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①成蟲雄蛾體長11-15毫米,翅展29-33毫米;體和翅灰褐至棕黃褐色,翅中室中部、外側和下方均有深色曲條紋。雌蟲體長13-22毫米,淡黃色。
②卵橢圓形,米黃色。
③成長幼蟲體長17-25毫米;頭、胸背板灰褐色,並散布黑褐色斑;各胸節背板分成2塊,中線兩側近前緣有4個黑色毛片,前胸毛片呈下方排列,中、後胸毛片橫向排列;腹部淡紫色,臀部黑褐色。
④護囊長錐形,雌蟲囊長35-50毫米,外表較光滑,灰白色。囊口較大,尾端小並有綿絮狀物。
生活習性
六種蓑蛾在廣西南寧每年發生的代數不一,茶蓑蛾3代,大蓑蛾2代,其餘四種均為1代,都以高齡幼蟲在護囊內越冬。在翌年春環境條件適宜後,越冬幼蟲恢復活動,繼續取食,發育成蛹,羽化出成蟲。雌成蟲羽化後仍留居在護囊內;雄成蟲羽化後飛離囊袋,尋找雌蟲交尾。雌成蟲交尾後在囊內蛹殼中產卵,每雌產卵幾百至1000多粒。幼蟲孵出後爬離護囊,吐絲吊垂,隨風飄散或爬上枝葉,幼蟲體有著落後即吐絲作囊,並匿居其中,護囊隨幼蟲體長大而增大。幼蟲取食時,頭部伸出囊口,身仍藏在囊中,蟲體移動時負囊而行;越冬期,幼蟲吐絲將護囊縛在枝幹或葉背,並封閉袋口。
茶蓑蛾第1、2、3代幼蟲分別在4月中旬、6月中下旬和9月間孵化,4-5月和7-8月是為害高峰期,11月中旬後逐漸進入越冬期。大蓑蛾的第1代幼蟲出現為害於6月上中旬,第2代出現於9月,11月進入越冬期。黛蓑蛾的幼蟲孵化盛期於4月下旬至5月上旬,6-7月為害最重。白囊蓑蛾幼蟲於7月中旬陸續孵出,8-9月為害最重。蠟彩蓑蛾的幼蟲於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大量孵化期,6-7月為害最重。蓑蛾類大都先局部發生,形成點片分布,隨著蟲體長大逐漸擴散為害。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結合冬季清園時摘除護囊或及時發現為害中心,人工摘除蟲囊和捏殺囊袋內的蟲體。由於蓑蛾類天敵較多,尤其是蛹的天敵自然控制作用較大,應注意保護天敵。
(2)藥劑防治:及早掌握初齡幼蟲期,用藥噴灑為害中心區。有效藥劑有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800-1000倍液,或青蟲菌(B.t乳劑)含1億孢子菌/毫升液,任先一種在早、晚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