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山林

繞山林: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歌舞集會,於每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十五日舉行。屆時,每村組成一支少則數十人、多則幾百人的歌舞隊。隊前是兩位長者(或男青年), 手執柳樹枝和氂牛尾為先導,後隨唱“白族調”的人群,邊走邊唱,最後由男女青年分別手持“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組成的舞蹈隊伍壓陣。

繞山林簡介

一行人浩浩蕩蕩吹吹打打,且歌且舞,沿洱海繞蒼山迤邐而行。當與別村歌舞隊伍路遇時,只聽得高亢嘹亮的“白族調子”聲,此起彼落;嗩吶吹奏聲震盪山谷;“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的敲打聲更是響成一片,場面宏大,熱烈非凡。其形優美,其聲婉轉動聽。

“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是三種不同的舞蹈道具,經常同時使用。多由女青年舞“霸王鞭”,男青年舞“八角鼓”和“雙飛燕”。“霸王鞭”是兩端穿有銅錢的竹棍(手握中間而舞),與漢族地區的“金錢棍”基本一樣;“八角鼓”實為六角形的單面羊皮小手鼓,持鼓邊緣而舞;“雙飛燕”為兩塊小竹板組成一付,飾以彩帶,雙手各握一付。道具雖然各不相同,但舞蹈基本動作、動律卻是一致的,且三種道具均有打擊樂器之特點,因此舞蹈節奏感極強。?

舞者於左手小指系彩色手巾,右手持道具,有各種不同打法,如:“八下”、“十二下”、 “十六下”等許多成套動作。主要動作是用道具在肩、胸、臂、腿、膝、腳及地面輕擊,同時做“弓箭步”,並上下顫動或行進、跳躍、下蹲等,動作十分豐富。當動作幅度大時,舞姿健美剛勁,動作幅度小時則輕快、活潑。?

表演時一般依照先單獨表演,然後對舞,最後集體舞的順序進行。其隊形有“鳳穿花”(即 “二龍吐水”或兩豎排相互交叉)、“雙採花”(兩人對舞)、“五梅花”(五人一組成“梅花”形)、“一條街”(眾人連結為一佇列,單腿橫跳)等。?

發展

解放後,“繞山林”已作為一種歌舞活動的形式,出現於重大節日和慶祝活動中。1958年經過整理的“繞山林”首次搬上了舞台,以後又屢有改編、加工,受到白族人民的歡迎。同時,“霸王鞭”等舞蹈亦隨之不斷得到豐富和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