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之維--走向藝術史哲學

藝術史的自足性與混融性二 藝術史的多相性與單相性三 藝術史的圖像闡釋一

內容介紹

自序
有必要對本書的書名《綿延之維——走向藝術吏哲學》作一點簡略的說明。應當說,“綿延”(duree;durarion)直接和二十世紀初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所謂“變的哲學”的創始人H·柏格森有關。雖然他的創化說也是從生物學出發的,但卻修正了對歷史研究(包括藝術吏)素有極大影響力的、達爾文式的進化論學說,其主要原因正在於他強調了發展、變遷、有機統一和不可分割的“綿延”。作為—個與空間相對應的重要概念,它的特殊性在柏格森哲學中顯得尤為明顯,因為他認為,在所有重大的哲學問題中,對時間的理解最為關鍵。那么,“綿延”的具體含義究竟是什麼呢?這裡不妨轉錄一下賀麟先生的一段精到理解。他指出,“綿延”便是:
所謂內在的自我之流,也即若干繁複意識狀態的交融貫通,互相滲透,這種意識情態一而不單純,事而不複雜,如萬燈交映,如百音共振,造成一條活活潑潑無拘無束的前後有著不可分的關連的意識之流。這裡面的每一個意識狀態就是一個內容非常豐富的境界。豐富,但不是量的堆積,自有它的有機統一性。每一個意識狀態都是承前啟後的,承繼了包括了過去所有的意識狀態,而又宣布下面有一新的意識狀態將要產生,一面是結束,一面又是開始,中間有過渡,每一狀態都伸展、滲透到別的意識狀態中,這就是帕格森所謂真我,也即真時、本體,他的純粹的“綿延”。
移之以論過程、時間或歷史,人們所看到的將是兩種“綿延”的意義:—是同性同類的綿延,也即單純的時間性延續。例如,此時與彼時,此秒與彼秒等,相互之間沒有任何的差異。這就相當於一個工具論的概念,一個實用的符號,由於它借用了空間的量度,因而又是可以加以切分的對象;是異性異類的綿延,就是許多不同的剎那匯在一起,互相貫通,互相滲透。比如現時,即有過去的一切累積、凝聚於其中,而且未來的一切(包括發展趨向以及人所寄予的期待等)也蘊蓄在現時之中。柏格森所強調的恰是後一種綿延之義。這就自然而然將我們與藝術史的理解與把握引向一種更加具有辯證色彩的“維度”(即方向、方面、範圍和領域等):每一種藝術現象及其歷程都應是(—)彼此間的交融貫通;(二)彼此間內在的有機聯繫;(二)內在的量的大一高深;(三)內在的質的多——豐富。儘管柏格森的哲學在強調生機上義、生命衝力等時走到了諸如神秘主義、非理性主義之類的某種極端,但是他又確乎為我們在研究既生動具體又複雜更微的藝術史時擺脫生物學化的進化理論和機械化了的“科學主義等提供廠絕好的啟示性思路,至於“走向藝術吏哲學”, 除了“走向”之謂表明的是本書所論只是—種嘗試、開端而不是完美、總結或體系化之外,則確定了本書的特殊性質乃是—種關於藝術吏的哲學。

作者介紹

丁寧,1960年生於浙江省寧波市,1988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93年赴英從事博士後研究。現執教於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兼任美國《設計語言》國際編委。1996年獲國家教委霍英東基金會(研究類)一等獎。主要著作有《接受之維》、《美術心理學》、《傳統與欲望--從大衛到德拉克羅瓦》等。

作品目錄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導論:藝術史哲學的意義
一 藝術史研究的觀念提升
二 藝術史現象的縱深透析
三 從史學的觀念到“圖像的轉捩”
第二章 當代西方藝術史哲學概貌
一 藝術史的終結或藝術史的危機
二 內在的藝術史和外在的藝術史
三 走向“新藝術史”的視野
第三章 西方女性主義藝術史觀述評
一 最初的緣起與相應的發展
二 問題的肯綮與特殊的闡釋
三 “雜語喧譁”的方法與不可抗拒的影響
第四章 藝術史的超學科格局
一 藝術史的自足性與混融性
二 藝術史的多相性與單相性
三 藝術史的開放性與選擇性
第五章 藝術史的作品觀念
一 原作的純正與複製的偏離
二 合為一體的畫面與框架
三 相輔而行的標題與涵義
四 原位之美與移位效應
五 真偽之辨的史學沉思
第六章 藝術史的圖像闡釋
一 圖像言語化的早期模態
二 尋求文本印證的圖像闡釋
三 圖像意義的構成與呈現
四 時間之鏈上的意義流變
五 藝術史闡釋的話語性
第七章 藝術史的分期意識
一 分期觀的演進
二 分期的涵蓋性與限定性
三 走向現代的分期意識
[附錄]
藝術史:中西比較的課題
藝術史:視覺語言的空地
西方藝術史哲學參考文獻一覽
後記
出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