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枝芍藥紋花口瓶

纏枝芍藥紋花口瓶

這隻纏枝芍藥紋花口瓶1987年出自磁州窯觀台遺址。 纏枝芍藥紋花口瓶是目前磁州窯遺址中發現的惟一一件白地黑繪花口造型的瓷器。 現代磁州窯工匠曾試圖複製這隻纏枝芍藥紋花口瓶,但是從沒有製作出一件一模一樣的作品,可見花口瓶的製作難度之大。

金代纏枝芍藥紋花口瓶,中國金代磁州窯燒制,現珍藏於中國河北省磁縣磁州窯博物館。高505厘米,口徑處為14.5厘米。瓶口為五瓣花卉形,頸部細長,圓肩、鼓腹,足部呈喇叭形,證件器物的造型修長挺拔,端莊秀麗。這件瓷瓶為白地黑花,頸腹描繪釉纏枝芍藥紋。芍藥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它與牡丹並成為“花中二絕”,在中國國代,青年男女交往時,經常以芍藥相贈。《詩經•鄭風》中說:“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可見芍藥花為青年男女之間結情之約或惜別之情時具有特殊意義的花朵。磁州窯的工匠巧妙地將連續變形的纏枝紋與大朵的芍藥花著墨於瓷器上,纏枝紋如飛龍走蛇,沿瓶壁盤旋而上,疏密有致,構成纏枝紋的重要紋飾是S形波紋,它能向四周作任意延伸,從而形成兩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等紋樣。這種紋飾是中國古代瓷器裝飾的一種典型手法,纏枝芍藥花看上去很繁瑣,但是他有繁而不亂,體現這種磁州窯繪畫工藝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纏枝芍藥紋花口瓶纏枝芍藥紋花口瓶

這隻纏枝芍藥紋花口瓶1987年出自磁州窯觀台遺址。磁州窯觀台遺址位於河北省磁縣觀台鎮,遺址內出土的瓷器貫通中國的宋、金、元時期。纏枝芍藥紋花口瓶是目前磁州窯遺址中發現的惟一一件白地黑繪花口造型的瓷器。這隻花口瓶製作工藝複雜由模範工藝和傳統的拉坯工藝相結合才能製作完成。花口瓶的瓶身修長圓潤,由工匠使用拉坯工藝製成;而喇叭形足和瓶口的花瓣造型,先用磨具製成,然後再與瓶身組接。這隻纏枝芍藥紋花口瓶採用典型的白地黑繪裝飾手法,需要在瓷坯未乾時繪製圖案,這就要求畫工必須具備熟練的技巧,對所畫的紋飾做到胸有成竹,以比較快的速度一氣呵成。用這種畫法畫出的圖案,簡練、豪放、瀟灑自如。現代磁州窯工匠曾試圖複製這隻纏枝芍藥紋花口瓶,但是從沒有製作出一件一模一樣的作品,可見花口瓶的製作難度之大。纏枝芍藥紋花口瓶從它的制瓷工藝、繪畫技術都體現了當時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是現代人無法超越的一種陶瓷工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