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畔船隻的避風港
星子縣南康鎮南邊的鄱陽湖濱,坐落著自西向東的古老石堤,它是由紫陽堤、紫陽橋和田公堤連為一體的堤壩。在南面不遠處的鄱陽湖中,落星墩與紫陽堤遙遙相望,因此紫陽堤又被稱為“南康星灣石堤”。
據星子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查小榮介紹,紫陽堤俗稱南門棧,是星子縣湖港完整的防風浪船塢古建築,即由碼頭和堤壩構築的避風港,堤與塢全部建築占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
紫陽堤以20層石條疊砌而成,堤寬約八米,長一公里左右,向外微微凸出,略呈拱形。湖邊碼頭也由石條壘成,稍有傾斜坡度,便於下行。碼頭與堤壩之間有寬闊的石橋連線,橋下共有3個拱洞,每個拱洞大小不同,方便各類船隻出入。東邊還有俗稱東閘頭的閘口,自北而來的船隻從此處進入泊港,橋西邊的石堤開了個小口,自南而來的船隻從此處入港避風。
查小榮說,紫陽堤是鄱陽湖沿岸獨有的防風浪船塢古建築,可以說是在國內湖濱地帶都比較罕見的設施。紫陽堤猶如鄱陽湖畔的“長城”,抵禦著風浪和洪濤,構成鄱陽湖的一道風景線。
先設木柵欄後建石堤
“蟾宮桂子落江鄉,江卜平堤號紫陽。月印波心珠滾動,波浮月色鏡磨光。嵯峨沙阜千層雪,寥闊洪濤兩岸霜。此夜行吟真不夜,二分何必說維揚。”這是清代詩人曹龍樹《紫陽堤水月》里的佳句。
在古人眼中,紫陽堤不僅是領略鄱陽湖風光的好去處,更重要的是為過往船隻提供避風的港灣。記者了解到,自宋朝以來,江西的經濟快速發展,朝廷越發關注鄱陽湖、贛江水道的漕運安全。然而,在星子縣瀕臨鄱陽湖一帶,一旦大風洪濤襲來,往來船隻就難以停泊,因此開始在鄱陽湖畔建堤。
據《星子縣誌》記載,紫陽堤始建於北宋元佑年間(公元1086年至1093年),當時的郡守吳審禮“以郡治瀕湖,風濤險惡,往來舟楫停泊無所,乃構木為障”。
查小榮告訴記者,最初設立的木柵欄難以抵擋風雨的侵襲,十餘年就廢棄了。北宋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郡守孫喬年改用石頭修築500餘米長堤,堤內又疏浚兩個停泊之所,俗稱“內澳”,可容小船千艘。後來的郡守相繼維修過石堤,直到南宋紹興初年以後不再維修,逐年風浪衝擊著石堤,許多石頭被人搬走,導致沙土填塞,石堤破敗的同時逐漸失去了往日的作用。
朱熹倡修的民生工程
不過,紫陽堤的維修史並不是在南宋就戛然而止,其重獲新生並發揮作用,得益於南宋的名儒朱熹。除了重修白鹿洞書院以外,維修紫陽堤也是朱熹任南康府父母官時倡修的著名的民生工程之一,因此後人為了紀念朱熹的恩德,用他的別號“紫陽”命名石堤。
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知軍,著手大力修復紫陽堤。查小榮說,朱熹在上任伊始,發現舊的石堤已經多年沒有維修,堤內停泊之所淤泥堵塞,於是上書朝廷申請錢糧維修堤壩。
然而,朝廷並沒有如朱熹所願撥錢糧,朱熹便發動南康府民眾以及地方士紳贊助募捐,籌錢百萬兩、米五百斛,於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動工維修堤壩。
記者了解到,朱熹在舊的石堤上增高了三尺,疏通了堤內停泊之所的淤泥,還在外圍設定了守護的木欄,閘門較堅固,又於閘內設池引泉,以防乾旱。據史料記載,修建好的紫陽堤遠而望之,宛若一城,屹立於鄱陽湖之濱,“三邑之民歡趨之。”
殘存石堤晉升“國保”
查小榮說,朱熹維修紫陽堤大概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在他調離時還沒竣工,不過他仍舊會寄自己的薪酬到南康府以修石堤。
據《星子縣誌》記載,紫陽堤在明清時期都曾維修過,清朝康熙時期還曾大修過一次,並沿堤植柳。查小榮說,明代正統年間,南康知府翟溥福維修過紫陽堤;到了萬曆年間,當時的南康知府修建了田公堤與紫陽堤相連。不過,上個世紀田公堤有一段被淹,政府在原堤的基礎上加高加固,如今已經看不到原貌。
在紫陽堤能看到閘門,但並非古時所建。查小榮說,這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所建的,因為古代沒有泄洪的設備,船舶進出口的航道其實是較深的水溝,豐水期可用來泄洪。
如今,紫陽堤大部分被土填平,而橋孔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填塞了,可殘存的石堤依舊堅固,內外散發出滄桑的味道。記者了解到,紫陽堤已經公示為第七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鄱陽湖畔的景點,供人們憑弔昔日的盛況。
湖心鑒
星子縣背倚廬山、面臨鄱陽湖。縣城雖小,卻是千年南康府治所在地。那時候,城內古蹟眾多。如果乘船從濱湖的紫陽堤上岸,入紫陽城門,便是南北走向的硯池街,古街上鋪著長長的麻石條,有的石條被千年過往的足跡磨得溜光鋥亮。街道下有排水暢通的下水道,這是古人的傑作。沿途有8座橫跨街道的牌坊,那上面雕刻著飛禽走獸、各式樓閣與文武官員的像。這條街的盡頭有一空曠廣場,聳立著“真儒過化坊”,是為紀念宋代先後在此任南康知軍的周敦頤、朱熹而建的。廣場北面有一座譙樓,又名鼓樓。此樓為花崗石基座,既高且固,歷數百年而不廢。只是上世紀50年代,譙樓換了個名稱——周瑜點將台。《三國志》中記載,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周瑜“還備宮亭”,自此地出發,追擊擒獲了入境的江夏太守黃祖的部將鄧龍。宮亭湖乃鄱陽湖一段區域湖名。但將此樓說成是“點將台”,並無可靠根據。小時候,每逢炎夏,我們便愛躲在譙樓下的石拱洞裡納涼,這個洞俗名古老洞。過了拱洞,便是古代府署所在地,軒敞而古蒼的舊式大廳,成抱圍的大柱。後來這裡改作幼稚園,舊物利用,卻是大材小用——那個時代缺少文物保護意識。府署後面是桂花園,十多株粗大的桂樹,很有些年頭了。譙樓東面,有一個用整塊大石鑿成的馬槽,四五米長,一米多高,據說是周瑜餵馬用的。再往東行百餘步,是一方愛蓮池,有石橋曲折通往池中亭台。可惜十年動亂中,除了譙樓未損外,舊府署、馬槽,連同所有的牌坊,都被損毀了。
另一處免於浩劫的便是濱湖處歷經千年滄桑的紫陽堤。我大學畢業後,回星子縣工作,閒暇時尤愛流連此地,因此地最宜發思古之幽情。夕陽西下,但見木帆船、機駁船紛紛駛入堤內。帆檣林立,船家炊煙裊裊。堤內微瀾不生,碧光可鑑。堤外波光粼粼,輕濤拍打著那巍然不動的大堤,發出夢囈般的微微聲響。西面廬山、西南面的東牯山、西牯山、流星山,猶如青蒼色的屏障環繞半面落星湖。湖的東面是連綿不斷的沙山,最盡頭為左蠡山,山坡高處有元將軍廟。據說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陷入重圍,有黿(俗稱腳魚)銜著朱元璋船舵,把他救出險境。朱洪武登基後,為了感謝黿的救命之恩而敕建此廟,俗稱老爺廟。遙遙相對的西岸揚瀾山,上有朱陳大戰時的烽火台。兩岸之間那一段湖域古名罌子口,是鄱陽湖一大關隘。歐陽修早知那裡的地貌,所以他在《廬山高》詩中說:“長江西來走其下,是為揚瀾左蠡兮,洪濤巨浪日夕相衝撞。”
紫陽堤南面1.5公里的湖中有落星石,俗名落星墩,宛如琉璃盤中一顆瑪瑙。傳說那是天上墜落的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說:“落星石周迥百餘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因以名焉。”五代楊吳太和年間,封此石為寶石山。後來設星子縣因此而得名。但落星的說法並不可靠,上世紀30年代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來廬山考察時,認定此乃第四紀冰川遺存,巨石順著將要融化的冰川上,從廬山上滑溜了下來,到湖中安家落戶,卻被數十萬年的浪花叮咬得千瘡百孔。
唐乾寧年間,在落星石上建有寺院,名福星龍安院。僧齊己《落星石》詩句云:“此星何事下穹蒼,獨為僧居化渺茫。”宋代黃庭堅曾往游落星寺,在那裡住宿一夜,聽著濤聲,作了《題落星寺》四首詩,其中說:“北辰九關隔雲雨,南極一星在江湖。相粘砐山作居室,竅鑿混沌無完膚。”後來朱熹有詩云:“嵌空奇石戰驚濤,樓殿崢嶸勢自高。四面真成開玉鑒,三山應是失金鰲。”(《和張彥輔落星寺之作》)據此可以想見當時此島上密布著高聳的佛殿建築,然清代以後蕩然無存。這些年,島上又重建了一些仿古塔閣。
紫陽堤以20層石條疊砌而成,堤寬七八米,長一公里左右,向外微微凸出,略呈弧形。湖岸也由石條壘成,稍有傾斜坡度,便於下行。岸與堤之間有寬闊石橋連線,橋下3個拱洞供漁舟出入。東端有俗稱東閘頭的閘口,自北而來的船隻從此處入泊港內;橋之西不遠處,石堤也有開口,凡從南而來的船舶可自此入港避風。堤內面積為2800平方米。這是我國最早、最大的港口石堤,猶如長城,抵禦著滾滾而來的洪濤,構成鄱陽湖的一道風景線。清代詩人曹龍樹曾在美好的月夜行吟紫陽堤上:“蟾宮桂子落江鄉,江上平堤號紫陽。月印波心珠滾動,波浮月色鏡磨光。嵯峨沙阜千層雪,寥闊洪濤兩岸霜。此夜行吟真不夜,二分何必說維揚。”(《紫陽堤水月》)。然而紫陽堤因何而建呢?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星子鎮升為縣,僅相隔4年,又在這裡設南康軍,將星子、都昌、建昌(明代分為永修、安義縣)劃歸管轄,提升了這裡作為“南國咽喉,西江鎖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入宋以來,江西、嶺南經濟進一步發展,朝廷要確保鄱陽湖、贛江水道的安全、漕運的通暢。但“南康當揚瀾、左蠡之沖,波浪之險尤甚”(田《紫陽堤記》)。浩瀚鄱陽湖,一旦大風鼓盪,洪濤撲來,岸崩石落,往來船舶難以停泊。於是元年間的南康知軍吳審禮,派人“構木為障”。崇寧年間,知軍孫喬年改以石建堤,“堤長百五十丈,廣三丈,內浚二澳,可容千艘”。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軍。上任伊始,三縣大旱,田野荒蕪。他屢次上奏朝廷,請求減免稅賦。其中一札封事中,提出把治政分為務與本,認為“天下國家三大務,莫大於恤民,恤民之實在省賦”。又見舊堤經百年來“風浪衝擊,砌石損動,往往多被回運空綱,偷搬壓船前去,以致寨內水汊沙土填塞”(朱熹《乞支錢米修築石堤札子》),向朝廷申請修築此堤,請求下撥修堤錢款,並求告轉運判官、提典刑獄,得錢兩千貫,米千石。次年冬動工,委派星子知縣王文林、南康軍司戶毛敏董其事,征三縣民夫修築,將舊堤增高三尺,又將閘內淤土運出,浚池引泉以備乾旱。以工代賑,既可完成浩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又能使災民就役得到糧錢。遙想當年,這位拖著羸弱之軀的朱夫子,要面對諸多棘手的政事,還常抽出空來,親自到工地上慰問勞工,“勞苦勤恤者甚眾”。“三邑之民歡趨之”,然自山上採制大石條,運到湖濱,一塊塊靠人工搬抬上去,殊非易事。
工程進行了4個月,用工1.72萬個。擴建增高完畢後,為紀念朱夫子的卓績,人們以其別號稱紫陽堤,城門改稱紫陽門。呂祖謙曾為之作《石堤記》,提到此堤在交通上的作用:“唯南康獨處匯津,方天子駐蹕吳會,貢賦之輸、商賈之運,士大夫之行,鮮不道此,視澳(泊船處)為家。然得澳而入,則同舟之人舉首相慶,可以枕柁而甘寢。是堤既成,隱然如乘長城,臥堅壁以拒章邯、佛?>之師。”還要提及的是,古人遊覽廬山,大多是經長江入鄱陽湖,至此泊船登岸,此堤保障之功不可沒。
當今文史界,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朱熹在南康軍重修白鹿洞書院,有的甚至說朱熹任過洞主。洞主之說,並無史料依據。其實朱熹的主要政務是賑災救荒,勸農耕作,整肅吏治,處理案件。早在淳熙三年,大臣龔遂良推薦朱熹到朝廷任職,有人反對,說他乃“虛言之士”,宜先外任地方官。未料他在首任地方官期間,兢兢業業,做得非常出色。紫陽堤的修建,便是他的事關國計民生的大工程。不僅當年等著看朱熹笑話的朝官刮目相看,連後來孝宗也說:“朱熹政事,確有可觀。”
20多年前,我離開星子到外地工作,有時回到故鄉,仍愛往游鄱陽湖濱。然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紫陽堤內大多被土填平,有幾段被拆毀。現在水上運輸衰減,使人們視紫陽堤為多餘之物,造成了它的今日結局。只有殘存的一段石堤,銘記著千古滄桑,供人憑弔往年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