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本王羲之《蘭亭序》(摹本)

絹本王羲之《蘭亭序》(摹本)

絹本王羲之《蘭亭序》(摹本),原託名為褚遂良所摹,縱24.5、橫65.6厘米,湖南省博物館藏,絹本,《蘭亭序》是大書法家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於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舉行“修禊(xì)”宴會上,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當時的得意之作。該品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歷來被書屆稱為“上上品”,臨本繁雜,流傳廣布。

基本信息

文物簡介

此卷唐摹《蘭亭序》正文質地為絹本,黃褐色,亦稱“黃絹本”,其縱24.5厘米、橫65.6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印文已模糊不太清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書畫家、鑑賞家董其昌題書“墨寶”二字(殘存);卷中有

絹本王羲之《蘭亭序》(摹本)絹本王羲之《蘭亭序》(摹本)

明代書畫鑑賞家項元汴藏印甚多;卷尾依次有明代許初,清代王澍、賀天鈞、唐宇肩、顧蓴、梁章鉅、梁同書、孫星衍、石韞玉、李佐賢、韓崇諸跋。

文物歷史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歷代書法界將其奉為極品。這幅作品,據說是王羲之酒後揮筆一氣呵成。以後王羲之雖然又多次重寫,但皆不如此次酒酣之作。為此,他曾感嘆:“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故他本人對其也十分珍惜,作為傳家之寶一直傳到第七代孫王法極。不過,《蘭亭序》真跡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落入帝王家的命運,被唐太宗李世民所得,並在他去世後作為陪葬,埋進昭陵,從此下落不明。這也成為後人不斷探尋的一個謎。 

珍藏寺廟

王法極法號智永,他繼承了王羲之的衣缽,精勤書法,尤工草書。據傳,著名的“永字八法”就是由他所創,他所寫的《真草千字文》也一直流傳至今。

智永在浙江紹興的雲門寺出家,雲門寺的前身本為王獻之的舊宅,傳為王獻之隱居練字之所。因智永及其侄子惠欣都曾在這裡出家為僧,且二人都為書法大家,所以雲門寺曾被賜名為永欣寺。智永在雲門寺駐寺臨書30年,留下了不少與書法有關的傳說。

據說智永練字時,筆頭禿了,就取下丟進一個大竹筐。時間一久,積了整整十大筐禿筆頭,智永便在寺前的空地挖了一個深坑,把所有破筆頭埋在土裡,砌成墳冢,稱之為“退筆冢”,這就是“退筆成冢”典故的來源。由於智永的字寫得好,前來求他寫字和題匾的人絡繹不絕,以致寺內的木門檻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鐵皮把它裹起來,“鐵門限”的典故就由此而來。

《蘭亭序》的真跡,一直被智永珍藏,臨去世時將其傳給弟子辯才。辯才博學多才,精於琴棋書畫,尤其精於書法。他得到《蘭亭序》後,十分珍視,秘不示人,在自己居住的房間房樑上掏了一個暗龕,專門用來珍藏《蘭亭序》。

唐太宗酷愛書法藝術,對王羲之的墨寶更是情有獨鍾,每每得一真跡,便視若珍寶,唯恐失卻。他先後三次將辯才請到長安,熱情款待,同時詢問《蘭亭序》下落。但無論李世民怎樣百般盛情,辯才只是裝憨作痴,推說自己侍候先師智永時確實見過《蘭亭序》,但經過幾十年的戰亂,早已不知去向。唐太宗無奈,只得改派監察御史蕭翼去智取。蕭翼是梁元帝蕭繹的曾孫,為人狡黠多詐。他向唐太宗提出兩個要求:一是不要公開派他去,二是請唐太宗借給他幾件“二王”(王羲之和王獻之)的真跡字帖,以便見機行事。唐太宗欣然答應他的要求,由此上演了一出“蕭翼賺(編者註:誑騙)蘭亭”的活劇。

御史騙帖

唐人何延之的《蘭亭記》記載,蕭翼為騙取《蘭亭序》,用了三招。

第一招:套近乎。蕭翼受命後,裝扮成書生模樣,接近辯才。初次見面,兩人一見如故,下棋、彈琴、談詩論文;辯才還命人打開新釀的酒待客,酒酣耳熱之際,二人詩酒唱和,通宵達旦,一直玩到天亮,頗有相知恨晚之感。就這樣,第一次見面,蕭翼就獲取了辯才的信任。

第二招:激將法。蕭翼知道,辯才肯定是不會承認私藏《蘭亭序》的,只有想辦法讓他自己主動拿出來。一天,蕭翼拿了一幅自己臨摹的梁元帝畫《職貢圖》給辯才看,並就此談論起了書畫。蕭翼說,自己自幼跟父親練習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現在雖然流落他鄉,但身邊還珍藏了幾幅“二王”真跡。辯才聽後,趕忙請他拿來看看。

第二天,蕭翼果然帶來了幾幅“二王”的書法真跡。辯才反反覆覆看了好半天,然後說:“真跡倒是真跡,可惜不是佳品。貧道有一王羲之的真跡,頗不平常。”蕭翼忙問是何帖,辯才回“蘭亭”。蕭翼假裝嘲笑說:“數經戰亂,王羲之的蘭亭帖怎么還會在世呢?一定是贗品!”辯才說:“是智永禪師臨死前親手交給我的,怎能有假?不信明天來看。”辯才書法雖好,但道行畢竟不深,中了蕭翼的激將法,情急之下道出了實情。

第三招:亮底牌。第三天,蕭翼如約前往。辯才從屋樑上的暗龕里取出《蘭亭序》。蕭翼看了後,故意指出其中幾處疑點,並堅持說它是贗品。蕭翼又故意把他帶來的幾件真帖放在一邊,讓辯才比照參看。這樣一來,辯才對蕭翼就完全沒了戒心,也不再把《蘭亭序》放回暗龕,而是同蕭翼拿來的幾件墨寶,一齊放在書案上。沒事的時候,就翻出來看看。

結果,蕭翼抓住機會,盜走了《蘭亭序》,並找到當地官府,亮明御史身份,說明事由,並讓人請來辯才,對他說奉旨前來取走《蘭亭序》。辯才一聽,方知上當;再想自己曾經幾次當著唐太宗的面否認有《蘭亭序》,現在證據確鑿,恐無法抵賴。又驚又氣又怕之下,當場昏倒在地。

蕭翼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的重賞;而辯才犯欺君之罪,本應加刑,但念其年事已高,加上唐太宗已得到《蘭亭序》真跡,就不再追究了,還賜給他穀物三千石。不過,辯才因此事受到驚嚇,身患重病,一年後便去世了。後來大畫家閻立本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著名的《蕭翼賺蘭亭圖》。現遼寧省博物館藏有此畫的北宋摹本。

唐太宗得到《蘭亭序》後,命歐陽詢、褚遂良、馮承素等人分別臨摹,拓數本以賜皇太子及諸王近臣。李世民觀賞了一生,還覺不夠,命將《蘭亭序》真跡作為自己死後的殉葬品,同其他書法珍品一起隨棺入墓。蘇東坡為此有詩道:“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蹟猶龍騰。”現今傳世的是馮承素、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臨摹本。

軍閥盜墓

《蘭亭序》真跡的命運並未就此結束。據《新五代史·溫韜傳》載,唐末五代時,軍閥溫韜在陝西關中一帶任節度使的七年時間裡,“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唐太宗的昭陵自然難以倖免。

據說昭陵被打開時,那些陪葬的鐘繇、王羲之等人的書法真跡都在,而且“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被溫韜盜掘出來的一些書法珍品,宋朝時還有人說見過。如此看來,《蘭亭序》應該是被盜掘出來之後再遺失的。

當然,這個結果是不少人無法接受的。因此,後人關於《蘭亭序》的下落又有了種種說法:有的說,在溫韜盜掘出土的寶物清單上,並沒有《蘭亭序》,因而可能沒有被盜;也有人說,《蘭亭序》並未隨李世民埋藏到昭陵之中,而是埋在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之中;還有的說,《蘭亭序》隨唐太宗下葬時,被他的姐妹用偽本調包了,真跡依然留存人間……各種說法,不一而足。

因《溫韜傳》特彆強調“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顯然盜掘昭陵時就是奔著王羲之、鍾繇的墨寶去的。既然“悉取之”,那就不可能單單落下其中最著名的《蘭亭序》。

文物賞析

《蘭亭序》是東晉右軍將軍王羲之51歲時的得意之筆,記述了他與當朝眾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雅集蘭亭、修稧事也的壯觀景象,抒發了他對人之生死、修短隨化的感嘆。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邊,乘帶酒意,揮毫潑墨,為眾人詩賦草成序文,文章清新優美,書法遒健飄逸。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一帖”。王羲之因此也被後世尊為“書聖”。後人在研究其書法藝術時讚譽頗多:“點畫秀美,行氣流暢”,“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飄若游雲,嬌若驚龍”,“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確實如此,傳說王羲之以後也曾再書《蘭亭序》,但均遜色於原作,所以《蘭亭序》原稿一直為王羲之視為傳家之寶,為王氏後代收藏,傳至王羲之第七代時被唐太宗李世民“騙”入朝廷,唐太宗得《蘭亭序》後,曾詔名手趙模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鉤摹數個亂真副本,分賜親貴近臣,之後民間也廣為臨摹,但無一勝過王的原作,所以《蘭亭序》真跡被唐太宗視為稀世珍品而最終殉葬,這更讓後世對《蘭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國書法第一帖的美名實在無可爭議。

《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此比喻堪稱絕妙。可惜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從此真跡永絕於世。現流傳於世的《蘭亭序》為唐人摹本。因這卷唐摹《蘭亭序》所用的是絹本,絹色雖陳舊泛褐,但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是極為珍貴的摹本。

作者簡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dàn)齋,身長七尺有餘(約為1.61米至1.65米之間),原籍琅琊臨沂

王羲之王羲之
(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們兩人為“二王”,另一個兒子王凝之官至左將軍。因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集序》等。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冶於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其中,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對真書、草、行主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今人劉鐸對王羲之的書法曾稱讚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蘭亭簡介

蘭亭位於浙江紹興蘭渚山下,據《嘉泰會稽志》載:“蘭亭在縣西南二十七里”,《越絕書》記載:“句踐種蘭渚田”。關於蘭亭的稱謂,清·于敏《浙程備覽》認為:“或雲蘭亭,非右軍始,舊亭堠之亭,如郵鋪相似,因右軍禊會,名遂著於天下。”

蘭亭地址,確切在什麼地方,說法不一。王羲之《蘭亭集序》僅曰:“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究竟在會稽山山脈何處?並不確指。酈道元(?- 527 年)《水經注·浙江水注》說:“浙江東與蘭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號曰蘭亭,亦曰蘭上里。太守王羲之、謝安兄弟,數往造焉。吳郡太守謝勛封蘭亭候,蓋取此亭以為封號也。太守王羲之移亭在水中。晉司空何無忌之臨也,起亭于山椒,極高盡眺矣,亭宇雖壞,基陛尚存。”這裡講的湖當指鑑湖,蘭溪,即指蘭亭溪。當時鑑湖的範圍很大,曾流域蘭渚山。從這則記載可知:蘭亭在晉宋章已數次遷移。文獻中有關蘭亭的記載有:

《寰宇記》卷九十六,越州條目中引顧野王《輿地誌》曰:“山陰郭西有蘭渚,渚有蘭亭,王羲之謂曲水之勝境,制序於此。”可見蘭亭在湖中。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地理下·陂澤門》卷三曰:“山陰縣西南有三十里有蘭渚,渚有亭曰蘭亭羲之舊跡。”可見宋時,蘭亭也在湖中。

《嘉泰會稽志》卷九曰:“蘭渚山在縣西南二十七里,王右軍《從修禊》雲“‘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從《嘉泰會稽志》記載來看,蘭亭在蘭渚山一帶,當時鑑湖在蘭渚山一帶的流域湮廢,蘭亭已不在湖中。

呂祖謙《東萊呂太師文集》中有《入越記》一篇,曰:“十里含暈橋亭,天章寺路口也,才穿松徑至寺,晉王羲之之蘭亭。”呂祖謙是以天章寺為蘭亭故址的。另據《嘉慶山陰縣誌》卷七記載:“明嘉靖戊申( 1548 年)郡守沈啟移蘭亭曲水開天章寺前”,又記載:“康熙十二年( 1673 年),知府許宏勛重建,三十四年( 1659 年),奉敕重建,有御書《蘭亭詩》,勒石於天章寺側,上覆以亭;三十七年( 1689 年)復御書‘蘭亭'兩大字懸之。其前疏為曲水,後為右軍祠,密室四廊,清流碧沼,入門“建,雖幾經興廢,但基本保持明清格局。

一千六百多年來,蘭亭地址幾經變遷,現在蘭亭是明朝嘉靖二十七年( 1548 年),由郡守沈啟主持,從宋蘭亭遺址--天章寺遷

蘭亭蘭亭
移到此,期間幾經興廢。清康熙三十二年( 1693 年),康熙御筆《蘭亭集序》勒石,上覆以亭。清康熙三十四年( 1695 年),知府宋駿業主持重修。到了清嘉慶三年( 1718 年),知縣伍士備,偕紳士吳壽昌茹棻等籌資重修蘭亭、曲水流觴處、右軍祠等。並查明舊蘭亭址在東北隅土名石壁下,已墾為農田,於是將墾為農田的舊址重新納入蘭亭。

1914 年,在右軍祠內建墨華亭; 1916 年,蘭亭增建了文昌閣、驛馬亭等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