已增加至20萬多人,雖然義大利軍在蘇聯戰場上作戰勇猛,但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後蘇聯開始對軸心國反攻;尤其是在土星行動中被自兩翼蘇軍進攻包圍的義大利軍,受到極大的傷亡,被包圍的30000人中只有4000人突破包圍網,而蘇軍槍殺了所有義大利戰俘。
1943年2月末,梅塞被指派為德意裝甲軍(Deutsch-Italienische Panzerarmee)的新指揮官,替代原本的埃爾溫·隆美爾。德意裝甲軍後來被改稱為義大利第一軍(此時由義大利軍和德軍比例是三比一),而隆美爾則被派往指揮非洲集團軍(Heeresgruppe Afrika)。梅塞在馬雷斯防線(Mareth Line)中打了一場防禦戰,阻擋了英美盟軍的攻勢,但他的拖延防禦戰術仍無法抵擋盟軍龐大軍力且不間斷的攻擊,梅塞無法使軸心國改變失去北非控制權的結局。 1943年5月12日,梅塞被授予義大利陸軍元帥的軍銜。而到了5月13日,在德國第5坦克軍的崩潰、突尼西亞市的失去和在安菲達維爾防線(Enfidaville)中被圍困的義大利第1軍團,梅塞的軍隊已無力繼續作戰,最後向盟軍投降。
停戰後由於部份義大利人屬於保皇派,許多像梅塞一樣的義大利軍官很快就發現到自己可以重披戰袍,當義大利在1943年9月停戰後,梅塞擔任了義大利聯合交戰軍的總參謀長 ,此軍由義大利戰俘和盟軍的裝備所組成,效忠於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他持續在該單位中服務直到戰爭結束,在1945年退役,結束44年的軍事生涯。
喬瓦尼·梅塞元帥死於1968年12月19日,享年85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