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成就
平衡計分卡也許是卡普蘭一生最偉大的貢獻,它作為一種前沿的、全新的組織績效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在全世界的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它代表著一種全面的、可行的公司治理理論的開端。
1992年,在第1/2月號的《哈佛商業評論》上,卡普蘭與戴維·諾頓(David P. Norton)發表了關於平衡計分卡的第一篇文章《平衡計分卡——業績衡量與驅動的新方法》。這是一套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它打破了傳統的只注重財務指標的業績管理方法,認為傳統的財務會計模式只能衡量過去發生的事情。
在工業時代,注重財務指標的管理方法還是有效的,但在信息社會裡,傳統的業績管理方法並不全面。組織必須通過在客戶、供應商、員工、組織流程、技術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資,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基於這種認識,平衡記分卡方法認為,組織應從以下四個角度審視自身業績:客戶、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財務。
1996年,卡普蘭關於平衡計分卡的第一本專著《平衡計分卡:化戰略為行動》出版,標誌著這一理論的成熟。卡普蘭把績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組織的戰略層面,使之成為組織戰略的實施工具。平衡計分卡自問世之日起便打動了許多企業管理人員的心弦,就連美國陸軍也在多年前用上了平衡計分卡。平衡計分卡是一個全方位的架構,將企業的策略轉換成一套前後連貫的績效衡量,而且重視四個不同的方面對於戰略執行的影響。它彌補了傳統績效衡量制度只重視財務的不足,平衡了股東及顧客的需求,也平衡了過去結果及未來可能性的衡量。
美國《哈佛商業評論》將平衡計分卡理論評為7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學說。
如果說卡普蘭因為平衡記分卡“一技成名”的話,那他並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巨大的成績沒有使卡普蘭失去清醒的頭腦。面對著平衡計分卡面世後的好評如潮,卡普蘭和諾頓仍然在密切注視著平衡計分卡的執行,並不斷完善著他們的理論。2001年,兩位作者出版了新作——《戰略中心型組織:實施平衡計分卡的組織如何在新的競爭環境中立於不敗》。
主要著作
先後出版10本專著並發表120餘篇文章,其中10篇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
他最近的著作包括:《戰略中心型組織:使用平潤與業績的成本與效果》,《平衡積分卡:變戰略為行動》;
最近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發表的文章包括:《戰略出了問題,畫出你的戰略地圖!》、《使用平衡積分卡作為戰略管理系統》、《整合成本系統的未來前景和過往失誤》;
學術理論
羅伯特·卡普蘭論什麼是戰略地圖
戰略地圖是以平衡計分卡的四個層面目標(財務層面、客戶層面、內部層面、學習與增長層面)為核心,通過分析這四個層面目標的相互關係而繪製的企業戰略因果關係圖。平衡計分卡中四個核心層面目標的相互關係非常緊密。首先,改進某些新技術工作崗位上員工的能力和技能,可以使關鍵業務流程得到改善。改善後的流程將增強傳送給目標客戶的價值主張,帶來客戶滿意度、客戶保持率和客戶業務增長。於是,改善後的客戶成果指標將帶來收入的增加,以及提高最為重要的股東價值。
論實施平衡計分卡成功企業的共同特質
根據我們的估計,在所有宣稱已實施平衡計分卡的公司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公司真正發揮了其最大的威力。那些實施平衡計分卡成功的企業具有哪些共同的特質呢?首先,他們都有很強的高層領導人;其次,他們都把公司戰略轉化成平衡計分卡來跟所有員工溝通;第三,他們把高層戰略落實到營運單位和支援部門;第四,他們把戰略變成每個人的日常工作,讓個人工作目標、薪資報酬與公司戰略結合在一起;最後,他們把平衡計分卡和企1業內部流程、營運計畫以及預算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管理架構。
管理學大師
管理學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管理是一門藝術,每一個管理學大師都是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