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細胞肉瘤

粒細胞肉瘤

粒細胞肉瘤,又稱髓細胞肉瘤,是幼稚粒細胞形成的實體性惡性腫瘤,常常繼發於AML或者CML,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常常累及扁骨和長骨、肝、脾、淋巴結、乳腺、胃腸道、皮膚等處。有些腫瘤切除後置於空氣中可以呈現淺綠色,稱為綠色瘤。

基本信息

關於病因

粒細胞肉瘤粒細胞肉瘤
1、免疫表型檢測:MPO、CD68、CD99、TDT、CD20、CD3。
2、行外周血及骨髓檢查
10月20日遵義醫學院送檢切片和4號蠟塊病理診斷結果:髓性白血病。免疫組化:MPO(++),CD15(+),CD68(++),TDT(-),CD79a(-),CD20(-),CD3(-)。
2006年10月20日遵義醫學院外周血結果:正常。
2006年10月20日遵義醫學院骨髓穿刺(取材部位:髂前)結果:
1、取材、塗片、染色好。
2、骨髓增生活躍,粒:紅=2.91:1。
3、粒系:中性晚幼粒細胞比值略減低,其餘各階段比值大致正常,部分粒細胞胞漿中顆粒增多。
4、紅系:增生,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形態未見明顯異常。
5、淋巴:比值及形態正常。
6、全片見75個巨核細胞,血小板不少。
7、未見寄生蟲。
8、血片:白細胞分類大致正常。
9、意見:本次骨穿未見明顯異常改變。
2006年10月23日遵義醫學院病理科主任重新看片,病理診斷結果為:粒細胞肉瘤。
免疫組化:MPO(++),CD15(+),CD68(++),TDT(-),CD79a(-),CD20(-),CD3(-)。
2006年10月30日到北京中國腫瘤醫院特需門診劉復生教授看片診斷為:腮腺組織及周圍淋巴組織有淋巴濾泡形成,淋巴組織中有移位的導管及腺體。考慮為慢性炎症之結果。
2006年11月9日北京協和醫院病理診斷:(腮腺)病變符合壞死性涎腺化生。
免疫組化:CD3(+);CD20(+);CD79(+);NK-1(-);granzyne-B(-)。

基因重排

2006年11月15日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病理診斷結果:腮腺重度慢性炎症,炎症波及腺小葉,腺包萎縮,小葉間纖維化。炎症浸潤細胞中,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建議臨床查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排外嗜酸性淋巴肉芽腫。
姓名:何娟性別:女,年齡:26,症狀:2006年8月發現右額頂部有一腫塊,花生米大小(無疼痛),(從2006年8月發現包塊至2007年1月31日,包塊已經長大到核桃大小並且增加了三個小的有小核桃般大,同時發現腮腺手術部位硬結也在長大)。於2007年01月31日到遵義醫學院就診(燒傷整形外科),2007年2月5日進行頭皮包塊切除手術。
術後送檢切除組織,病理結果為:惡性腫瘤,傾向於粒細胞肉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