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維莉迪安娜是位見習修女,年輕性靜。她應舅舅唐·海麥之邀,來到他家住幾天。舅舅發現外甥女的容顏似亡妻——她在三十年前的新婚之夜香消玉殞。為了撫自己孤寂的心,他讓維莉迪安娜穿上亡妻的新娘禮服,女管家拉莫娜善解其意,在維莉迪安娜喝的咖啡里放入迷藥。結果唐·海麥把她抱進臥室上了床,他想占有她,卻又變掛,只解開她的胸衣,用手在她酥胸上撫摸一陣後即離去,不料這情景被拉莫娜的小女兒爬上視窗窺見。
第二天早晨,唐·海麥為了留住維莉迪安娜,向她謊稱昨夜已與她發生關係。維莉迪安娜聽了十分生氣,匆匆收拾行李,舅舅萬念俱滅,隨即上吊自盡。他死後,偌大家產一半歸維莉迪安娜所有,一半由他的私生子豪爾赫繼承。維莉迪安娜因舅舅之死而深感內疾,收容一群乞丐作為精神上贖罪。豪爾赫不屑她的慈善行徑,他只想開發農場。有一天,他倆和女管家都進城去了,那群乞丐趁機登堂入室,擺出酒菜狂歡了一夜。等維莉迪安娜、豪爾赫返回時,只見宅邸里杯盤狼藉,器物毀損。大部分乞丐都走了,卻還有兩個野性大發,把豪爾赫捆綁了起來,並企圖強姦維莉迪安娜。豪爾赫急中生智,說某某櫃裡有巨款,終於救出了維莉迪安娜。
經過這場劫難後,維莉迪安娜夢幻破滅,再也不禁慾與苦,而接受豪爾赫的挑逗,進入他的房間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維莉迪安娜 | 比那爾·希爾維亞 |
道·傑米 | 費爾南多·雷依 |
喬治 | 弗朗西斯科·拉瓦爾 |
乞丐 | José Calvo |
雷蒙娜 | Margarita Lozano |
乞丐 | José Manuel Martín |
露西婭 | Victoria Zinny |
乞丐 | Luis Heredia |
乞丐 | Joaquín Roa |
乞丐 | Lola Gaos |
乞丐 | María Isbert |
麗塔 | Teresa Rabal |
乞丐 | Alicia Jorge Barriga |
- | 克勞迪奧·布魯克 |
乞丐 | Juan García Tiendra |
乞丐 | Palmira Guerra |
乞丐 | Joaquin Mayol |
乞丐 | Sergio Mendizábal |
- | Narciso Ojeda |
乞丐 | Milagros Tomás |
職員表
製作人 | 佩雷·波爾塔貝利亞、Gustavo Alatriste、Ricardo Muñoz Suay |
導演 | 路易斯·布努埃爾 |
副導演(助理) | 胡安·路易斯·布努埃爾、José Puyol |
編劇 | Julio Alejandro、路易斯·布努埃爾、佩雷茲·加爾多斯 |
攝影 | José F. Aguayo |
配樂 | Gustavo Pittaluga |
剪輯 | Pedro del Rey |
藝術指導 | Francisco Canet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維莉迪安娜》是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政府邀請布路易斯·布努埃爾重返西班牙所拍攝的作品。
•該片在西班牙被禁止播映,更因為涉及宗教敏感問題而遭到梵蒂岡的強烈抗議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1961年5月18日 | 第14屆坎城電影節 | 金棕櫚獎-最佳影片 | 《維莉迪安娜》 | 獲獎 |
製作發行
製作單位 | Films 59、Gustavo Alatriste、UNINCI |
發行單位 | Kingsley國際、標準收藏(美國);José Esteban Alend(西班牙);Wilder(巴西);Madman娛樂(澳大利亞) |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細節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法國 | 1961年5月(坎城電影節) | 法國 | 1961年8月28日 |
瑞典 | 1962年1月11日 | 美國 | 1962年3月19日 |
丹麥 | 1962年4月16日 | 西德 | 1962年4月27日 |
芬蘭 | 1962年7月27日 | 墨西哥 | 1963年10月10日 |
西班牙 | 1977年5月23日 | 芬蘭 | 1979年10月12日(再映) |
希臘 | 2000年8月18日(再映) | 阿根廷 | 2000年11月22日 |
阿根廷 | 2001年1月11日(歐洲電影展) | 德國 | 2008年2月12日(柏林國際電影節) |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
影片評價
《維莉迪安娜》的情節並不複雜,結構卻非常奇特,隱喻性的細節尤多,且前後呼應。例如唐·海麥上吊的繩子後來拉莫娜的小女兒拿去玩跳繩遊戲。此外,還有一系列觸目驚心的場面。例如在狂歡宴上有個患麻風病的乞丐將新婚禮服披在身上跳舞。特別是那群男女老幼乞丐圍著長桌的吃相,完全像達·芬奇筆下的耶穌及其門徒的《最後的晚餐》。該場面有著強烈的抨擊色彩,是對宗數的反諷 。 (《電影評介》評)
影片暗示了宗教的理想主義跟現實之間的矛盾,對天主教進行了直接而辛辣的攻擊和嘲諷 。 (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