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來歷
粽子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種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並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靈。東晉范注《祠制》說:“仲夏薦角黍。”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謂‘角’,是指古代祭祀時最高級的供品為牛,粽子的形狀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種黃黏米。用穀物製成的‘角黍’代表‘陽’;包角黍用的‘菰葉’(粽葉)為‘陰’,陰陽結合,有驅邪納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民間傳說
據唐沈亞之《屈原外傳》記載,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東漢建武年間(公年22-55 年),長沙有個各叫區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了三閭大夫屈原顯靈,說到祭祀食物被蛟龍竊走,並告訴他以後再投,須裹上蓼葉,再纏上五色線,這些東西,蛟龍害怕,就不會吃了。區回把這次奇遇告訴了鄉民,鄉民們便按屈原吩咐精心製作粽子。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這個神奇的傳說,最先被梁朝文學家吳均寫成一篇志怪小說,收在《續齊諧記》里。說明粽子是人們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後來又成為端午節最主要的節日食品,至於為什麼把它投向水中,一種說法是給屈原吃的,另一種說法“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就是說專門用粽子來餵蛟龍,以免它傷害屈原的身體。
發展進程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紅豆等,品種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做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營養價值
糯米營養
糯米是傳統的應景食品。除了清香的新鮮糯米寓含“一年豐收吉祥
”的意義,糯米還有補氣暖胃等溫和的滋補作用,適合春季食用。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族及澱粉等成分,是適於溫補強壯的食品,具有補中益氣、暖脾胃的作用。經常食用,還能夠改善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慾減少、神經衰弱、肌肉無力、體虛神疲、妊娠腹墜脹等症狀。
紅豆營養
紅豆,又名紅小豆、小豆、赤小豆、赤豆,是一種高蛋白質、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與大米一起煮飯熬粥,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飯豆”。紅豆,屬豆科豇豆屬,一年生直立或纏繞草本植物,為豆科植物赤豆的成熟種子。紅豆營養豐富,可加工成許多食品,深受大眾喜愛,堪稱糧食佳品。
紅豆色澤鮮艷味美可口,是一種藥食兼優,人皆喜食的豆類品種。據測定,赤小豆的營養相當豐富,每100g紅豆中含蛋白質20.0g、脂肪0.5g、糖類58.5g、粗纖維4.9g、總膳食纖維23.5g,微量維生素B1 0.3mg、B2 0.11mg等。還含有鈣67.00mg、磷305.00mg、鐵5.20mg、硫胺素0.31mg、核黃素0.11mg、尼克酸2.70mg。
製作方法
原輔材料
糯米、紅豆、粽葉。
製作步驟
1、糯米、紅豆提前冷水浸泡12小時,混合在一起待
用;
2、粽葉兩張交疊,捲起成斗狀,填入糯米和紅豆,包好用棉線紮緊;
3、水燒開以後放入包好的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後煮3小時左右至熟。
食用禁忌
注意從健康的角度來說,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粽子的,以下有四種人是就不宜吃粽子:
1、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較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者若進食過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2、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製成,粘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3、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滯氣,合植物纖維多且長,吃多了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患十二指潰瘍的病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
4、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如果不加節制,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搶救不及時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