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戰鬥者

給戰鬥者

詩歌。田間作。1943年發表。描寫日本侵略者的兇殘和中國人民的苦難,並回顧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進而召喚人民拿起武器同侵略者血戰到底。詩句長短不一,但音節深沉而鏗鏘,猶如“一聲聲的‘鼓點’”,具有激動人心的力量。

基本信息

詩歌簡介

給戰鬥者

gěi zhàn dòu zhě

詩歌。田間作。1943年發表。描寫日本侵略者的兇殘和中國人民的苦難,並回顧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進而召喚人民拿起武器同侵略者血戰到底。詩句長短不一,但音節深沉而鏗鏘,猶如“一聲聲的‘鼓點’”,具有激動人心的力量。

詩歌內容

《給戰鬥者》

在沒有燈光

沒有熱氣的晚上,

日本強盜

來了,

從我們底

手裡,

從我們底

懷抱里,

把無罪的夥伴,

關進強暴底柵欄。

他們身上

裸露著

傷疤,

他們心頭

呼吸著

仇恨,

他們呼喚,

在大連,在滿洲底

野營里,

讓喝了酒的

吃了肉的

殘忍的野獸,

用它底刀,

嬉戲著--

人民的

生命,

勞苦的

血……。

親愛的

人民!

人民,

在蘆溝橋

……

在豐臺

……

在這悲劇的種族生活著的南方與北方的地帶里

被日本帝國主義者底槍殺

斥醒了……

是開始了偉大戰鬥的

七月呵!

七月

我們

起來了。

我們

起來了

撫摩悲憤的

眼睛呀!

我們

起來了

揉擦紅色的腳跟,

與黑色的

手指呀!

我們

起來了,

在血的農場上,在血的沙漠上,在血的水流上,

守望著

中部,

邊疆。

經過冰雪,經過煙霧,

遙遠地

遙遠地

我們

呼喚著

愛與幸福,

自由和解放……

七月,

我們

起來了,

呼嘯的河流呵,叛變的土地呵,暴烈的火焰呵

和應該激動在這悽慘的殖民地上的

復話的

歌呵!

因為

我們

是生長在中國。

在中國,

人民的

幼兒,

需要飼養呀,

人民的

牲群,

需要畜牧呀,

人民的

樹木,

需要砍伐呀,

人民的

禾麥,

需要收穫呀!

在中國

我們懷愛著--

五月的

麥酒,

九月的

米粉,

十月的

燃料,

十二月的

菸草,

從村落底家裡,

從四萬萬五千萬靈魂底幻想的領域裡,

漂傲者

祖國的

熱情,

報國的

芬芳。

每天,

每天,

我們

要收藏--

在自己的大地上紡織著的

祖國的

白麻,

祖國的

藍布。

…………

因為

我們,

要活著,永遠地活著,歡喜地活著,

在中國。

我們

是偉大的中國底偉大的養子呵

我們

曾經

在揚子江和黃河底

熱燥的

水流上,

搖起

捕魚的木船;

我們,

曾經

在烏蘭哈達沙土與南部草地的

周圍,

負起著

獰獵的器具;

強壯的

少女,

曾經在亞細亞夜間燃燒的篝火底

野性的

烈焰底

左右,

靠近紡車,

辛勤地

紡織著……

…………

我們

曾經

用筋骨,用脊背,

開擴著--

粗魯的

中國。

我們

懶惰嗎?

犯罪嗎?

我們

沒有生活的權利,

與自由的

法律嗎?

為什麼--

親愛的

人民,

不能寬敞地活下去,平安地話下去呢!

偉大的

祖國,

悲劇的日子來了,暴風雨來了,敵人來了……

敵人,

突破著

海岸和關卡,

從天津,

從上海。

敵人,

散布著

炸藥和瓦斯,

到田園,

到沼池。

敵人來了,

惡笑著

走向

我們。

惡笑著

掃射,

絞殺。

它要走過我們四萬萬五千萬被害死了的

無聲息的屍具上,

播著武士道底

勝利的放蕩的呼喊…

今天,

你將告訴我們以鬥爭或者以死呢?

偉大的

祖國!

我們

必需

戰爭了,

昨天是懦弱的,是慘呼的,是掙扎的

四萬萬五千萬呵!

鬥爭,

或者死……

我們

必需

拔出敵人的刀刃,

從自己的

血管。

我們

人性的

呼吸,

不能停止;

血肉的

行列

不能拆散;

復仇的

槍,

不能扭斷,

因為

我們

--不能屈辱地活著,也不能屈辱地死去呀……

…………

太陽被掩覆了

疆土的

烽火,

在生長著;

堡壘被破壞了

兄第的

屍骸,

在堆積著;

親愛的

人民,

讓我們戰爭,

更頑強,

更堅韌。

…………

我們,

往哪裡去?

在世界,

沒有大地,

沒有海河,

沒有意志,

匍匐地

活著;

也是死呀!

今天呀,

讓我們

死吧,

但必須付出我們

最後的靈魂,

到保護祖國的

神聖的

歌聲去……

親愛的

人民!

親愛的

人民!

抓出

木廠里,

牆角里,

泥溝里,

我們的

武器,

挺起

我們

被火烤的,被暴風雨淋的,被鞭子抽打的胸脯,

鬥爭吧!

在戰鬥里,

勝利

或者死……

在詩篇上,

戰士底墳場

會比奴隸底國家

要溫暖,

要明亮。

一二、二四、一九三七、武昌。

--原載《七月》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第一卷第六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