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形特徵
全長706-875毫米,吻端較圓,頭大,頸明顯;眼較大,瞳孔橢圓形。上唇鱗8(2-3-3)枚,少數7或9枚;眶前鱗1(2),眶後2(3)枚,頰鱗1枚,不入眶;顳鱗2(1,3)+3(2,4)枚。背鱗光滑,19-19-15行,或19-17-15(13)行,被鱗擴大;腹鱗169-230枚。肛鱗1枚,尾下鱗82-98對。背脊有1條淡褐色縱紋,其兩側各有1行彼此交錯的深褐色大斑,其腹側為深褐色小斑;頭背有深褐色v狀斑,自吻兩側經眼至口角亦有帶狀斑。後槽牙類毒蛇。
地理分布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貴州 雲南 香港 澳門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武夷山(福建) 武夷山(福建) 內伶仃島--福田 壺瓶山 東洞庭湖 鄱陽湖 鄱陽湖 武夷山(江西) 大圍山 金平分水嶺 高黎貢山 銅壁關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禽 南靖南亞熱帶雨林
生活習性
生活在山區的灌叢樹林上,以鳥、蜥蜴為食,被掠動時頸彎成“S”形,以待攻擊。有微毒。
飼養觀察其捕食壁虎、蜥蜴;根據廣州龍洞附近採集的標本,解剖發現胃裡有未消化完的暗綠繡眼鳥。
毒性
林蛇屬蛇具有產生毒性分泌物的毒腺一杜氏腺(Duvernoy′Sgland)及皮下腺,且不同的毒腺具有不同的毒性作用,表現為出血不止、溶血、呼吸困難、腎損害等。杜氏腺分泌物主要具有凝血酶原激活物、蛋白水解酶和出血活性物質,具有突觸後神經毒直接纖溶組分和/或含有不同強度的PLA2活力等活性成分。杜氏腺液體作用於小鼠所產生的病理特徵與注射蝰科蛇毒的特徵相似。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