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始建於北宋元棺間,郡守吳審禮以郡治瀕湖,風濤險惡,往來舟楫停泊無所,於是構木為障。因草創簡陋,儀十餘年即廢。崇寧間,郡守孫喬年報請以石為堤,長500餘米,堤內又疏浚二個停泊之所,俗稱“內澳”,可容小船千艘,歲久漸圮。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軍,著手大力修復。朱熹,南宋哲學家、教育家,集理學之大成者,生於建炎四年(1130年),卒於寧宗慶元六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號考亭、紫陽。其上任伊始,見舊堤歲久不治,水波盪擊,木腐土疏,澳內則淤泥堵塞。於是籌錢百萬,米五百斛,於淳熙七年(1180年)動工。朱熹“間亦躬行於上,勞苦勤恤者甚至”,凡用工一萬七千二百有奇,在舊堤上增高三尺,益以土石,疏浚澳中淤泥,澳外挺木以護,閘門製備堅固,又於閘內設池引泉,以備乾旱。遠而望之,宛若一城,屹立於鄱湖之濱,“三邑之民歡趨之”。現在,這一遺蹟仍然保存完好,內外兩堤堅固如防,層層壘疊的花崗石塊基礎依舊,古閘依稀可見,有石階可至閘底,並以石橋相連,橋下有孔,供漁舟出入。這是我國古代水利史上的偉大傑作。同時,又成為縣城一個非常優美的景點,尤其是在明朗的月夜更是如此。清曹龍樹《紫陽堤水月》詩:“蟾宮桂子落江鄉,江卜平堤號紫陽。月印波心珠滾動,波浮月色鏡磨光。嵯峨沙阜千層雪,寥闊洪濤兩岸霜。此夜行吟真不夜,二分何必說維揚。”結構構造
紫陽堤長1公里,以20層石條疊砌而成,堤寬約8米,碼頭與堤壩之間有寬闊的石橋連線,橋下共有3個拱洞,每個拱洞大小不同,方便各類船隻出入,堤內有疏浚兩個停泊之所,可容小船千艘,是鄱陽湖唯一遺存的最古老的防浪堤,堪稱我國古代水利史上的偉大傑作。獲得榮譽
2013年3月,紫陽堤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狀發展
2013年,紫陽堤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並沒有被採取有效保護措施。相反,一些漁民停泊船只是為了省事,直接將纜繩系在石條上,隨著鄱陽湖的巨浪日積月累地拍打,石頭出現鬆動並移動,才使得紫陽堤的石條橫七豎八、破敗不堪。從2013年獲選國保單位開始,國家文物局撥付了50萬元資金,該所也開始籌備修繕事宜,但截至2016年12月,紫陽堤仍處在修繕設計階段,接下來還要“走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