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陽

概況

樅陽縣位於安徽省中西部的長江北岸,地處北緯31°01'~31°38'、東經117°05'~117°43',東南與銅陵、池州市隔江相望.西北以白兔湖、菜子湖與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與安慶市毗鄰,北與無為、廬江縣接壤,縣域總面積為1808.1平方公里,耕地42130公頃,山場34000公頃,水面42000公頃.現轄22個鄉鎮,431個行政村(居委會), 95萬人口.境內有11個民族居住.樅陽鎮為中共樅陽縣委和樅陽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行政區劃樅陽縣轄13個鎮、9個鄉:樅陽鎮、ou山鎮、湯溝鎮、老洲鎮、陳瑤湖鎮、周潭鎮、橫埠鎮、項鋪鎮、錢橋鎮、麒麟鎮、義津鎮、浮山鎮、官埠橋鎮、鐵銅鄉、鳳儀鄉、長沙鄉、錢鋪鄉、金社鄉、白梅鄉、白湖鄉、會宮鄉雨壇鄉
樅陽縣轄9鄉、13鎮、238村民委員會、20居民委員會、140居民小組,總人口為923909人(第四次人口普查數),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1人,是全國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多。境內漢族人口占99.96%,餘下0.04%為蒙古、回、苗、壯、布依、朝鮮、滿、高山、土家、達斡爾等10個少數民族,計363人。

歷史變革

樅陽縣歷史悠久,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時為宗子國,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縣,屬廬江郡,名曰“樅陽”,距今已有2100多年。漢武帝劉徹南巡至樅陽射蛟於江中,曾作《盛唐樅陽之歌》。晉代陶侃曾任樅陽令。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同安縣。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縣為桐城縣。1949年2月分桐城縣為桐城、桐廬兩縣,桐廬縣轄區即為今樅陽縣境,縣治初設項鎮鋪,後移湯家溝。1951年改桐廬縣為湖東縣。1954年縣治遷入樅陽鎮,1955年7月1日,恢復漢時縣名——樅陽縣。境內主要名勝古蹟有:太平天國樅陽會議舊址望龍庵、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線渡江指揮部舊址陳氏宗祠、漢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國呂蒙城遺址及一批名人墓葬。
關於樅陽縣名的由來,說法有三:一、從古宗子國,《左傳·文公十二年》 中說,“楚子孔執舒子及宗子,遂圍巢”。杜註:“宗國為群舒之屬,即樅陽,是古代偃姓方國,漢武帝在舊邑設縣,以古國為名。”二、《爾雅·釋木》:“樅,松葉柏身。”《本草綱目》:“柏葉松身者檜也,松葉柏身者樅也。”《說文》中述,縣城後山多樅木,“縣城位山南,因名樅陽”。三、古時樅陽多樅木,人們便將發源於大別山,流經城內,經菜子湖入長江河段的這段河流,定名為“樅川”。因縣城坐樅川北岸,水北為陽,因而得名
氣候資源樅陽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年均氣溫16.5℃,年均積溫5129℃。冬季低溫而無嚴寒;春季溫和;夏季溫度雖高但不酷熱;秋季略高於春溫。由於季風環流和地形影響,縣境冬季多北風,春秋季多東北風,夏季多東南風。年均降水量1326.5毫米,冬季降水量少,夏季(梅雨季)雨量集中,約占全年總量40%。
境內野生動植物和礦產資源豐富。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列為國家保護的動物有白鰭豚、江豚、小靈貓、水獺、中華鱘、小天鵝、黑鸛、鴛鴦以及鶴類和各種鵰鶚等。植物有942種,隸屬173科,其中藥用植物有354種;屬國家保護的有銀杏、金錢松、杜仲、青檀、水杉等5種。主要礦產有鐵、銅、明礬石、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煤、泥炭、陶土、黃沙等。

人文歷史

樅陽縣地理位置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東吳大將呂蒙建城於下樅陽,以阻魏兵南進;唐代輔公祏起兵反唐於樅陽鎮;南宋李全鎮守幕旗山抗擊金兵;元末陳友諒紮寨於浮山,朱元璋屯兵於城山,二人在今樅陽境內多次血戰;明末張獻忠扎“四營”於樅陽鎮,並進軍浮山寨;清代太平軍首領李秀成、陳玉成在樅陽兩次召開了重要會議,對保衛天京、扭轉戰局起了重大作用;抗戰期間,共產黨人在陳湖、水圩一帶創立了桐東抗日根據地,有力地打擊了敵、偽、頑的反動勢力;解放戰爭中,“百萬雄師過大江”,樅陽鎮成為解放軍中線指揮部,縣屬江心洲和沿江各碼頭均成為解放軍的起渡點。
樅陽西鄉喜文,東鄉重武。聞名於世的“桐城派”中就有不少西鄉樅陽文人。樅陽是桐城派的發祥地。明朝之際,樅陽和全國其它地方一樣,出現了民間文化部落,區域文明隨之逐漸形成,各種文化悄然興起,文風日盛。明末清初,樅陽浮山人方以智的《文章薪火》和樅陽石磯人錢澄之的《田間文集》中提出的文學理論,以經學之文導啟學派,拯救古文之衰,樹立了桐城文派文章的楷模,世稱方、錢二人是桐城派鼻祖。樅陽人方苞師事錢澄之,首倡"義法"之說,開創"桐城派"文學主張,奠定了文派的理論基礎。繼之而起的是湯溝陳洲人劉大魁,他的"音節神氣"之說是對方苞"義法"說的繼承和發展,在散文的藝術美方面發揮了自己的見解,成為桐城派的中堅和橋樑。樅陽錢橋麻溪人姚鼐,是桐城派代表人物中創作成就最大的作家,他綜合方、劉文學理論,提出"義理、考據、詞章"三者統一的主張,強調"神、理、氣、味"與"格、律、聲、色"相統一的觀點,倡導"陽剛"、"陰柔"之說,肯定了散文風格的多樣性。至此,桐城派古文創作理論已臻於完備,強有力的作家集團得以形成,聲勢浩大的古文運動向全國展開,文章風氣遍及神州,出現了"家家桐城"、"人人方姚"的局面,贏得了"文章甲天下,冠蓋滿京華"的美譽。時至清末,樅陽會宮老橋人吳汝綸力舉桐城派大旗,並適應新的潮流,奮起改革,開辦新學,將桐城文派注入新的生命與活力,稱得上是桐城派的後起之雄。為了掃除散文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廓清明末文壇頹風,清代一些有識之士,掀起了唐宋古文復興運動。因組織這次運動的方苞、劉大魁、姚鼐等主要人物均是安徽桐城縣東南鄉(今屬樅陽縣)人,並以一個泱泱文派的面目,霸主文壇200餘年,世稱桐城派古文運動,簡稱"桐城派"。 而東鄉人民更是具有悠久的革命傳統。早在隋朝,李英林起兵於樅陽,聲勢浩大,與隋王朝進行了殊死的戰鬥;元末,“大刀王勝”率3000子弟起義於會宮,以回響朱元璋;清初,農民范大、范二紮寨白雲岩,豎起了反清大旗;清鹹(豐)同(治)年間,樅陽成為太平軍的根據地,樅陽人積極參加太平軍,其中會宮張逸民後來還成為洪秀全的岳丈,兵敗後血染天京;辛亥革命前夕,高甸吳樾的炸彈聲,震驚了京華;民國初年,樅陽鎮革命黨人張品山的槍聲,嚇壞了軍閥倪嗣沖。民國17年,共產黨人章逐明在章家大屋創建了桐城縣第一個中共支部。同年11月,成立了中共桐城區委,下轄15個支部(其中有10個支部在今樅陽縣境)。次年8月,成立了中共桐城縣委,下轄區委3個(其中2個區委、19個支部在樅陽縣境)。這期間,浮山成為安(慶)、桐、樅、廬地區共產黨的活動中心,浮山中學成為秘密交通站,會聖岩吳富之家成為中共縣委機關。民國19年,中共安慶中心縣委在會宮召開了8縣聯席會議後,樅桐地區掀起了武裝鬥爭高潮,樅陽人陳雪吾、吳克正、張舜卿等在歐家嶺領導了武裝暴動,成立了皖中紅軍獨立團。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在陳瑤湖一帶開闢了抗日根據地,並成立桐東抗日民主政府。樅陽人民在沿江一帶與日本侵略軍浴血奮戰,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民國38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近20萬人抵達樅陽沿江一帶,樅陽人民積極參軍、參戰和支前,為渡江戰役的勝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從土地革命戰爭開始,到新中國誕生,樅陽人民為之奮鬥了20餘年,犧牲了600多名優秀子弟,著名的烈士有童長榮、史偉、史逸、陳石奇、陳雪吾、吳克正、吳鵬武、疏冠中(蘇拓夫)、黃靜寰(黃彬)、張舜卿、朱錦銘等等。他們的英雄業績均已載入中國共產黨的史冊,他們的英名將與世長存 !

科教文化

樅陽縣是桐城派的故鄉。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它與清王朝整個朝代相始終,前後綿延200餘年。它遵奉程、朱道統,承繼秦漢以至唐宋八大家的文統,結為門戶,世代相傳,其傳人幾及全國,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影響之久,為中國文學史所僅見。它的形成與發展,主要是受樅陽明代文風的薰染,其祖師爺及後起之秀,大多生長在今樅陽這塊土地上:方以智、錢田間開創了桐城派的先河,方苞奠定了桐城派的理論基礎,劉大櫆承上啟下發展了桐城派的文論,姚鼐集各家之大成,完善了桐城派理論體系,吳汝綸、劉開、姚瑩成為桐城派後期的傑出人物。他們師徒相傳,著書立說,佳作宏富,形成了龐大的作家群體,在清代享有“文章甲天下,冠蓋滿京華”的盛譽。
民國年間,隨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樅陽學子有的走出國門,學習西方文化;有的走向革命根據地,從事革命文藝的創作。其中朱光潛,方東美博採中西文化之長,在美學、哲學領域中獨領風騷,其著作享譽全球;黃鎮在長征途中創作了大量鼓舞士氣的革命畫作,後結集出版了《長征畫集》,人們稱之為“長征片斷史詩”。
新中國建立後,縣文學藝術事業日益繁榮,縣黃梅劇團蜚聲大江南北,民歌創作譽滿詩壇,文學作品不斷發表,一批文藝新人正在茁壯成長。1989年,全縣有電影放映單位63個、文化館站13個、文物管理所1個、圖書館74個;廣播站遍及鄉鎮,電視機已走進千家萬戶。全縣從城鎮到農村,從兒童到老人,文化素質都有了較大提高。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樅陽之所以有今天的燦爛文化,離不開先民們的智慧和創造,歷史上在這塊土地上曾經湧現出許多科技人才和能工巧匠。清代以前的代表人物有左光斗、方以智、方中通,他們在水利學、物理學、醫學、數學等領域中都卓有成就,對社會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當代科技領域裡更是群星燦爛,慈雲桂成為“中國計算機之父”,汪旭光號稱“炸藥大王”,疏鬆桂點燃了中國第一顆核子彈和氫彈,倪皖蓀從事低溫聲學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王奎仁發現了“張衡礦”,陶善昌研製了國際首創閃電探測定位系統,他們的科研成就,均為世人所矚目。據初步統計,樅陽人現在國家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工作的教授級的專家就有100餘人。在縣內,1989年,獲得中級以上職稱的科技人員已有200餘人;科技興農、科技興漁、科技興廠已結出豐碩成果。
懸壺濟世、行醫賣藥,在樅陽大地上自古有之。在這塊土地上,名醫輩出,藥店如林。名醫古有余霖許麗京,今有查少農、疏元善、湯春生等;醫學名著有方以智的《醫學會通》、余霖的《疫疹一得》、許麗京的《醫方新編》等等。1949年統計,全縣中藥店132家,中醫人員279人。1989年,全縣鄉以上醫療單位有60個,職工1293人,其中930人有技術職稱(副高以上的有26人)。醫療技術不斷提高,一般疑難病症可以不用出縣便能診治,人民健康基本得到保障。
縣境傳統的民眾體育活動有舞燈、劃龍船和武術,其中“東鄉武術”源遠流長,享譽海內,歷史上曾出現“三十六名教”;而今到處興辦武館,武術之花開遍樅陽大地。新中國建立後,學校體育教學常抓不懈,體育活動十分活躍。在歷次省市體育運動會上樅陽健兒均獲得較好成績,如蔡聲和在安徽省首屆運動會上奪得百米跑第二名,取得了零的突破;1958年,焦志華在安徽省100米蛙泳比賽中,打破了省記錄,榮獲第一名;1981年,施小平在安徽省少年棋賽中,獲得象棋組冠軍;1986年,吳衛鳳獲全國六運會女子柔道第三名,後在亞運會上又奪得銀牌。
樅陽縣山清水秀,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三面環水、“望之若浮”的浮山,有“亞浮山”之稱的白雲崖,有何宰相讀書的青山石屋,還有“秦始皇三鞭抽不動”的岱鰲山。浮山為安徽省級風景名勝區,以108洞和400餘塊古代摩崖石刻著稱於世,自古以來遊人絡繹不絕。縣境文物古蹟眾多,僅名人墓葬就有方以智、錢澄之、劉大櫆、姚鼐、王勝、方學漸、阮鶚、吳應賓、吳汝綸、李光炯、房秩五、魯生等數十處之多;至於革命遺址、名人故居、古代建築、館藏文物等等,更是難以枚舉。

地方特產

樅陽氣候溫和,物產資源和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境內水質優良,盛產甲魚、鱔魚、銀魚、鱖魚、螃蟹、蓮子、芡實等特種水產品,暢銷國內外。主要農作物水稻、棉花、小麥、油菜產量高,品質好。家畜家禽中生豬飼養占全省重要位置,其中樅陽黑豬品質優良,曾批量出口。近年來人工馴養由野鴨變種的媒鴨,野味十足,營養豐富,已大批銷往深圳、香港等地。林木主要有松、杉、毛竹等,全縣森林覆蓋率為25.2%,森林積蓄量106.9萬立方米。縣內藥材資源也很豐富,“桐桔梗”馳名全國,辛夷花、夏枯草、射干等銷往東南亞。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其中金銅礦、石灰石、大理石、明礬石儲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極具開發價值。
樅陽自然資源豐富。尤以石灰岩、銅金礦、泥炭三大資源儲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極有開發價值。境內有白盪湖、菜子湖、陳瑤湖、楓沙湖四大湖泊,可養水面近四十萬畝,是發展“水體家業”的優勢所在。
芡實蓮籽糊:是根據《本草綱目》的有關藥理,在國家水產科研部門的支持下開發研製的一種純天然水生植物營養保健食品,先後被評為省級名牌產品,中國綠色食品。產品選用野生芡實、蓮籽、藕粉等水生植物為主要原料,採用科學配方和先進工藝精製而成,含有較高的胺基酸、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能滋心潤肺、舒胃化氣、明目美容、補脾腎等。長期食用,能延緩衰老,益壽延年。
脫水蔬菜:採用熱風乾燥工藝,日產脫水蔬菜4噸,主要品種為甘藍菜、胡蘿蔔、青蔥、四季豆、苔乾菜等,產品主要銷往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內主要為各大方便廠提供配料。
無糖蕎麥糊:本品以《本草綱目》為依據,精選優質苦蕎麥為原料,採用現代科技生產工藝研製面成,不含任何色素和食用添加劑。本品富含人體必需的鈣、磷、植物蛋白、碳水化合物及各種維生素,具有祛寒去火、養顏護膚、清涼解熱、補血養神的食效,對高血壓、高血糖的人更具獨特效果。經常食用能有效地調整人體各種需要和合理平衡。
子夜花茶:以純天然苦蕎麥為主要原料,輔以有關中藥配製而成。產品包括子夜花香茶、涼茶、南瓜茶等,常飲有一定的食療效果,其香茶能開胃、健胃;涼茶清涼爽口,消火祛毒;南瓜茶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效果明顯。本產品1998年獲省科技星火計畫產品,1999年獲國家級星火計畫產品。
香腸:選用樅陽黑豬之鮮肉,輔以安徽名酒,特製腸衣精工灌制而成,以其獨有的廣式特色、徽派風味而暢銷國內外。
紅心鹹蛋:選擇野鴨子所產的蛋為唯一用蛋,引進國內外先進配方加工而成,列任何添加劑及色素,其蛋黃呈紅色,蛋白鮮嫩,口感芳香。本產品是安徽省外貿部門再制蛋出口定點產品,主要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韓國,以及港澳地區等

風景名勝

浮山旅遊風景區位於樅陽縣中部偏北地區,白盪湖畔,北距合肥120公里,南距縣城30公里,合(肥)銅(陵)黃(山)高速公路掠境而過。浮山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以火山地貌為其主要特色,植被繁茂,人文景觀獨特,儒、佛、道"三教"薈萃,歷史悠久,名士輩出。
浮山因其"東西南北皆水匯"、"山浮水面水浮山"而得名。其主要景區面積76.6km2,1983年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2年列為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該景區以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摩崖石刻、河湖風光而著稱於世。張公岩景區是浮山主景區之一,此處集宗教遺蹟、火山岩洞、摩崖石刻於一體。
浮山是一座保存比較完善,具有典型性的白堊紀晚期火山噴發形成的破火山,地質學上稱浮山組——浮山旋迴,經過大自然一億多年的風雨精雕細刻剝蝕,形成張公岩天池、會聖仙橋等別具特色的六大景區,景區內疊嶂、峭壁、岩洞、怪石、岩鍾、天橋與澗流,幽谷與湖盪遍布,被看作是中國的“維蘇威”。在這裡遊人可以親身體驗浮山火山爆發、岩漿溢流、火口坍陷、再噴發,緩慢侵出等五次火山活動過程,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外這裡還有江南最大的岩洞摩崖石刻長廊和宋代蓮花座及石雕佛像群。
或山鳴谷應,或清澈可鑑。深山幽林中又有洞十餘個,其中以寬敞可容幾千人的觀音洞為最。縱橫交錯,纏繞詭秘的峽谷中,以飛來峰下的“天柱一絕”神秘谷最為奇險。谷底54個洞穴形態各異,雲集交錯,洞連洞,洞套洞,洞洞相連,人游其中,狹窄處須屈身匍行。谷旁古樹虬枝,谷內怪石異草,恍似仙境,引人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