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燜鍋茄子

紅燒燜鍋茄子是一道以長茄子、五花肉、辣椒、蒜、油為主要材料,經過多個步驟製作而成的美食。

菜品介紹

紅燒燜鍋茄子,鮮香適口,外酥里嫩,味美多汁。

製作方法

【材料】長茄子2個、五花肉100克、辣椒1隻、蒜5瓣、油適量
【調味料】醬油2勺、糖1勺、酒兩勺、 油(15湯匙)、鹽(1/3湯匙)、雞粉(1湯匙)、生粉(1湯匙)、八角(大料)兩枚、蔥三棵,切碎、蒜三瓣,切片、香菜兩棵,切碎、豆瓣一匙、澱粉一大匙加水兌成芡汁。
步驟:
1、將茄子豎切成4條,再橫切成段,五花肉切成絲。
2、將辣椒切片、蒜拍碎。
3、把油加熱,將茄子放入鍋中炸一下即刻撈起。
4、鍋內放入兩勺油,先爆辣椒和蒜,再放入肉絲炒至變色,然後放入炸好的茄子,加醬油、糖、酒和少許調味後,出鍋盛盤

營養價值

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
可清熱止血,消腫止痛;
用於熱毒癰瘡、皮膚潰瘍、口舌生瘡、痔瘡下血、便血、衄血等。
中醫學認為,茄子屬於寒涼性質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有助於清熱解暑,對於容易長痱子、生瘡癤的人,尤為適宜。消化不良,容易腹瀉的人,則不宜多食,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 所說:“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滇南本草》記載,茄子能散血、消腫、寬腸。所以,大便於結、痔瘡出血以及患濕熱黃疸的人,多吃些茄子,也有幫助,可以選用紫茄同大米煮粥吃。《本草綱目》介紹,將帶蒂的茄子焙乾, 研成細末,用酒調服治療腸風下血;《滇南本草》主張用米湯調服,更為妥當,因為腸風下血和痔瘡出血,都不宜用酒。把帶蒂茄子焙乾,研成細末,更常作外用。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可清熱解暑,對於容易長痱子、生瘡癤的人,尤為適宜;
2. 脾胃虛寒、哮喘者不宜多吃;體弱、便溏者不宜多食;手術前吃茄子,麻醉劑可能無法被正常地分解,會拖延病人甦醒時間,影響病人康復速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