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鳥減食

籠鳥減食敘述一隻關在鳥籠的鳥沒有讓自己養得肥肥的,被人送到廚房去做菜餚,而是能夠“宜自料量”,減少食量。結果,身子瘦小羽毛光澤之後逃生而去了。它告訴人們,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飲食而言,也不能暴飲暴食,必須掌握適度,“宜自料量”。

古文

多捕眾鳥,藏在大器,隨時瞻視,養食以時。毛尾既長,隨時剪落,選其肥者,日用供廚。中有一鳥,內自思惟:“若我食多,肥則致死,若餓不食,復致喪身,宜自料量。少食損膚,衣毛悅澤,當從籠出”。如其所念,既便少食,衣毛悅澤,便從其願。

譯文

養鳥的人捕了許多鳥,關在鳥籠里,天天觀察,到時餵給食物。鳥尾巴毛長了,隨時給剪短;每天挑出肥的來,送到廚房做菜餚。 其中有一隻鳥,在籠子裡思忖著:“要是我吃多了,一長肥就得去送死;要是不吃,也得活活餓死。我應該自己計算食量。少吃一些,既能少長肉,又能使羽毛長得光滑,然後從籠里逃出去。” 它按自己的想法,減少食量,結果身子(變得)又瘦又小,羽毛又光潤悅目,終於如願以償,逃了出去。

含義

這則故事敘述一隻關在鳥籠的鳥沒有讓自己養得肥肥的,被人送到廚房去做菜餚,而是能夠“宜自料量”,減少食量。結果,身子瘦小羽毛光澤之後逃生而去了。它告訴人們,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飲食而言,也不能暴飲暴食,必須掌握適度,“宜自料量”。
當你陷入困境的時候,千萬要冷靜,對周圍的環境做出全面的分析與思考,這樣,我們最終會擺脫困境,使自己得到重生。

注釋

1.養食以時:按時餵飼食物。食:(sì)同”飼,餵養
2.內:籠子裡。
3.悅澤:光滑潤澤,光潤悅目。
4.宜:應該。
5.藏:保藏 ,隱藏。
6.其:相當於代詞,那,那些。
7.惟:思考,考慮。
8.致:招引,引來。這裡指導致。
9.損:減少。
10.當:應當。
11.眾:眾多。
12.內自思惟:在籠子裡思襯著。
13.以:按照。
14.瞻:往上或往前看。瞻視:觀察。
15.既:馬上。
16.如:像。
17.從:順著。
18.致:導致。
19.料:估計。
1)若我食多,肥則致死。
要是我吃多了,一長肥就得去送死。
2)衣毛悅澤,便從其願。
羽毛又光潤悅目,終於如願以償(逃了出去)。

一詞多義

1.食:上面像向下張開的口,意思是吃東西。“食”的本意是“吃”。還有“給人吃”的意思,這個意思後來寫作“飼”
後來作“飼”用的意思變窄了,僅限於飼養動物。“食”作名詞用有飯食、糧食的意思。
(1)shí①吃。《乞貓》 “無雞者,弗食雞則已爾。”
② 糧食 ,食物。《朝三暮四》:“將限其食。”
(2)sì ①同“飼”。餵養。《 籠鳥減食》:“ 養食以時。”

出處

出曜經
三十卷。印度・法救菩薩造,後秦・竺佛念譯。又稱《出曜論》。收在《大正藏》第四冊。全經系由詩頌(uda^na,即優陀那,感興偈),及注釋此詩頌之故事(avada^na,即阿波陀那、譬喻)所組成。
關於‘出曜’一詞,僧睿〈出曜經序〉雲(大正4・609b)�‘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第六部也。’故知‘出曜’可能是譯自十二部經之一的阿波陀那,即謂本經系以譬喻或寓言方式說奈遠甚妙之教義。又,‘出曜’一詞可能是出自《詩經》的‘日出有曜’。若果如此,則出曜即意為‘出現的光明’,亦即將經中的種種譬喻故事,以‘光明’為喻。
全經三十卷三十四品,系對《法句經》所作之解釋。其中所揭偈頌,多與吳・維只難譯《法句經》一致。而用以解釋偈頌的因緣故事,則與晉・法炬、法立共譯的《法句譬喻經》相符,惟前者所舉較後者為廣。
本經的偈頌部分(即《法句經》),據《大毗婆沙論》卷一、《俱舍論》卷二、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所載,作者為法救,僧睿的〈出曜經序〉即根據此說。然《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則謂‘佛入滅後,諸弟子所集。’至於長行的譬喻部分,作者不詳。關於本經的傳譯,僧睿〈出曜經序〉所述頗詳。據其所述,�賓沙門僧伽跋澄於前秦・建元十九年(383)至長安。後秦・皇初五年(398)秋,依太尉姚�之請,僧伽跋澄執梵本,竺佛念宣譯,道嶷筆受,和、碧二師校合訂正。僧睿本人亦曾參與校訂。

《出曜經》詞解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十一章(摘錄)
《出曜經》,�賓僧伽跋澄(Sam!-ghabhu^ti)執梵本,姚秦・竺佛念譯出(西元399年譯)。全部三十卷,約九三0偈;這也是《法句》的譬喻集。據僧睿〈出曜經序〉說�‘錄其本起,系而為釋,名曰出曜。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中第六部。’出曜,是‘阿波陀那’(譬喻)的義譯。然據《出曜經》卷六雲(大正4・643c)�‘六者出曜。所謂出曜者,從無常至梵志,采眾經之要藏,演說布現以訓將來,故名出曜。’
據此,‘出曜’是‘優陀那’的義譯。
〈出曜經〉(摘譯自《佛書解說大辭典》)
《出曜經》系由佛教教訓式偈頌及其注釋之故事合輯而成。其偈頌部分稱為‘出曜’。‘出曜’系梵文‘ASD之譯語,又名‘法句’(dhammapada),今巴利佛教所傳者,即以‘法句’之名稱之。職是之故,此《出曜經》之詳稱,應為《出曜譬喻經》。從而‘出曜’雖屬十二部經中之‘優陀那’,但是包含譬喻故事的《出曜經》全體,則應歸為‘譬喻’。
‘出曜’之原語為‘優陀那’,此依藏譯之此偈頌名為《Uda^6na-varga》,以及《大智度論》卷三十三、本經卷六有關‘出曜’之解釋,即可證之。
與本經同類的經典,巴利系有《法句經注》(Dhammapada atthakatha^),漢譯有《法句譬喻經》。《法句經注》系覺音所撰,《法句譬喻經》之譬喻部分,作者不詳。同此,此《出曜經》之‘出曜’部分,作者為法救,但譬喻部分的作者不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