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坐落在澄邁縣金江鎮的美榔雙塔,為宋代鄉人陳道敘為紀念兩個信仰佛教的女兒而建,堪稱宋代建築藝術、雕刻藝術的精品。兩塔相距20米,全用石塊石條砌成,石柱盤龍,粗獷而不乏精細;塔檐瓦當,結實美觀;塔上有龕,龕有石佛;塔身浮雕,圖案精美。據評,雙塔整體比例適度,造型協調美觀,刻工精巧細緻,不僅海南所僅見,就是全國也很罕見。
建築結構

每層有塔檐上連平座,自一層至三層,每層檐下有圓柱12條,並設有斗拱承托著枋。從第四層起,各層只見外壁隱出半圓倚柱,開尖形券門龕內空無佛像,須弦座正中雕有帶冠坐像一尊。另一座平面呈四角形,分七層,外觀結構與上塔相同,但更為細膩,每層外壁內龕均雕有佛像,姿態各異須弦座上沿為蓮瓣連續紋飾,四面刻有象、獅、獬豸、虎、馬、麒麟等瑞善和佛教圖紋浮雕,四角還雕有力士頂托,剎為相輪圓珠寶頂。雙塔相距20米,均有高大的台基立於山池水中,台面四周設有欄桿,階級。
姐塔為六角形,坐東南向西北,原為7層,現存6層,高17米,塔身為仿木空筒設廊閣樓式結構。塔頂為相輪珠寶頂,每層塔檐平出彎翹,底層至三層有12柱及斗拱承托著枋。從第四層起,外壁隱出半圓倚柱,門龕內空無佛像,須彌座正中雕有帶冠坐像一尊,精工巧作,造型優美。
妹塔為四方形,坐東北向西南,7層,高13米,結構與姐塔相同,為仿木單壁空筒樓閣式,造型比姐塔更精緻靈秀。每層內龕和外壁雕有佛像,須彌座四周浮雕精美,有虎、馬、獅、象、麒麟等瑞獸圖案及佛教蓮瓣紋飾,四角倚柱有形象生動的力士頭頂手托。塔心室供釋迦、彌陀二佛,亦雕飾眾多佛教造像及裝飾圖案,塔身左右壁龕置六護法金剛,四蟠龍石柱分立四角,一二層設廊。塔剎為仰蓮座,上承七層相輪和剎頂寶珠。
雙塔相距20米,分別坐落在立於池水中帶石柱圍欄的塔基上,每一塔基前設有月台,均有弧形引橋式石階梯連線池外。四周簇簇翠竹,溪澗泉水積瀦,怡靜幽幽園圃,猶入一方淨土。據說,姐姐後來還俗嫁人,故塔身供養的都是文武官員雕像;而妹妹一生與佛相伴,故其塔身雕像全是佛教人物雕像。
造型風格

美榔雙塔旁的大榕樹下,豎立著一圓首龜趺狀的玄武岩石碑,原有近千字的陰刻碑文,由於800年歲月的無情風化,已無從辨認碑文的內容,成為名副其實的無字碑,從而悄無聲息的為今人留下絲絲懸念。明朝進士唐絹曾生髮懷古慨嘆,賦詩讚頌:“西竺原為舍利天,移來瓊島亦巍然。依稀兩漢爭雄日,仿佛雙喬並立年。”更為浪漫感人的美郎雙塔蒙上一層朦朧玅曼的面紗。
歷史資料

民間還有關於倆姊妹的傳說:姐靈照與妹善長擁有椰子“聚寶盆”,盆里總有舀不盡的米和金銀,她們倆常常從“聚寶盆”里取出米和金銀分發給窮苦的鄉鄰,為紀念兩個信仰佛教的女兒而建雙塔。
建築價值
美麗的傳說與石塔的風格藝術,折射出海南人民的千古真情。美榔雙塔不愧為中華古塔中的珍品。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不僅為研究海南古代文明發展史和建築藝術提供直接依據,而且也具有較大的旅遊觀賞價值。
建築評價

美榔雙塔是海南現存的為數不多的古塔之一,它不僅為研究海南古代文明發展史和建築藝術提供直接依據,而且也具有較大的旅遊觀賞價值。
交通提示
從海口乘中巴抵達美亭責任區,換乘三輪車抵達美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