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 3096 |
拉丁目名: | ARANEAE |
中文目名: | 蜘蛛目 |
拉丁亞目: | OPISTHOTHELAE |
中文亞目: | 後紡亞目 |
總科: | 園蛛總科 |
superf: | Araneoidea |
中文科名: | 肖蛸科 |
拉丁科名: | Tetragnathidae |
中文亞科: | 後蛛亞科 |
拉丁亞科: | Metinae |
中文屬名: | 麥蛛屬 |
拉丁屬名: | Menosira |
拉丁種名: | ornata |
定名人: | Chikuni |
年代: | 1955 |
中文名: | 美麗麥蛛 |
原始文獻: | Acta. arachn. Tokyo 14: 31, figs.2A~H, pl.4. |
生境: | 生活在林邊的灌木上。 |
國內分布: | 湖北。 |
國外分布: | 日本。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五卷 蛛形綱 肖蛸科:60-62 |
形態描述
雌蛛
體長7.92~8.46。一雌蛛體長8.46:頭胸部長3.33,寬2.43;腹部長6.12,寬3.96。背甲黃褐色,中央具一淺灰褐色寬縱帶,胸部具淺黑褐色細邊。中窩為一深坑,縱向。頸溝明顯,放射溝不明顯。兩眼列均後凹,近乎等寬。各眼基部均具黑褐色眼斑。間接眼有舟型反光色素層。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28:0.15);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28:0.15);前、後側眼相接。中眼域正方形,長0.50,前邊寬0.50,後邊寬0.50。前中眼=後中眼>前側眼=後側眼(0.20:0.20:0.18:0.18)。額高0.28,明顯大於前中眼的直徑。螯肢褐色,前面黃褐色,近基部隆起;前齒堤有3齒,後齒堤4齒。下唇淺褐色,寬略大於長(0.58:0.51)。顎葉淺褐色,最寬處在近末端。胸板黃色,前半部有兩排垂直著生的淺褐色細剛毛。步足黃色,腿節中部及各節兩端淺黑色,多黑色長刺。腿節Ⅰ有6~7根前側刺,脛節Ⅰ具6根前側刺。脛節背面具2列聽毛,後跗節Ⅰ~Ⅲ近基部各具1根聽毛。跗節Ⅰ、Ⅱ的跗節器位於遠端1/3處,跗節Ⅲ、Ⅳ的跗節器位於中部。
步足測量:Ⅰ28.35 (7.20十9.36十8.82十2.97),Ⅱ20.25(5.58十6.93十5.85十1.89), Ⅲ10.62 (3.42十3.51十2.70十0.99), Ⅳ15.21(4.77十5.22+4.14十1.08)。足式:1,2,4,3。腹部卵圓形,土黃色,散布很多銀白色小斑點。前面中央具一列大的黃色斑點,其周緣圍以紅色寬邊,生活時顯得非常美麗。背面後端、腹部的側面和腹面具少量淺黑色斑點和細條紋。紡器的周圍具3~4對黃色小斑點。外雌器隆起,插入孔位於隆起的後面;外雌器的腹面具一“X”形陰影;納精囊骨化,亦呈“X”形排列,受精管較長。
雄蛛
體長5.67—6.48。一雄蛛體長5.67:頭胸部長2.70,寬1.89;腹部長3.33,寬1.53。背甲、腹部的顏色以及眼的排列等特徵與雌蛛近似,有的個體腹部腹面中央具一黑色縱帶。體較雌蛛小,步足相對較長。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2.82(1.19十0.37十0.44十0.82); 步足Ⅰ24.93(6.48十8.01十7.83十2.61), Ⅱ17.64(4.95十5.94十5.13十1.62), Ⅲ8.91 (2.79十2.97十2.25十0.90), Ⅳ13.00 (4.05十4.50十3.51十0.94)。足式同雌蛛。觸肢器的引導器為一大的橫向骨片,支持著插入器的頂部;插入器較寬,頂端驟細;副跗舟大,基部具3個分叉。地理分布
國外分布:日本。國內分布: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