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目標清晰;
實現目標所需資源的分析,高度概括而且全面;
具有資源達成的具體方法和計畫。
定位
結構化思維有三種定位,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原因、決策、計畫涵蓋時間維度的過去、現在與將來,針對其三種時間的狀態,可以概括為“視角多元性、影響跨期性、層級互適性”。視角多元性要求拓寬與提升“當下”問題分析的角度與維度;影響跨期性涉及問題過程的“時序”關聯;層級互適性闡明現實解決問題的人因其角色不同所反映的不同的思維要求。
步驟
確定目標――資源分析――制訂計畫。
例如:很多朋友都應該有過裝修的經驗。回顧一下裝修的過程,就是一個通過結構化思維來完成的系統工程(雖然是個很簡單的系統工程):
確定目標――決定裝修方案;
資源分析――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多少人,用多少預算花多長時間來完成;
制訂計畫――裝修過程管理,什麼時間買哪些材料,材料進場時間,開工時間,中間驗收時間,終驗時間,最終驗收等等。
作用
結構化思維,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能,掌握了這一管理技能,將使你在職場競爭和市場競爭中,獲得以下優勢:
能夠快速完成方案,而且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獲得老闆的賞識,客戶的青睞;
能夠製作出周密的商業計畫,從而牢牢地控制住企業生命線;
能夠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複雜問題,在紛繁的市場上,先人一步走向成功;
能夠有效地安排好學習與工作,快速掌握新崗位、新工作所需知識,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方法
結構化思維,首先是一種思維方式,其次才是一種管理方法。因此,對於更多的剛剛走上管理崗位的朋友來說,需要經過有意識地持續訓練,才能夠培養起這樣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好腦子”不如“爛筆頭”,紙和筆是訓練結構化思維的最有利的工具。首先,強烈建議希望學習結構化思維的朋友,要勤於寫作。
任何一篇文章,包括文學作品,都是結構化思維的產物。很多朋友覺得寫東西太難,其實癥結不在於對文字的把握,而恰恰是對缺乏對思維結構的把握。所有文章,必然要有“中心思想”,這就是結構化思維中的“確立目標”;為了表述這個“中心思想”,必然要分段陳述,各個段落有各自的“段落大意”,來支持“中心思想”,這個就是結構化思維中的“資源分析”;提綱出來以後,分段展開陳述形成文字,就是結構化思維中的“制訂計畫”。很多朋友寫文章寫著寫著,或者寫不下去了,或者離題了,如是幾次就失去了寫作的信心。其實在此刻遇到的障礙,正是你在“結構化思維”訓練中的不足,抱著哪怕推翻重寫的決心堅持寫下去,也就突破了“結構化思維”培養過程中的自身障礙,持之以恆,結構化思維就會形成自己固有的思維習慣。
其次,在日常工作中遇到複雜問題(哪些是複雜問題,因人而異)需要決策時,養成如下習慣:
①準備好筆和幾張紙;
②在一張紙上寫下幾個可能的目標,想到就寫,不要在此時要求自己思考周密,反正是草稿;
③在另一張紙上對第一張紙上的目標實現所需要的資源分別列出,列的時候可暫時不考慮資源衝突,有助於你對每一個目標都考慮周全,而不瞻前顧後。這時你已經具備了幾個備選方案,給他們編上號;
④在第三張紙上再結合資源衝突,對第二紙上的各個編號方案分別列出“好處”與“風險”;
⑤以“兩害相權取其輕”為原則,在備選方案中選擇一個方案;
⑥對選擇出來的方案進行精加工,形成一個可執行方案。可執行方案的標準是:
該方案中的資源是你具有而且可支配的;
方案中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方案中各環節都具有可檢查的指標;
方案最終有交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