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製造:生產管理

精益製造:生產管理

精益管理,源自於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是衍生自豐田生產方式的一種管理哲學,商管教育如EMBA、CEO12篇及MBA等均對精益生產有所介紹。來自天行健管理諮詢。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1.日本先進的製造理念。

2.大量圖解,簡明易懂,便於操作。

《生產管理》《生產管理》

3.針對生產現場員工的基本事項進行說明。

內容簡介

日本的加藤治彥的這本書系統地闡述了日本的製造業強大的原因。但是日本也是經歷了長期的經濟滯漲時期,怎樣擺脫困境一直是日本企業界追求的目標。而深入理解本書對於經歷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並正處在經濟復甦發展時期的中國企業來說具有重大的借鑑意義。

本書從十一個方面闡述生產管理的重要意義,因為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不是光有技術領先就能處於不敗之地,先進的管理技能更加重要,就像加藤治彥在書中說的:對待日本的製造業我們應該從兩方面看待,既可以說其比較強大,但另一方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深入解決,解決這個問題或許能成為日本復興的一個巨大契機,而對於我們是不是應該主動抓住這個機會呢?

本書首先講解了為什麼生產管理如此重要,具體講到建立新的生產管理模式、製造業面臨的困境、改善現場的局限、企業綜合實力提高的關鍵等。只有明白生產管理的重要性,人們才會重視生產管理。

其次講到對生產管理的期待。主要包括生產管理所要求的職能、管理的範圍、擴展生產管理業務、從處於守勢的生產管理轉變為主攻型生產管理等。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個期待的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動力。

第三,現場才是生產管理業務的出發點。主要講到對5S的誤解、5S是關乎企業經營的課題、生產現場是“保守型生產管理”的主角等。

第四,生產計畫體系的基礎,講到生產計畫的重要性、種類、所需人員計畫、計畫生產的局限性、平均化生產計畫、計畫型生產計畫以及生產進度管理等。一個合理的計畫關乎企業布置的全局,更關乎員工積極性的調動,決不可忽視。

第五,原材料採購體系的基礎。

第六,庫存管理的基礎。

第七,成本管理的基礎。

第八,生產信息體系的基礎。

這幾個基礎的深入探究是對生產管理建立與運用的操作指南,把握基礎才能有深入的機會。

第九,生產管理和其他部門之間的協作。生產管理和銷售之間的協作、生產和開發的聯合、並行工程等。任何組織要想完成既定目標都需要和相關部門、組織的協作,單打獨鬥即使一時成功但長遠來看絕對會失敗,加強協作才能創造持續發展,成就更高的目標。

第十,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是什麼、對scm的正確理解、實現SCM 的要點、SCM的效果等。

第十一,TOC(約束理論)。具體講到TOC是什麼、TOC的基礎、產出管理、TOC生產體系的改善、根據TOC來改善業務的步驟等。

通過以上十一個要點的闡述,使生產管理的可操作性一目了然,為企業提升效益、追求更好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更加理解了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介紹

加藤 治彥:

株式會社DTI 董事長

1978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研究生院管理工學科碩士課程。同年,進入日產汽車株式會社工作。曾在追濱工廠、村山工廠、總公司從事過生產管理業務。

1989年獨立開始進行經營諮詢方面的工作。現在,在很多企業中主要從事以生產管理業務的改善、開發設計業務的改善、根據TOC進行供應鏈管理等的指導諮詢性工作。

簡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為什麼生產管理如此重要

1 建立新的生產管理模式

2 製造業所面臨的處境

3 改善生產現場的局限

4 企業綜合實力提高的關鍵

5 生產管理業務的目的

6 作為工廠基本的QCD

7 環節的改善

第二章 對生產管理的期待

1 生產管理中所要求的職能

2 生產管理的範圍

3 擴展的生產管理業務

4 從處於守勢的生產管理轉變為主攻型生產管理

5 生產形態和生產管理

6 看似訂貨的備貨生產

第三章 現場才是生產管理業務的出發點

1 生產現場改善的必要性

2 對5S的誤解

3 5S是關乎企業經營的課題

4 整理的方法及其意義

5 整頓的方法及其意義

6 目視化管理

7 從分工作業到“流程化生產”

8 如何實現生產的流程化

9 自動化戰略

10 整備(段取)的改善

11 生產現場是“保守型生產管理”的主角

第四章 生產計畫體系的基礎

1 生產計畫的重要性

2 生產計畫所要求的職能

3 生產計畫的種類

4 每周生產計畫

5 每周生產計畫會議

6負荷計畫

7 具有可行性的負荷計畫

8 開發周期(Lead Time)

9 根據生產步驟來進行生產日程安排

10 循環生產

11 標準時間是什麼

12 標準時間的活用

13 效率管理

14 所需人員計畫

15 計畫生產的局限

16 生產的平均化

17 生產計畫今後的發展方向

18 向生產計畫進步的三個階段

19 訂貨分析

20 製造業POS(銷售時信息管理系統)

21 PQ分析法

22 平均化生產計畫

23 填補庫存型生產計畫

24 計畫型生產計畫

25 生產進度管理

26 示例:無計畫生產

第五章 原材料採購體系的基礎

1 原材料採購應有的姿態

2 MRP(物料需求計畫)的基礎

3 MRP的局限

4 從MRP著手開始改善

5 原材料採購周期

6 通過現物管理進行的原材料採購

7 看板方式的構造

8 看板方式的運營

9 諸多原材料採購方式

10 減少原材料費的途徑

11 委託加工的管理

12 實例:原材料採購決策體系

第六章 庫存管理的基礎

1 對削減庫存活動的定位

2 對庫存認識的歷史

3 庫存的優點及缺陷

4 戰略庫存的想法

5 削減庫存的步驟

6 以生產部門為核心的庫存削減活動

第七章 成本管理的基礎

1 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2標準成本管理

3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

4 正確的經濟性判斷的基礎

5 人手不足的情況和人手富餘的情況

6 沉沒成本(sunkCost)

7 邊際利潤(Marginal Profit)和損益平衡點

8 關於投資

9 從管理到決策

第八章 生產信息體系的基礎

1 生產信息體系的問題點

2 生產信息體系的基本理念

3 信息體系和生產管理部門的作用

4 實用型信息體系的條件

5 信息體系構建的方法

6 ERP

第九章 生產管理和其他部門之間的協作

1 生產和銷售之間的協作

2 生產銷售的協作——問題點的共有化

3 產銷聯合——改善活動的實踐

4 產銷聯合——成功的關鍵

5 交貨期諮詢的機能

6 生產和開發的聯合

7 開展試製的步驟

8 新產品投產時的生產計畫

9 並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第十章 供應鏈管理

1 供應鏈管理是什麼

2 對SCM的正確理解

3 實現SCM的要點

4 SCM的效果

第十一章 TOC (約束理論)

1 TOC是什麼

2 TOC的基礎

3 產出管理(ThroughputManagement)

4 根據產出進行現金流量管理

5 TOC生產體系的改善

6 TOC計畫

7 資源管理

8 根據TOC來改善業務的步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