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堤川市位於忠清北道北部的車嶺山脈和小白山脈的中間地帶,東臨丹陽郡,西接忠州市,南靠聞慶市,北面與原州市寧越郡接壤,月岳山國立公園和清風湖造就了周圍美麗的風景,再加上交通十分方便,有望成為文化旅遊城市。平均氣溫10.4 °C,降水量1500.4mm,平均相對濕度67% 。
最東 松鶴面長谷里 東經128°20' 北緯37°12'
最西 白雲面德洞裡 東經127°55' 北緯37°13'
最南 德山面月岳里 東經128°13' 北緯36°48'
最北 白雲面雲鶴里 東經127°58' 北緯37°15'
歷史沿革
舊石器時代 松鶴占馬洞窟、寒水昌奈名烏里遺蹟
新石器時代 白雲道谷, 清風貞木, 黃石·陽平里遺蹟
青銅器/鐵器時代 清風陽平·黃石里, 寒水沙器里遺蹟
三韓時代 辰韓發源地(義林池)
三國時代 市 : 奈土郡 / 清風 : 沙熱伊縣
統一新羅時代 奈堤郡, 清風面
高麗時代 成宗2年 : 中原郡忠州牧濟州(屬原州) / 睿宗1年 : 楊廣道忠州牧
朝鮮時代 太祖4年 : 忠清道忠州牧 / 太宗13年 : 忠清道清風郡,堤川縣
1895年 甲午改革時地方制度變革 - 堤川郡, 清風郡
1914年 清風郡一帶, 德山面10個裡被編入
1940年 堤川面升為邑(1邑8面)
1979年 因建忠州水壩有5面61里沒入水中
1980年 堤川邑升為市, 市·郡分開/堤川郡名稱變為堤源郡
1983年 堤源郡錦城面的一部分和鳳陽面新里的一部分編入堤川市
1991年 重新起用堤川郡的名字(原堤源郡)
1995年 堤川市、郡合併(1邑7面13洞)/鳳陽面升為邑
1998年 堤川市部分洞廢止或合併,1邑7面9洞
中央洞/ 南川洞合併 : 中央洞
東峴洞/頭鶴洞合併 : 東峴洞
花山1洞/ 花山2洞合併 : 花山洞
靈泉1洞/ 靈泉2洞合併 : 靈泉洞
2002年 洞行政區調整新設立高岩·母山洞
中央洞 → 南川·東峴洞
義林洞 → 中央·義林·明洞
東峴洞 → 新百·頭鶴洞
靈泉洞 → 西部·靈泉洞
城市象徵
市徽
象徵堤川秀麗的自然景觀和全體市民同心協力,為建設21世紀最理想的城市而邁進的景象。
市花金鐘花
金鐘花以它堅韌不拔的繁殖力,象徵著堤川市民不屈不撓的鬥志和城市的繁榮;黃色花象徵著愛好和平、淳樸的市民風貌;初春開花時節象徵著開拓精神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市樹櫸樹
櫸樹象徵長壽,幽靜而平凡的櫸樹作為
民族的保護樹,象徵著溫和謙遜、淳樸的堤川人氣質。
市鳥鴿子
鴿子性情溫順,象徵和平的鳥,象徵著市民純潔的心靈,象徵著合作和和平。
吉祥物
堤川有一座山嶺叫朴達嶺,有一首歌以此為背景,非常有名。這裡流傳著從前朴達公子和金鳳娘子的哀切故事,至今傳為佳話。
觀光旅遊
堤川的名勝地(十景)
第1景 義林池
韓國最早的水利設施之一,蓄水池周圍有樹齡長達數百年的松樹和柳樹,30米高的天然瀑布和噴水水景、松田公園和遊園設施給市民和旅客提供了休閒去處。特別是冬季及解凍期捕獲的雄魚(冰魚)味道甘醇,作生魚片受到旅客歡迎。
第2景 朴達嶺
號稱忠北第一山坡路的朴達嶺(海拔453米)自古流傳著朴達公子和金鳳娘子的淒楚哀怨的愛情故事,也因大眾歌謠“朴達嶺之淚”而為人所熟知。隧道開通後,作為愛情主題觀光地而備受關注,是適合與家人或戀人駕車旅行的線路。
第3景 月岳山
清風明月的永遠的戀人-月岳山屬於韓國五嶽名山,又稱第二金剛山或東洋的阿爾卑斯山。分布著如德周寺磨崖峰等眾多文化遺產,擁有松界溪谷、龍河峽谷等出色的自然景觀和美麗的湖畔風景,令遊客一年四季流連忘返。
第4景 清風民俗文化村, 清風湖畔
沿南漢江的水流,再沿曲曲彎彎的路,可以看到經歷多年風化的生動再現我們先祖氣息的清風文化遺蹟。這裡的木雕和石像,有苔痕的石頭和野花,蔚藍的水面和藍天跨越時空,無不給我們無言的震撼。
第5景 錦繡山
山勢秀麗優雅,深谷奇岩峭壁形成絕境,一年四季遊客不斷。如綢緞般的綠蔭中傳來潺潺的流水聲,風聲帶來的清脆的瀑布聲,使人心曠神怡。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綠蔭、秋季的紅葉、冬天的雪景無不讓人嘆服大自然的造化。
第6景 龍河峽谷
月岳山東邊深谷中美麗的溪流中有水門洞瀑布、水谷龍潭、觀瀑台、青壁台、仙妃台、水龍潭、活來潭、江西台、水簾仙台等,合稱為龍河峽谷,讓人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秘。
第7景 松界溪谷
以月岳山嶺峰為中心的自然帶、月光瀑布、水景台、鶴嘯台、望瀑台、臥龍台、八朗所等松界溪谷幾乎是個絕境,溪流中的石頭使清涼的溪水向周圍擴散,不由得使人停下腳步欣賞美景。
第8景 玉筍峰
屬於月岳山國立公園的海拔286米的石壁,白里透青的岩石象玉做的竹筍一樣奇妙地長在那裡,神秘的山峰形象使人聯想起氣度不凡的仙妃形象。
第9景 濯斯亭
從原州到堤川的國道邊如畫般的濯斯亭,美妙的溪谷和清涼的溪水形成了低矮的瀑布,與周圍的古松樹林相映,風景堪稱一流。夏季濯斯亭周圍的白沙灘和清水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避暑客。
第10景 拜倫聖地
位於堤川原州國道約3.1km處的拜倫聖地是1801年辛酉迫害時天主教徒的隱居生活地,是韓國最初的近代學校-拜倫神學院所在地,是韓國天主教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聖地。
堤川名山
錦繡山:位於堤川市水山面和丹陽郡東城面交界處,其海拔高度為1016米的名山。它位於月岳山國立公園最北端,就象山名那樣以在綢緞上繡花般美麗的秋季楓葉和優雅的山勢而聞名。每年在這裡舉行全國登山馬拉松大會,屆時全國各地的登山愛好者聚集在這裡。在這座名山上隨不同季節人們將欣賞到春天的躑躅、夏天的綠蔭、秋天的楓葉和冬天的雪景。
飛鳳山:從飛鳳山頂上俯瞰忠州湖猶如大海般寬廣,南面的小白山脈和月岳山映入眼帘。從東北面可以一眼望見堤川市貌,清風大橋、及湖面上穿梭來往的遊船猶如一幅畫展現在面前。從山上順著南側稜線走15分鐘左右的路程,再順著往東延伸的稜線走,就可到達新里。
東山:東山位於忠北堤川市錦城面城內里,與錦繡山同屬一個脈絡。東山聳立在從錦繡山頂上往北堤川市方向延伸的稜線上的甲午嶺和新木嶺之間。自漢城可當日往返進行登山活動,交通非常便利。這裡有琳琅滿目的岩棱、奇岩怪石及猶如盆栽的松樹以及千年古剎—霧岩寺。
美人峰:簡稱為九泉峰,位於忠北堤川市與丹陽郡中間的錦繡山(1016M)山腳下的神仙峰(845M)往清風面桃花里方向延伸的稜線上。九泉峰西南方向的山腰上有新羅文武王2年(662年)創建的千年古剎-正方寺,它與大小不一的奇岩怪石相映的老松不禁使人聯想起一幅東洋畫。
文化遺蹟
紫陽影堂:1977年12月1日指定為地方紀念物第18號的黃江影堂和冢庵寺原先位於寒水面黃江里,始建於永朝2年(1726年),次年成為賜額書院,高宗8年(1871年)被取締。
德周山城:是指寒水面松界裡月岳山頂和其西側山腳上堆成城牆或溪谷的東門、南門、北門。三國時代作為戰略要地,三座城門從慶北聞慶越過寒暄嶺,從彌勒里起至月岳山南側山腳的南門、東門、北門。
長樂七層模磚石塔:指定為寶物第459號的該塔是用灰黑色的粘板岩砌成的毛氈塔,目前高9.1米,從造型和石材加工手法上看,其建造年代推定為統一新羅末期。該塔為單層基壇,採用自然石,一層塔身四角豎起了花崗岩石柱,塔身南北方向設定了監室,2層以上的塔身石和屋蓋石均用粘板石切斷而砌,尤其是屋蓋石形成全塔形式的上下層結構。
寒碧樓:忠北清風文化遺產區的樓閣,指定為寶物第528號。此樓閣正面四間,側面四間,創建於1317年(高麗忠宿王4年),在石築土壇和柱礎上採用圓柱收分線方法豎起層下柱,並且鋪了地板。
石造如來佛像:該佛像採用整體雕刻樣式,始建於新羅末、高麗初(10世紀)。豐滿而慈祥的面容人中明顯,兩隻耳朵垂搭在兩肩上。脖子上陽刻著三道,左手指向地面,身上披著通絹衣,裡面穿著內衣,脖子上搭個結,以V字形層層落在大座上。
德周寺磨崖佛像:高麗時代的花崗石石塔,寶物第94號,高45m,保存狀態良好,保修時將支台石用八角石材代替,因此呈現出新的印象。
堤川神勒寺三層石塔:神勒寺於新羅鎮平王4年(582)創建,於文武王時元孝大師進行了重修,朝鮮時期的武學大師和使命大師又進行重修的古剎。被指定為寶物第1296號的該塔是由花崗岩製成的高麗初期的石塔。
民俗活動
朴達歌謠節
浸透朴達公子和金鳳娘子的淒婉的愛情故事的“朴達節”,潘野月作詞、金效成作曲的“朴達嶺之淚”風靡全國,以此為題材於97年舉行第一屆歌謠節以來每年舉辦一次。
堤川義兵節
舊韓末遭受日寇侵略、祖國處於危難之時,乙未義兵憤然點燃救國之火焰,成為倡導國內外獨立運動的星星之火。作為忠烈們的故鄉,由文化藝術團體及社會團體參與的此項文化活動,在於促進市民們的團結,新時代成長的人們能夠繼承發揚義兵們共赴國難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自95年以“告八道”為主題舉行第一屆活動以來每年舉辦一屆,給新時代帶來希望。
國際音樂電影節
堤川國際音樂電影節可以在夏季的夜晚體驗異國情調,是在清風湖畔舉辦的國內最大的電影節。以影像和音樂為媒介,在美麗的自然中重新審視我們自身,通過遠距離觀察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可以反思並治癒我們的心靈。特別是以電影和音樂為主題的國內唯一的音樂電影節期間,我們選定並放映國內外優秀的影像和音樂作品,另外還將音樂演出也加入進去,極力體現反映電影節基本概念的電影、音樂和自然的相互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