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
什麼是羊兒瘋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羊兒瘋病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羊兒瘋發作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由於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表現出的症狀是各種各樣。
日常生活中,羊兒瘋病還有其它的名稱:羊癲瘋或者羊角風,早在兩千年前古文就已經有了記載。人們對這種疾病並不陌生,常常被人們通俗的稱為“抽風”。“抽風”往往表明兩種含義:一種是真正疾病的狀態,由腦神經元過度放電而導致驚厥與抽搐,另一種即形容某人不規範、不正常、不理智和不能自控的行為。
另外,臨床上確實無症狀而僅在腦電圖(EEG)上出現異常放電者,不稱之為羊兒瘋發作。因為羊兒瘋是腦的疾患,身體其他部位的神經元(如三叉神經元或脊髓前角神經元)異常和過度放電不屬於羊兒瘋發作。
原因
成都神康癲癇病醫院專家經過大量臨床研究,總結了以下幾類羊兒瘋病的病因:
羊兒瘋是多種原因引起大腦局部神經元異常高頻放電所致的大腦功能失調的慢性腦部疾病。現代醫學認為發生羊兒瘋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原發性(功能性)羊兒瘋和繼發性(症狀性)羊兒瘋。
一、原發性羊兒瘋
原發性羊兒瘋又稱真性或特發性或隱原性羊兒瘋。通過臨床診療記錄我們發現,原發性羊兒瘋與家族病史有明顯的聯繫,在進行確診時需要對患者的家族病史進行詳細的詢診。
二、繼發性羊兒瘋又稱症狀性羊兒瘋。指能找到病因的羊兒瘋。見下述常見病因。
根據發作情況主要可分為局限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小發作、大發作和複雜部分性發作。
(1)局限性發作,一般見於大腦皮層有器質性損害的病人表現為一側口角、手指或足趾的發作性抽動或感覺異常, 可擴散至身體一側。當發作累及身體兩側,則可表現為大發作。
(2)精神運動性發作(又稱複雜部分性發作),可表現為發作突然,意識模糊,有不規則及不協調動作(如吮吸、咀嚼、尋找、叫喊、奔跑、 掙扎等)。病人的舉動無動機、無目標、盲目而有衝動性,發作持續數小時,有時長達數天,病人對發作經過毫無記憶。
(3)小發作,可短暫(5-10秒)意識障礙或喪失,而無全身痙攣現象。每日可有多次發作,有時可有節律性眨眼、 低頭、兩眼直視、上肢抽動。
(4)大發作,又稱全身性發作,半數有先兆,如頭昏、精神錯亂、上腹部不適、視聽和嗅覺障礙。發作時(痙攣發作期) ,有些病人先發出尖銳叫聲,後既有意識喪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強直、呼吸停頓,頭眼可偏向一側,數秒鐘後有陣攣性抽搐,抽搐逐漸加重,歷時數十秒鐘,陣攣期呼吸恢復,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出現血沫)。部分病人有大小便失禁、抽搐後全身鬆弛或進入昏睡(昏睡期),此後意識逐漸恢復。
發作症狀
強直一陣攣發作以意識喪失和全身抽搐為特徵,表現全身骨骼肌持續性收縮,四肢強烈伸直,眼球上翻,呼吸暫停,喉部痙攣,發出叫聲,牙關緊閉,意識喪失。持續約10~20秒後出現連續、短促、猛烈的全身屈曲性痙攣,陣攣的頻率達到高峰後逐漸減慢至停止,一般持續30秒到1分鐘。陣攣停止後有5~8秒的肌肉遲緩期,呼吸先恢復,心率、血壓、瞳孔等恢復正常,可發現大小便失禁,5~10分鐘意識才完全恢復。不少患者在意識障礙減輕後轉入昏睡狀態,少數出現自動症表現,四處遊走。
典型的失神發作為短暫的意識喪失(通常2~15秒),兒童常見,失神突然發生,突然中止活動、語言中斷,兩眼凝視,偶爾兩眼上翻,有時面色蒼白,很少有先兆,有的還可伴有肌陣攣、肌肉張力消失而摔倒。由於發作時間短,常在很長時間內被家長忽略。
有些發作類型除了意識障礙外,可伴有幻覺、錯覺、精神異常、記憶障礙等。有些則無意識喪失,僅表現軀體局部的抽搐、感覺異常,甚至周期性、反覆的頭痛、腹痛等症狀。少數病例僅在一定條件下,由視、聽、嗅、精神刺激。
正確的處理方法
一、癲癇發作不可小視,一次發作就要引起足夠重視,應及時到醫院規範就診,嚴格按照醫囑服藥。
二、避開各種容易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保證足夠休息、保持規律的生活、堅持體育鍛鍊、避免過度勞累及精神壓力過大、不飲用含酒精成分的飲料、光敏感性癲癇患者應避免看電視、使用計算機等。
三、外出時要帶足夠量的抗癲癇藥物、帶上醫生聯繫卡。
四、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癲癇發作時不必要的傷害,尤其要注意水、電、煤氣等的安全使用;一些危險的運動(如爬山、游泳、騎腳踏車等)儘可能不參加或在家人陪伴下適量參加。癲癇患者應該避免獨自駕駛汽車。
五、除了典型的癲癇大發作,還要注意有沒有其他發作情況,如突然發愣、幻覺(幻聽、幻視、幻嗅);自主神經性發作(包括上腹部不適、嘔吐、面色蒼白、潮紅、尿失禁等);精神性發作(行為異常、情感障礙和記憶障礙等),比如小孩在玩耍時突然發怔而玩具落地等情況也有可能是癲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