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肢痛

起病可急可緩,多同時累及兩側肢端,以雙足更為多見。 2.多對稱性地累及雙足部,後期可波及整個下肢,偶累及上肢。 3.肢端可有感覺減退、肌肉萎縮、趾(指)甲增厚,偶有潰瘍、壞疽。


症狀

本病是一種外周血管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以陣發性肢末發紅、腫脹、皮膚溫度升高和劇烈燒灼痛為特徵。主要是由於肢端血管發生過度擴張引起。常在高溫環境中誘發。以足底、足趾為著。臨床上以原發性紅斑肢痛病與繼發性紅斑肢痛兩種,其中以原發性較多見,約占60%左右。
原發性紅斑肢痛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了;繼發性紅斑性肢痛常發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高血壓病、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炎等。
本病多見於20~40歲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起病可急可緩,多同時累及兩側肢端,以雙足更為多見。表現為足趾、足底、手指和手掌發紅、動脈搏動增強,皮膚溫度升高,伴有難以忍愛的燒灼樣疼痛。多在夜間發作或加重,通常持續數小時。受熱、環境溫度升高,運動、行立、足下垂或對患肢的撫摸均可導致臨床發作或症狀加劇;靜臥休息、抬高患肢,患肢暴露於冷空氣中或浸泡於冷水中可使疼痛減輕或緩解。患者不願穿著鞋、襪及將四肢放於被內,懼怕醫生檢查。肢端可有客觀感覺減退,指(趾)甲增厚,肌肉萎縮,但少有肢端潰瘍、壞疽。病程長及(或)病情重者症狀不僅限於肢端,可擴及整個下肢及累及上肢。
根據其發病機制,多與濕熱蘊結、氣滯血瘀等密切相關,治療總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

診斷

1.寒冷季節急性或逐漸起病。
2.多對稱性地累及雙足部,後期可波及整個下肢,偶累及上肢。表現為雙足難忍的灼痛,皮溫升高,肢色潮紅,動脈搏動增強。一般晝輕度重和常有夜間發作。一次發作可持續數小時,偶有達數日者。受熱、室溫升高、運動、行走、足下垂等可導致疼痛發作或加重。靜臥、抬高患肢、將患肢置於冷水中浸泡或暴露於冷空氣中可使症狀減輕。
3.肢端可有感覺減退、肌肉萎縮、趾(指)甲增厚,偶有潰瘍、壞疽。
4.需與凍瘡、中毒性末梢神經炎、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和肢痛性癲癇相鑑別。

治療

1.安靜少動,抬高患肢,避免過熱等刺激。
2.可用鎮靜、止痛及血管收縮劑。
3.1%普魯卡因作患肢穴位、套式或肢動脈封閉,或患側腰交感神經節或骶管神經封閉。
4.中藥獨活、桑枝、歸身、蠶砂、防己、木通、牛膝、秦艽、地龍、香附等煎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