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花豬

綏寧花豬

“綏寧花豬”原名黔邵花豬,系湖南省五大地方良種之一,也是全國地方良種遺傳資源普查的對象之一。

基本信息

概述

綏寧花豬品種圖譜綏寧花豬品種圖譜

綏寧花豬作為湖南省綏寧縣的地方品種,目前養殖量日益減少。2006年,市畜牧水產局專家對綏寧花豬進行現場細化分解,認為綏寧花豬可作為地方品種上報國家遺傳資源庫。2007年,省畜牧水產局、湖南農大等有關專家對綏寧花豬進行現場細化檢測,認為綏寧花豬肉質細、香氣濃、口味佳,富有地方特色,要求綏寧縣做好綏寧花豬地方品種的保護和發展。
綏寧花豬原產於綏寧縣南部省道S221線及巫水貫穿地帶。繁殖中心主要有新晃、漵浦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分布區域包括湘、桂、黔三省交接帶的湖南芷江、黔陽、懷化、通道、靖州、洪江、會同、隆回、洞口、邵陽、新化、新寧、城步、武岡、零陵、道縣和廣西三江、龍勝、興安、桂林以及貴州玉屏、錦屏、三穗、天柱、岑鞏、銅仁等地。

體型外貌

綏寧花豬為肉脂兼用型豬種,體型中等大小,體質結實,結構勻稱。毛色由白色和黑色組成,因玉鼻和鑲嵌在額中的白毛襯托而表現為典型的“花頭豬”。根據體表白毛面積多少主要分為“大白花”和“小白花”。前者除頭、耳、臀尾部為黑色外,嘴筒、額中、肩部、四肢腹部、尾尖均為白色,包括“花頭白身”和“花頭黑臀”。後者不同的是,黑色從臀尾部延伸至腰薦部或胸背部,呈典型的“花頭蓋雪”狀。“馬鞍花”在豬的背腰中部有一片馬鞍狀黒毛,“斑點花”在豬的背腰或臀部分布有形狀、面積不一的黒色斑塊。毛色的變化可在同窩豬中體現出來,如朝儀鄉鐵坡村一窩12頭20日齡仔豬,花頭白身3頭,花頭黑臀3頭,花頭蓋雪6頭,其中腰背部散在1~2個黑斑者5頭,比例對應為1﹕2﹕2。從原產區野外個體調查中拍下48頭綏寧花豬照片,其中肥豬5頭,種豬43頭。“大白花”和“小白花”各占50%,在“大白花”豬中,“花頭黑臀”占58%,“花頭白身”占42%。綏寧花豬頭型主要有三種:長嘴花,頭較小清秀,嘴筒、鼻樑長而直,額較窄,皺紋少;短嘴花,嘴吻和身軀較短;大頭花,頭大額寛有較深的橫行皺紋,體軀比較高大。綏寧花豬耳較大肥厚下垂,頭頸結構勻稱,背腰平直或稍凹,腹中等大不拖地,臀部傾斜欠豐滿,乳頭長而較小,排列勻稱,奶頭多為12~~17個,四肢較粗壯。綏寧花豬初生時為立系,大約一歲後部分立系慢慢的變為臥系。這與小欄圈養,填草積肥,不設運動場,長期生活在鬆軟潮濕狹窄環境中缺乏運動以及缺鈣等因素有關。尾大較短,一般不超過飛節,肋骨13~14對,成年公豬都長有獠牙。

產區自然生態環境

綏寧花豬綏寧花豬

綏寧花豬原產地綏寧位於湖南省西南邊陲,雲貴高原東緣,雪峰山脈南端,八十里大南山西北面。居湘、桂、黔三省之交界。南、北、東三面高山環抱,中部縱向隆起,西面隨巫水傾斜,巫水從東南向西北橫穿縣境腹部注入沅水。地勢高低起伏,山體層巒迭嶂,溝谷深切。最高海拔1913m,最低海拔205m。年均氣溫16.7℃,相對濕度82%,無霜期308d,日照1374.8h,降雨量1336.3mm。系沅江水系和資江水系,主要分為巫水和蓼水兩大流域,溪河眾多,雨量充沛,水源清潔衛生。全縣總面積2927km2,其中耕地21960hm2。土地肥沃,農作物植被主要分布在蓼水、巫水等流域兩岸的平原和崗地上。夏季水田種植水稻,旱土種植紅薯、大豆、玉米等,冬季部分水田和旱土種植油菜、羅卜、白菜、綠肥等。野豬草和青飼料遍地都是。人工栽培飼料作物主要有聚合草、三葉草、苜宿草、蘇丹草等。這些,構成了綏寧花豬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
另外,綏寧系全國林業大縣;無過境高速公路、鐵路,無機場航班;高山峻岭的屏障阻隔,使不少區域至今無移動、聯通、小靈通設施與網路;電腦入戶率低,主要集中在城鎮和機關學校;多年來無生豬品改經費投入。相對封閉的環境和特定的人文條件無形之間延緩了地方豬種經濟改良進程,對綏寧花豬遺傳資源的保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品種來源及發展

歷史古蹟(南平侯龍宗麻墓)歷史古蹟(南平侯龍宗麻墓)

(一)品種來源
《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及品種圖譜》[2]載:“大約在明朝時期,由江西移民遷入這些地方,帶入了外來豬種,並與當地的原有黑豬(民眾俗稱苗豬)配種繁殖,經長期選育而形成了適應當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豬種”。
《綏寧縣誌》[4]載:“宋元佑年間(1086—1093),朝廷派兵抵綏寧鎮壓少數民族起義,隨軍商人帶入種豬。外地豬與本地黑豬配種繁殖,經長期選育而成”。綏寧縣東山鄉《龍氏族譜》載:宋元佑年間,江西吉安(敦厚)籍龍宗麻“奉命平南,平定長、衡、寶、岳、常、沅、靖等地,旗開得勝,移營東山鐵沖,家焉,不幸病故,卒葬東山水口,乃東山龍姓之始祖也,上聞曾封麻公父子為南平侯,予謐忠武,勒立廟祀”。現“南平侯”祠廟和刻有詔書的“南平侯”古墓保存完好。根據湖南省品種志以“大約”一詞尚未確定的“明朝時期”較之晚好幾百年,綏寧主產區系少數民族集聚地,居湘、桂、黔之交界,納巫水長50km,戰略位置重要,商機看好。結合“族譜”、“縣誌”以及現存的祠廟、古墓中年代事件的吻合性及印證性,產區“花頭白身”、“花頭黑臀”分別與“品種志”上的“涼傘豬”、“龍潭豬”外貌類同且具規模等可以確定:綏寧縣客觀上是“黔邵花豬”的原產地。綏寧位於漵浦、新晃、全州之間,在新晃和全州的連線上,綏寧至漵浦、新晃、全州的輻射半徑距離幾乎差不多,相比之下,綏寧至全州還要近一些,全州“東山豬”的體型、毛色及性能等未超越綏寧花豬品種範疇,由此可知,綏寧縣同時也是全州“東山豬”的發源地。
(二)品種生物學特性
綏寧花豬原產地、主產地交通極為不便,生活水平低,養豬主要靠野生飼料,因而形成了該豬種耐粗飼的特性。加之管理粗放,長此以往,豬的體質變得較為結實,抗逆性也較強,即使在破爛不堪的欄舍中日曬雨淋也很少發病,酷熱的夏天對綏寧花豬懷孕產仔沒有多大影響,在當地最低氣溫-6.5℃下綏寧花豬照樣正常生長。大多數母豬除發情時躁動不安、帶仔期性情兇猛外,平時性情非常溫順,尤其是老齡母豬,整天呆在豬圈中,任憑怎么驅趕,就是不肯出門。公豬性情急烈,性慾旺盛,4~5月齡的小公豬,就能爬到大母豬身上不肯下來。通常種公豬是單戶飼養,圈門加高加固並上鎖,否則無法管理。農戶的選育習俗直接影響到種豬的特性,如東山、鵝公鄉偏愛長嘴型,黨坪、黃桑鄉喜歡短嘴型,寨市、竹舟江鄉首選大頭型,廣西全州東山等地注重“獅子頭,蒲扇耳,桿子腰,包袱肚,粽粑腳,錐子尾”[3]。交通條件好有集市、以生產仔豬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地方,對母豬的選育更加講究;交通條件差尤其是高寒山區用野生飼料餵的“長壽豬”,體重達100~150kg時做為年豬宰殺,置於火炕上燻烤臘制,口感極佳,風味獨特;活大豬外銷很受消費者歡迎;鮮肉上市一直是產區的主要收入來源。優良的特性使綏寧花豬贏得了生存空間,取當地原有黑豬而代之。長期的選育和獨特的生態條件又進一步改善了綏寧花豬品質,使之歷千年而不衰,不斷走出原始山寨,遍布周邊各省,形成了龐大的家族。
(三)群體規模
1980年,綏寧、新晃、漵浦共存欄種母豬11883頭,種公豬224頭。據調查,在邵陽、懷化、婁底等省內綏寧花豬分布較廣的地區,目前存欄綏寧花豬種豬25883頭,其中種母豬25720頭,種公豬163頭。結合廣西等地的調查估測,湘桂兩省現存欄綏寧花豬種豬在60000頭左右。但總的來說呈下降趨勢,尤其是種公豬數量急劇減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綏寧花豬在綏寧呈階梯式分布:東山、鵝公、朝儀因多年選育母豬數量比較集中為核心區;樂安、寨市、黃桑、黨坪、長鋪、關峽、竹舟江等鄉鎮為主產區;其它鄉鎮因數量較少為零散區。
1979年,湖南省綏寧縣在東山鄉建立了原種繁殖場,1980年,該鄉飼養綏寧花豬2061頭,戶平0.3頭。1981年,綏寧花豬被確定為湖南地方良種。1987年,東山鄉的東山、橫坡、牛背嶺村被縣裡確定為保種區,經鑑定選留核心群母豬135頭,公豬3頭,當年為洞口、邵東、新邵等牲豬出口基地輸送核心群公母豬126頭。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經濟雜交改良技術(人工授精)得到普及與推廣,綏寧花豬資源的保護與選育受到極大的影響。近幾年,縣裡採納專家意見,計畫將東山、鵝公、朝儀、蘭家劃為保種區,利用相關場地或依託養殖大戶建立保種場,綏寧花豬保種與選育納入了養殖業“十一五”和庫區移民區發展規劃。2006~2007年,縣畜牧水產局根據上級要求組織專門班子,從省、市、縣爭取經費11萬元,對綏寧花豬進行了全面的普查與登計,開展了屠宰測定和肉質分析,綏寧花豬已納入全縣種豬保險,縣人民政府計畫追加種公豬保種預算經費。為綏寧花豬資源保護、開發與利用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