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過程
“白星眼”實際上是美國海軍軍械試驗站(即中國湖美國海軍武器中心)1963年開始研製、馬丁·瑪麗埃塔公司(現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一部分)生產的一種電視制導滑翔炸彈,主要打擊油庫、隧道、橋樑、雷達、港口設備和彈藥庫等目標。
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海軍武器庫中心與今天不同,它也直接研製武器型號。“白星眼”就是該中心研製的第一種精確制導空地飛彈。在此之前,該中心還研製出美國第一種雷射制導飛彈-AGM-83“猛犬”,但在競爭中敗給後來大名鼎鼎的AGM-65“幼畜”空地飛彈。在同一時期的AGM一53“禿鷹”火箭動力電視制導飛彈被放棄後,“白星眼”成了海軍武器中心唯一在研的型號,因而備受青睞。美國海軍甚至打算在其基礎上研製動力型的AGM-62A(後來放棄)。
一開始,“發射後不管”能力便是美國海軍研製“白星眼”的主要目標。這在當時要算飛彈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當時裝備的AGM-12“小鬥犬”等空地飛彈發射後,需要載機飛行員人工進行全程制導,直至命中目標。顯然,如果載機遇到敵機或地面防空火力攻擊,處境無疑十分危險,此時唯一的辦法是放棄制導,先逃命再說。不難理解,“白星眼”的出現對攻擊機飛行員意味著什麼。
1963年1月“白星眼”飛彈從YA-4B攻擊機上首次發射,直接命中目標,顯示出電視導引頭的優異性能,也堅定了美國海軍的信心。經過1964-1965年的競爭,馬丁·瑪麗埃塔公司於1966年1月獲得了“白星眼”的生產契約。1967年“白星眼”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同年,美國空軍也訂購了一批。到20世紀70年代末,總共生產了5000多枚。
在越南戰爭上,“白星眼”在能見度良好的天氣下打擊有較強防護的堅固目標表現不俗,這也是促使美國空軍採購它的原因。但電視制導對天氣條件要求較高,且價格不菲,後來又出現了效費比更高的雷射制導炸彈,所以“白星眼”即便裝備過A-4、A-6、A-7、F一105、F-111和F/A-18等一系列戰機,但使用非常有限,大約只占美軍投入越南戰場精確制導武器的6%左右,而且空軍以後再也沒有採購過。
龐雜家族
“白星眼”飛彈重2270千克,戰鬥部重374千克(“白星眼”Ⅰ)或900千克(“白星眼”Ⅱ)。彈體為圓柱形,4片小展弦比切尖三角翼在彈體中後部呈X形布置,彈翼後緣裝有控制面。頭部的導引頭艙內裝有電視攝像機,中部的戰鬥部艙內裝直列空心裝藥戰鬥部和引信。由於採用的是FMU-94/B觸發引信或FMU-125/B近炸/觸發引信,只有直接命中目標才能發揮殺傷威力,這成為該飛彈的一大缺陷。飛彈尾部還有一個螺旋槳,可以帶動發電機為彈上設備供電。
在最初投產的“白星眼”ⅠMK1的基礎上,美國海軍又研製了戰術訓練型“白星眼”Ⅰ MK2、增程型“白星眼”l ER MK3(彈翼稍微增大)、增程型的訓練型“白星眼”Ⅰ Mk4等。
由於“白星眼”Ⅰ戰鬥部較小,對橋樑和電廠等堅固或大型高價值目標破壞作用不大,所以美國海軍武器中心又發展了“胖子艾爾伯特”後正式稱為“白星眼”Ⅱ Mk5,1974年1月正式裝備美國海軍。它採用900千克MK87直列空心裝藥戰鬥部,同時加大了彈翼尺寸,以獲得更遠的滑翔射程,導引頭對背景與目標的區別能力也有所增強。還有一種W72低當量(625噸TNT)核彈頭的型號稱為“白星眼”Ⅱ Mk6,但核彈頭平時不安裝。
早期”白星眼”飛彈發射前必須精確鎖定目標,因而迫使載機時間較長暴露在敵方火力面前。後來美國海軍改進出”白星眼”ⅠERDL和”白星眼”Ⅱ ERDL型(ERDL意為”增程數據鏈”),1975年投產。到70年代後期還有1400枚“白星眼”l和2,400枚“白星眼”Ⅱ被改裝為ERDL型。“白星眼’ERDL加裝了雙路數據鏈,載機則加裝AN/AWW-9B(後為AN/AWW-13)型數據傳輸吊艙。飛行員可以先發射飛彈,再通過數據傳輸吊艙控制飛彈導引頭進行目標鎖定,從而可以在敵方防空區外發起攻擊,這也是最早的防區外發射武器。為保證飛彈的滑翔距離,“白星眼”ERDL通常在6000米高空發射。另外“白星眼”Ⅱ ERDL還進一步增大了彈翼。20世紀80年代,“白星眼”又出現了ERDL/DPSK(數位化階段移動鍵控)改進型,提高了數據鏈的可靠性和抗干擾性。
結構特徵
“白星眼”武器系統包括飛彈、發射裝置、電視監視器、飛彈控制板和火控雷達等。“白星眼”Ⅰ /Ⅱ在載機起飛後就處於隨時待命發射狀態。飛行員確認機載火控雷達搜尋到的目標後,就將飛彈導引頭的電視攝像機對準目標,接通飛彈控制系統。攝像機拍到的目標圖像顯示在座艙內的電視監視器上,飛行員用操作手柄使目標始終處於攝像機瞄準線十字中心,同時按下跟蹤開關,飛彈就會自動鎖定目標,待目標進入射程即可發射。在飛彈飛行過程中,彈上的制導系統會連續不斷地將實時獲得的目標圖像與鎖定的目標圖像進行對比,以修正飛彈飛行的偏差。載機則可再攻擊其它目標或脫離戰區返航。
使用“白星眼”ERDL時,飛行員只需對準目標區概略發射。飛彈飛抵目標區後,彈上的電視攝像機將目標區的圖像通過彈上數據鏈發回載機上的數據傳輸吊艙,顯示在電視監視器上。飛行員確定目標後,通過數據傳輸吊艙發出遙控指令,控制飛彈導引頭鎖定目標。數據鏈還允許載機在飛彈飛行過程中對目標重新瞄準或改變目標。由此也可看出,“白星眼”ERDL雖然能在防空區外發射,卻不再像“白星眼”Ⅰ/Ⅱ那樣可以“發射後不管”。載機發射飛彈後,在機動的同時,飛行員還要完成在電視圖像上確定目標並鎖定的任務,故仍有一定危險,而且數據傳輸吊艙數量有限,不可能裝備所有戰機。為此美國海軍採取了特殊的戰術——幾架載機發射“白星眼”後立即返航或機動,專門由一架裝有數據傳輸吊艙的飛機完成制導。
作為滑翔制導武器,“白星眼”的最大射程直接取決於發射高度,但其最小射程卻基本上是固定的,大約在1.8千米左右。
在實戰中,電視導引頭最大的不足就是當目標與背景反差較小時區分不出目標,遇到煙霧、沙塵或陰雨等惡劣條件時性能更差、甚至失效。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的飛行員就紛紛抱怨“白星眼”在伊拉克多沙塵的環境中屢屢攻擊失敗。
功成身退
20世紀80年代“白星眼”飛彈開始逐漸退出現役。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中,仍有少量“白星眼”掛在A-7E攻擊機上參戰,摧毀了一些伊拉克的地面目標。但此時“幼畜”空地飛彈已大量使用,戰後A一7E也迅速退役。隨後更是出現了一大批採用GPS/慣性制導和紅外成像制導的機載飛彈,時至今日,“發射後不管”可謂蔚然成風。已完成歷史使命的“白星眼”到90年代中期終於全部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