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文
那么多東西
依仗
一輛紅色
手推車
雨水淋得它
晶亮
旁邊是一群
白雞
鑑賞
有人說,這是一位小詩人寫的小詩。或許是的,當他的同輩人T.S.艾略特等人的一系列大詩作震撼西方世界,把生命,文明的本質問題藏入玄奧晦澀的象徵,引起一代人的崇拜和無數學者窮讀困解的時候,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卻在一個小鎮上悄悄地行醫,默默地寫著些篇幅短小、題材平凡的小詩,自費印出後,那些才子學人們也不屑一顧。然而,後來的情況就不同了,這位小詩人一躍成為大詩人,20世紀40年代後期,T.S.艾略特與新批評的狂潮過後,人們在威廉斯的小詩中發現了真正的美國精神,威廉斯成了美國後現代主義詩歌的一代宗師,20世紀50-60年代在美國的聲譽,明顯壓倒T.S.艾略特。除了幾個文學博士頭銜外,他還獲得了美國全國圖書獎,波林根獎、普力策獎和美國文學藝術院金質獎。現在他的許多詩已作為經典選人各種詩集,其中入選次數最多的當推這首《紅小車》,小詩人的小詩,成為大詩人的大詩。歷史並不是在開玩笑,《紅小車》本身的藝術價值,足當此盛譽。詩寫得好壞,不在乎長短,或說了些什麼玄奧的哲理,最能證明詩的存在價值的,是它的美感力量。《紅小車》的內容乍看上去那么微不足道,但詩人卻在這平凡的日常生活小景中,發現了雋永的詩意。
《紅小車》的起句突如其來,“那么多東西依仗”其中包含著讚嘆,也有驚奇,相應喚起讀者閱讀心理上的驚異。然後,讀者在初級閱讀視野中,期待著詩歌公布驚嘆的對象。緊接下去出現的“一輛紅色手推車”突然使讀者的驚異期待中斷,大失所望,原來是一輛紅小車,這是初級閱讀過程中感覺經驗的第一次起伏,由高到低,由強到弱的跌落。第三句“雨水淋得它晶亮”,直觀意象很吸引人,雨水迷朦中的紅色手推車,初顯出的詩境恢復了閱讀者的注意。待到下一句,“旁邊是一群白雞”,在紅色、雨水迷朦的灰色中,又加上了幾點亮白,詩味漸濃起來。閱讀的感受經驗從低落開始上升,而這首小詩也就在此收筆了。
一首詩的美感魅力只能生成於具體的閱讀活動,只有進行接受分析,才能展示詩美所在。面對本文,讀者的閱讀活動首先是循著詞、句、節逐步進行,一行一行,一節一節地讀下去,是一種歷時性的感覺活動,這一閱讀階段為初級閱讀視野。在初級的過程性的閱讀完畢後,審美感覺升華,閱讀主體開始能動地活動,組織閱讀獲得的感覺材料,形成共時性的,類似畫面的意境,這一階段是中級閱讀視野。接著對《紅小車》的閱讀,進入中級閱讀視野,在想像中組織意境。或許這是初春好雨,將瀰漫著春天的濕潤氣息的大街小巷洗得乾淨,一輛紅色的手推車,裝得滿滿當當,都是生活用品,雨水把車身淋得一新,亮晶晶的,車旁還有白色的雞群。由簡單的幾個生活意象,加上紅,灰、白三種色彩的調配,創造出的想像畫面意趣盎然。平凡的生活中,有著無窮的詩意,每一細節、每一瞬間都是那么美,美是平凡的,就在人們身旁,關鍵要學會敏感。
閱讀並沒有在讀者放下本文、在想像中復現了意境後就結束了,更多的閱讀活動還在回味中進行。當詩的意境流連在讀者的情感世界,久久不去時,讀者逐漸進入了閱讀經驗的第三級視野,開始反思詩趣的隱含意義。這是個超本文的視野,往往具有更多的哲學美學因素。
《紅小車》的意境透露出濃厚的生活情趣。美不是超世的虛構,它就是生活,或者說,沒有什麼比生活更美了。《紅小車》的意境,使人們在反思中越發熱愛這每日每時伴隨著人的現實。生活就是最高的真理,最高的哲學。
從美學角度看,讀者從《紅小車》中發現了生活與美。現實使人們的感覺機械遲鈍了,經驗了生活卻沒有感受。威廉斯通過“陌生化”手段,將生活細節移置到詩中,於是,現實在詩意的光輝中顯出其美的本質。俄國詩學家舍克洛夫斯基提出,美就是“陌生化”效果:現實中非常平凡的細節、場景,一旦置於藝術中,就陌生化了,人們才能發現它的真實與美。《紅小車》用詩的意境昭示了普通生活中蘊含的美與真。
一首完美的詩,要求在閱讀視野中全面實現上述三個階段。只在初級閱讀視野中實現的詩,不過是一堆破碎的感覺經驗。停留在二級或中級閱讀視野的詩,意境是平面的、封閉的,沒有縱深和超越的意蘊,未免顯得淺薄。而《紅小車》在三級閱讀視野中全面實現了它的潛在意義,可謂是一首完美的詩了。閱讀經驗證明,《紅小車》是位大詩人寫的大詩。它教人發現生活和生活中的美,引導人們去享受生活,而不是忍受。這一點使它在千里萬里之外找到共鳴,從而獲得永恆。
作者簡介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美國後現代主義詩歌的一代宗師。生於新澤西州,終笙在小鎮上行醫。20世紀50年代後詩名大振,在美國壓倒T.S.艾略特。他主張詩寫現實,運用民間語言。他的詩風自然清新,鄉土味兒很濃。著名詩篇有《紅小車》、《窮人》、《舞》,《年輕的家庭主婦》、《給一個窮苦的老婦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