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對在傳播學界流行的幾句他們的話,核對了原著文字;對他們使用的幾個主要的傳播術語,進行了隨機核對,從中又有一些新發現。1995年以後,《全集》中文第二版著手出版,進度較慢,只出版了十幾卷(計畫60卷)。本書除了馬克思1843年以前的論著採用這個版本的第1、3卷外,其他的引文尚只能使用第一版。
作者簡介
陳力丹,男,1951年2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二級教授,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聞傳播所所長、新聞學院新聞學責任教授、傳播學方向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國際新聞界》月刊主編。
197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1976-1978年為《光明日報》編輯,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1981-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工作,1993年起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3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工作。
1979年以來發表各類新聞傳播學方面的研究成果800多萬字,包括獨著18部、論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500多篇,等等。另編著圖書6部,合著/合編圖書十幾部。
根據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CSSCI)的統計數據,1998-2005年發表文章95篇,“五”期間(2001-2005年)被引用的文章共125篇,被引用篇次189次(排除自引),兩個數據均居全國新聞傳播學界第一位。根據徐劍2006年1月發表的《基於CSSCI(1998-2003)的研究》一文,在全國新聞傳播學界綜合學術評估中得分520分,位居第一。
目錄
緒章“我們的交往!”
第一章歷史唯物主義的精神交往觀
一、精審交往與物質活動
二、處於“力的平行四邊形”中的交往
三、“需要的體系”與精神交往
四、交往內容和形式的延續性
五、統治階級的思想與精神交往
第二章從民族交往到世界交往
一、民族交往
二、世界交往
第三章人的本質與精神交往
一、人的自然本質與精神交往
二、人的社會本質與精神交往
三、人對自己本質的全面占有
四、“需要的人的本性”與交往
第四章交往媒介——語言
一、語言的產生
二、語言與思維同軌跡
三、作為人類群標誌的語言
四、語言的分化與融合
五、現代文明語言的形成
第五章交往媒介——文字和印刷術
一、文字產生的歷史過程
二、文字的演進
三、印刷術發明的意義
四、文字交往的局限
第六章交往革命
一、交往革命的進程
二、交往革命與文明的傳播
三、“用時間消滅空間”
第七章交往形態——宗教
一、宗教交往的特徵
二、人為宗教傳播的條件
三、宗教宣傳
第八章交往形態——文藝
一、文藝的交往特徵
二、物質生產發展同文藝生產的不平衡關係
三、創作方法和文藝批評
四、“世界文學”
第九章交往形態——輿論
一、輿論的歷史演進
二、現代輿論的特點
三、輿論的力量
四、對輿論的社會控制
五、報刊與輿論
第十章交往形態——宣傳
一、宣傳的內涵和意義
二、宣傳的理論“支柱”和物質基礎
三、宣傳者和宣傳媒介
四、宣傳對象
五、宣傳方式和宣傳效益
六、“灌輸”
第十一章交往形態——新聞
一、事實與新聞的產生
二、作為新聞載體的報紙
三、新聞的社會作用
四、新聞時效
五、有機的報紙運動
第十二章交往媒介——報刊
一、報與刊,報刊的種類和職能
二、報刊的社會地位和作用
三、報刊與政治
四、有產階級報刊和工人運動
五、“一般的公正”和客觀報導
六、報刊的監督職責
七、報刊經營
八、關於“報刊的內在規律”
第十三章交往政策
一、書報檢查
二、知識稅及保證金
三、表現自由觀念與商品經濟
四、19世紀表現自由史論
五、表現自由與工人運動
六、交往政策與法
七、幾項具體的交往法律、慣例
第十四章交往心理
一、外部環境與交往心理
二、交往中的認同心理
三、交往的心理障礙
四、交往中“注意”的形成
五、流言
第十五章工人的精神交往
一、大工業與工人的精神發展
二、工人精神交往的歷史形態及
三、報紙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資料
四、巴黎公社的精神交往
五、馬克思主義工人政黨的精神
第十六章交往的三種社會形態
一、交往的人的依賴形態
二、交往的物的依賴形態
三、交往的人的全面發展的形態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