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英雄
張逸民 1929年出生於賓縣賓安鎮。解放前在賓縣一中前身偽賓縣國民高等學校讀書。1946年,參加東北野戰軍六縱隊(後來的48軍),先後參加過遼瀋、平津兩大戰役,渡過長江後,在廣東、湘西剿匪。
1950年月,張逸民轉到海軍,以全優的成績畢業於青島海軍魚雷快艇學校和海軍指揮學院。後編入東海艦隊,擔任五年魚雷艇長,一直是優秀艇長,擔任六年魚雷艇大隊大隊長,安全跑遍防區20多個海灣,40多個港口,是唯一不用領航員的全天候海上指揮員,被中央軍委列為國家值班部隊。人民海軍魚雷艇部隊參加九次海戰,擊沉五艘敵艦,重創一艘。張逸民直接指揮六次海戰,擊沉敵艦三艘,重創一艘。他指揮的金門海戰和崇武以東海戰,受到中央軍委通令嘉獎。尤其單艇獨雷擊沉國民黨炮艦“洞庭號”(積穀山東北海戰),更是創造了世界海戰史紀錄。故事片《海鷹》就是以張逸民指揮的海戰改編的,主人公張敏的原型就是張逸民。張逸民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本來給他立個人一等功的獎狀都印好了,但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和政委商量,張逸民“官”太大了,還是不立功的好,就沒有宣布,把獎狀送給張逸民作為紀念。先後任大隊長、支隊副政委,政委(師級),由於成績卓著,又晉升為海軍舟山作戰基地副政委、政委(正軍級)。張逸民同志是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九大”代表 。九一三事件後以上了林彪的賊船被關押、審查16年,先後申述13次,最後仍以莫須有的罪名降兩級,1987年以師級幹部退休。
山東畫家
張逸民(張一民),1943年生於山東濱縣,1963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受張光宇、龐薰琹、張仃、袁運甫等先生的影響,長期致力於裝飾性與形式美的探索,注重造型藝術的簡化、幾何形化、符號化。主要壁畫作品《舜耕歷山》,獲“2004·首屆全國壁畫大展”大獎;《中華體育五千年》(合作),獲“2008·首屆泰山文藝獎一等獎”、“2009·第二屆全國壁畫大展”大獎,入選“北京永久性奧運場館景觀壁畫”。理論著作有《裝飾繪畫》等。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原院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壁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壁畫學會副會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山東壁畫藝術研究院院長。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政治成就
1987年2月至2003年1月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長期從事繁忙的教學行政管理工作,同時在創作與教學中秉承特色意識、創新意識和精典意識,著有一批有影響力的作品,多次受到表彰。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並被授予獎章。1992年,他受國家文化部委派,擔任中國專家組組長,率七人專家組赴泰國新建國王行宮淡浮院,向泰方交接布置中國政府援助泰國政府的328件珍貴藝術,圓滿完成了任務,還妥善解決了意外事端,維護了我方尊嚴和雙方友誼,受到文化部表揚。1993年、1999年分別被評為第三批和第六批山東省省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94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是第六次、第七次全國文化會代表,第五屆、第六屆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入選《中國大學校長名典》等辭書。
藝術成就
中國壁畫藝術的傳承者
新時期的中國壁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入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興旺發達時期。建國10周年完成的北京“十大建築”、尤其改革開放以來在首都機場、捷運車站、體育中心、首都科學館、現代文學館……等新建大型公共建築,都設計有規模宏大、藝術精湛的壁畫作品。張光宇、龐薰琹、張仃、祝大年等老一輩出色的裝飾畫家都為此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新時期第一次壁畫藝術高潮(以首都機場壁畫為標誌),不但樹立起許多劃時代的優秀作品,更值得欣慰的是培養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壁畫藝術的傳人,張逸民便是這支隊伍中成績斐然的傑出代表者。
具有影響的壁畫作品
1979年作為張仃先生的助手參加了首都機場壁畫《哪吒鬧海》的製作;
1982年創作了山東省體育館的陶瓷壁畫《群星燦爛》;
1985年創作了舜耕山莊大型丙烯壁畫《舜耕歷山》;
1991年與孫景全一道為梁山忠義堂創作了大型唐三彩壁畫《水泊英雄聚義圖》;
1992年為青島大學圖書館創作了石刻壁畫《巨觀世界 微觀世界》;
2002年又與崔偉一道為舜耕山莊貴賓樓創作了大型銅板壁畫《大舜圖》;
2007年濟南千佛山南門浮雕壁畫《千佛圖》;
2008年北京奧運壁畫《古代賽艇——中國龍舟》;
還有濰坊國際風箏會會徽以及重彩畫《歲月》等作品。
具有影響的學術著作
主編的高等工藝美術教材《設計藝術系列》12冊(合作)由山東美術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並獲2000年山東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1年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理論著作有《裝飾繪畫》,同時發表了《論高等工藝美術教育改革》、《特色戰略》等一批論文。
2000年5月與韓美林、丁紹光、喬士光等於中國美術館聯合舉辦《同窗十人畫展)。
2003年1月與山東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民聯合舉辦(張逸民張志民畫展》。
美術人生
1957年14歲,考入山東師範美術系(國中畢業起點五年制大專,後改建為山東藝專——山東藝術學院前身),是當時年紀最小的學生。在那個不平凡的年代開始了十分平凡的大學生活。1960他得到一個寶貴的機會,和幾位同學一起被保送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這是當時領導為籌辦工藝美術專業而作的人才準備,被選派的都是優秀學生,分別在中央工藝美院的不同專業插班就學。張一民被選派到壁畫專業,在張光宇、寵薰琹、張仃等先生的教導下,對中國傳統裝飾畫和圖案學的研究,使一株推嫩的學術幼芽得到了豐富的營養,茁壯成長為浸透著裝飾藝術精髓的大樹。雖然在1963年他從中央工藝美院畢業歸來之際,由於形勢的變化,藝專下馬,競沒有能回校教學,而做了很長一段時間打雜的工作。直到1983年,當時省二輕廳領導孫長林同志毅然下定決心,奔走呼號,終於使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得以降生於齊魯大地,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要把在中央工藝美院深造的這一批有生力量調回學校。張逸民又歸隊了,除了教學他還先後擔任裝潢系的負責人、教務處長、副院長,1987年2月至2003年1月擔任院長,同時兼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和山東省美協名譽主席等職務。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餘,他仍然堅持壁畫創作,完成了多處規模宏大的壁畫工程。他作為一把手,眼界寬廣,思路遙遠,更多地從學校的發展和規劃上思考著未來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