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經濟成長的因素分類
丹尼森把影響經濟成長的因素分為7類:就業人數及其年齡——性別構成;包括非全日工作的人在內的工時數;就業人員的教育年限;資本(包括土地)存量的大小;資源配置的改善,即低效率使用的勞動力比重的減少;規模經濟實現的程度;知識(包括技術與管理的知識)的進步及其在生產上的套用。其中,前三項為勞動投入量,第四項為資本投入量,後三項是單位投入量的產出率,即生產率。根據美國1929-1933年的統計資料,丹尼森對上述各種因素在經濟成長中的作用作了如下估計:若這一時期國民收入的總增長率為100%則總增長率的54.4%由總投入量提供。其中勞動投入量提供的總增長率為15%),45.6%資本投入量提供的總增長率為15%),45.6%由要素生產率提供。丹尼森還將美國和西歐等國各種增長因素在經濟成長中所作的貢獻進行了比較。如在1950-1962年這一時期,總的來說,西歐總增長率的40%為投入量提供,60%為要素生產率提供;美國則恰恰相反,總增長率的60%為投入量提供,40%由要素生產率提供。這表明戰後西歐各國生產率的提高快於美國。再從勞動投入量來看,西歐國家的勞動力數量對經濟成長所作出的貢獻比較大;而美國的勞動者受教育的程度高,其教育水平對經濟成長所作的貢獻較大。丹尼森對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對於研究經濟成長的態勢和制定科學的經濟成長政策,有著十分重要的啟發和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