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思考框

《六個思考框》是2011年萬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愛德華·德博諾(EdwarddeBono)。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混亂是思考最大的敵人,面對日益紛雜的信息困擾,想讓自己保持頭腦清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六個思考框》是專門為解決《六頂思考帽》中白帽子難題而設計的思考工具,它順應大腦的圖優原則和單執行緒原則。針對這些思考模式,德博諾博士一如既往地給他們設計了形象,這一次,他使用的是六個不同的幾何圖形。

作者簡介

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創新思維之父, "六頂思考帽"、"水平思考法"、"DATT"、"CoRT教育思維"的創始人。牛津大學心理學和生理學榮譽博士學位及醫學博士學位,劍橋大學博士學位、馬爾他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哈佛大學的任教經歷,國際最知名的思想家,被譽為“世界創新思維之父”,劍橋大學思維基金會主席。

目錄

1 目的:三角形

清楚自己為什麼需要信息,需要什麼樣的信息,用信息的目的引導注意力。

解讀 為什麼員工流失率高達10%,生產還不會受影響?

2 準確性:圓形

我們根據信息來確定行動、信仰或意見,信息的準確性以及如何確定信息的準確性是至關重要的。

解讀 大腦左右半球真的有明確的分工嗎?

3 觀點:正方形

關注信息中的偏見或中立程度,關注信息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因為這會影響我們使用信息的方式。

解讀 你看到是美麗的少女,還是癟嘴的老婦?

4 興趣:心形

興趣是無用的,但是它是信息最有吸引力的一面。對興趣的敏感性可以幫我們儲備大量的背景信息。

解讀 一半製冷,另一半制熱的“冰櫃”有什麼用?

5 價值:鑽石形

這個信息的價值是什麼?用鑽石形框架發掘信息中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價值。

解讀 粘不牢,隨時都能撕下來的粘合劑注定是廢品嗎?

6 結果:板形

我們應該把結論或結果清晰地展現出來,這就需要我們仔細考慮到底什麼是重要的。

解讀 採訪一萬次傑克·韋爾奇會得到什麼結果?

結語

特別提醒:真理膏

譯者後記

全書解讀

精彩書摘

注意力是個有意思的話題,人們通常認為信息會自己主動闖入我們的視線並進入我們的腦海,這就是所謂的“看到什麼,你就會思考什麼”。然而事實往往並不都是這樣。在《達·芬奇密碼》中,提彬爵士在向蘭登博士和索菲·納芙解釋《最後的晚餐》中隱藏的秘密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睛只看到大腦選擇的東西……”所以我們很多時候對於明擺著的信息會視而不見,而又有些時候我們會放任我們的注意力隨隨便便被吸引和轉移。《達·芬奇密碼》這個故事與福爾摩斯探案非常相似,儘管情節曲折驚悚,但本質上都屬於探秘型的問題解決。在問題分析階段,如何搜尋和處理信息都顯得尤為重要。

本書把用於目的研究的三角形框架擺在第一位是有它的道理的。面對信息,我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目的。對我們而言,無論是什麼樣的目的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不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對信息思考的目標是什麼?

處理信息的目的有很多種,比如說用於消磨時光的觀摩、瀏覽、閱讀甚至於道聽途說些八卦新聞;或者如果你需要破案和解決問題,那就會關心從哪裡找到信息,通過什麼途徑得到信息以及尋找什麼樣的信息;再比如你對某些信息持懷疑態度,為了求證、確認而搜尋新的信息;或者當你面對陌生事物時需要探知與它相關的所有信息。凡此種種,都是信息處理的目的。那么,現在回想一下,你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每時每刻處理信息的目的是什麼?

比如現在的你,正在閱讀這本書,你的目的是什麼?是了解一些你以前不知道的內容?或者你正被信息處理的難題所困擾而尋求解決的方法?或者你希望挑戰本書的作者,尋找本書的謬誤所在?或者你因崇拜大師而希望通過閱讀他的著作來見證他的不凡之處?假如你總是很清楚自己對信息的目的何在,那么你總會比別人更有收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