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因素
有關文獻顯示,腦細胞死後不能修復,腦梗塞或出血後只在局部形成纖維膠質疤痕。因此,有效降低腦血管病發病率,在於確定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及時採取措施消除或減少它們的影響。其中,老年是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他已經發現的危險因素還有:高血壓——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和基本病因;中風的危險度與血壓高度呈線性關係,有高血壓史者腦卒中危險增高13——24倍。控制舒張壓(和收縮壓)可顯著降低中風的發病率。
吸菸——煙齡是中風非常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心臟病——腦卒中第三位公認危險因素是心臟病,特別是伴發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者,為中風、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素。
糖尿病和血糖升高——糖尿病和血糖升高為缺血性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1項隨訪22年的前瞻性研究顯示,缺血性卒中校正年齡的相對危險度在血糖正常高值、無症狀高血糖、已知糖尿病3組分別為1.32、1.86和2.72。此外,高脂血症、急性腦血管病史、大量飲酒、長期套用避孕藥,腹部肥胖、缺乏體育活動、長期緊張、情緒突變、氣溫驟冷、鈉鹽攝入過多、鉀鹽攝入過少、中風家族史等均為中風的可能危險因素。
腦缺血半暗帶-相關引申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李舜偉教授介紹,在腦梗死灶的周圍一般會形成一個“缺血半暗帶”,其中存在大量處於休眠狀態或半休眠狀態的腦細胞,這些細胞僅能維持自身形態的完整,由於缺少能量的供應,無法行使原有的正常功能。因此,挽救這些細胞是目前臨床治療的關鍵。一般認為,“半暗帶”自缺血後1小時就會出現,通常可持續
6—24小時左右,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在數天之後仍可檢測到半暗帶的存在,醫學上就提出了“時間窗”的概念。在這段時間內,通過有效治療,可使原來栓塞的腦動脈血管重新通暢或建立新的側枝循環,使原來處於缺血狀態的腦細胞恢復血流,使其逐漸恢復正常的神經功能。臨床治療腦血栓的藥物可以分為溶栓藥、抗凝藥、抗血小板聚集藥和降纖藥等。溶栓治療,目前國內套用較多的藥物有尿激酶、鏈激酶,儘管該類藥物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能夠挽救部分患者的半暗帶,但由於嚴格的3—6小時治療時間窗和易導致出血的不良反應,大大限制了藥物在臨床上的套用。抗凝藥主要是通過改變血液凝固狀態阻止血栓形成來達到治療的目的;降纖藥通過降解纖維蛋白原水平發揮抗血栓作用,這兩類藥物目前尚無證據證明對半暗帶有作用。
據最新研究成果,目前臨床出現了一類全新的治療腦血栓的藥物,該類藥物能夠幫助建立側枝循環、促進新生血管生成,恢復腦血流的供應,從而使“半暗帶”向正常組織轉化,促進神經功能恢復。該類藥物的第一個研究成果就是由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最新推出的國家級一類新藥“恩必普”(化學成分丁基苯酞),該藥通過重構缺血區微循環、縮小腦梗塞面積;保護線粒體功能,提高能量代謝,來挽救腦“缺血半暗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