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燒餅

紫花燒餅,美食,主要原料有紫花苜蓿、面等。

紫花燒餅
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達,主根入土深達數米至數十米;根頸密生許多莖芽,顯露於地面或埋入表土中,頸櫱枝條多達十餘條至上百條。莖稈斜上或直立,光滑,略呈方形,高約100~150厘米,分枝很多。葉為羽狀三出複葉,小葉長圓形或卵圓形,先端有鋸齒,中葉略大。總狀花序簇生,每簇有小花20~30朵,蝶形花有短柄,雄蕊10枚,1離9合,組成聯合雄蕊管,有彈性;雌蕊1個。莢果螺旋形,2~4回,表面光滑,有不甚明顯的脈紋,幼嫩時淡綠色,成熟後呈黑褐色,不開裂,每莢含種子2~9粒。種子腎形,黃色或淡黃褐色,表面有光澤,陳舊種子色暗;千粒重1.5~2.3克,每千克約有30~50萬粒。
燒餅據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西域時傳來的。〈續漢書〉有記載說:“靈帝好胡餅。”胡餅就是最早的燒餅,唐代就盛行了。〈資治通鑑.玄宗〉記載:安史之亂,唐玄宗與楊貴妃出逃至鹹陽集賢宮,無所裹腹,任宰相的楊忠國去市場買來了胡餅呈獻。當時長安做胡麻餅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輔興坊的店鋪。為此詩人白居易賦詩一首稱:“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於飢讒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說在鹹陽買到餅象不象長安輔興坊的胡麻餅。胡麻餅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鹽面清油、鹼面、糖等為原輔料,和面發酵,加酥入味,揪劑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爐烤制,因而白居易說“面脆油香”了。此做法與現代燒餅差不多。宋代陶谷的〈清異錄〉一書記載:“僖宗幸蜀之食,有宮人出方巾包麵粉升許,會村人獻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餅以進,嬪嬙泣奏曰:‘此消災餅。’乞強進半枚。”說的是880年8月,黃巢農民起義,兵逼長安,唐僖宗倉皇出逃,沒有吃的,宮女用宮中帶出的一點麵粉,用村里人送的酒,一起和面,先在鍋內烙,後在爐內烘熟,拿給他吃,說這是消災的餅。僖宗勉強吃了半塊。這種先烙後烤的方法和現在相同。“消災餅”不用芝麻,大概就是現在的火燒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已有“燒餅做法”,與唐代的燒餅做法相差無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