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米哈拉布(Mihrab)
伊斯蘭教清真寺禮拜殿設施之一。阿拉伯語音譯,意為“凹壁”、“窯殿”。西方譯為“壁龕”。設在禮拜大殿後牆正中處的小拱門,其方位朝向麥加克爾白,以標誌禮拜的正向。伊瑪目率眾禮拜時面向凹壁。在伊斯蘭教早期,簡易的清真寺未建米哈拉布,僅以某種標記作為禮拜的朝向。
歷史
“米哈拉布”一詞最初並沒有宗教含義,只是指建築內的一間特殊的房間,例如一座宮殿內寶座所在的房間。《造物主的恩賜》一書(第458頁)權威地提出“米哈拉布”是“諸王的至尊所在”和“所有地點中最大、最前、最尊者”。《伊斯蘭教清真寺》一書(第213頁)除了引用阿拉伯文獻以外,還引用德國學者特奧多爾·內爾德克和其他學者的觀點,認為“米哈拉布”最初指的就是寶座所在的房間。
伊斯蘭教創始人先知穆罕默德(穆聖)經常使用“米哈拉布”一詞表示他自己的私人禮拜室。穆聖的禮拜室有專門的通道與鄰近的清真寺(指麥地那先知寺)相通,穆聖可以通過通道自由來往於自己的禮拜室和清真寺。當時的“米哈拉布”仍然是代表的原意,即建築內的一間特殊的房間。如今猶太教依然保留著這種原始的“米哈拉布”,即指猶太教徒私人的禮拜室。在《古蘭經》中,“米哈拉布”指的是一處聖所或禮拜處。
在伊斯蘭教第三位正統哈里發奧斯曼·本·阿凡統治時代(644年-656年在位),哈里發下令在先知寺的牆上作一記號以便禮拜的穆斯林能夠很容易地辨認出禮拜的正確朝向(即朝向麥加克爾白)。所以在伊斯蘭教早期,清真寺內未建米哈拉布,僅以某種記號作為禮拜的朝向,清真寺的牆依然是平坦的。到了倭馬亞王朝哈里發瓦利德·本·阿卜杜勒-馬利克統治時代(705年-715年在位),哈里發於708年在首都大馬士革的倭馬亞大清真寺內首建米哈拉布,並命麥地那總督歐麥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在先知寺內原哈里發奧斯曼下令標記的地方也建米哈拉布,均朝向麥加克爾白方向。
最終,米哈拉布成為清真寺的特色設施,標記不再需要了。在西方則普遍將其稱為“壁龕”。
結構與現狀
米哈拉布通常是磚石結構,也有的是木製結構。早期的米哈拉布周圍並無任何裝飾,後在小拱門周圍、內壁及窯殿內頂部均雕繪了精美的《古蘭經》經文和花卉幾何圖案,顯得莊嚴肅穆。一般的小型清真寺的米哈拉布只建有一個小拱門式凹壁,大型清真寺的米哈拉布則建有3到7個凹壁。
如今的米哈拉布變化多樣,大都裝飾華麗。
也有米哈拉布並不朝向麥加的例外,比如西班牙科爾多瓦的大清真寺就是朝向正南而不是東南(麥加在科爾多瓦東南方向),因為該寺是在羅馬神廟和西哥德式教堂遺址上改建而成的,結構受到了局限。
大部分伊斯蘭國家的國際機場,均有米哈拉布的設定,供穆斯林於航班起降前後掌握朝拜時刻;而海外機場也為了服務穆斯林而特別在機場設立米哈拉布,如印尼外勞來台必經之地桃園機場和高雄小港機場。
除了清真寺與公共場所外,部分伊斯蘭國家的民航機會設定小型祈禱室(如馬來西亞航空、伊朗航空與沙烏地阿拉伯航空),其中有電視螢幕顯示飛機機身與麥加方位的指向,供機上的穆斯林把握每日定期朝拜的時間。
經典中的米哈拉布
伊斯蘭最高經典《古蘭經》(第19章“麥爾彥”第11節)提到了米哈拉布:“他(指撒迦利亞)從聖所(即米哈拉布)里走出來見他的族人,就暗示他們:‘你們應當朝夕讚頌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