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印度佛教史

印度佛教史是一部印度佛教史籍,是1608年藏傳佛教覺囊派學者多羅那他(又名慶喜藏)所編著的。

多羅那他版

印度佛教史籍。藏傳佛教覺囊派學者多羅那他(又名慶喜藏)著於1608年。全書分44章,約十餘萬言,以王朝的更迭為經,以佛教著名大師的傳承為緯,記述自釋迦牟尼去世後,直到印度波羅、斯那兩王朝覆滅時,佛教在印度流傳及盛衰演變情況1~12章敘述阿世王以至迦膩色迦王時舉行第三次結集期間,小乘佛教傳布的情況;13~27章敘述大乘佛教興起,龍樹、提婆、無著、世親、陳那、法稱等顯教大師的活動(以上屬於玄奘、義淨訪印以前時期);28~37章敘述波羅及斯那兩王朝時期秘密佛教盛行、衰亡的過程;38~44章敘述超戒寺的傳承,南亞次大陸鄰近地區佛法的流傳,小乘的分部,真言乘的起源及佛教造像工藝的流派。
佛教在印度流傳的情況,在玄奘、義淨訪印以前,漢文資料中只有零星的傳說,法顯、玄奘和義淨的訪印記錄成為這一時期最可靠的佛教史料,至於義淨訪印後佛教在印度流傳的情況,漢文資料失於記載多羅那他依據摩揭陀的安主賢所作的二千頌,帝授的《佛陀古事記》一千二百頌,使著的敘述阿黎傳承的一千二百頌,以及他親聞於印度的幾個班智達的傳說,寫成這部著作其內容不僅可以補充玄奘、義淨以前漢文資料的不足,也可填補以後時期史料的若干空白。波羅、斯那兩王朝時,密教盛行,以超戒寺為中心,產生許多著名的密教大師;自10世紀起,這種密教的經典和修法大量傳入西藏,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各派。另外,此書記述王朝盛衰和各王在位年限,也為研究印度古代歷史提供有參考價值的素材,深受西方及印度學術界的重視。但此書所述前期佛教史實與漢傳及南傳之說頗多歧異,後期的王位更迭和在位年數與現代的考古發現也不完全一致。因此近代一般學者只承認其有無可取代的史料價值,而不視為完整的信史。
此書有譯本多種。1840年俄國學者瓦西列夫於北京發現此書的藏文原本,1869年在聖彼得堡出版西弗納之德譯本及瓦西列夫之俄譯本。1928年日本東京出版寺本婉雅之日譯本。1946年,中國出版王沂暖的漢語節譯本。1980年印度加爾各答又出版拉瑪欽巴的英譯本。

渥德爾版

任繼愈《<印度佛教史>漢譯本序》
英國學者 AK渥德爾著《印度佛教史》 ,1970 年出版。關於印度佛教史,印度學者和西方學者著述甚多。這本著作的漢文譯本,值得向讀者介紹。 佛教在印度,曾盛極一時,但它沒有能夠成為印度社會的統治思想,它不像中國的儒教那樣據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沒有更廣泛地影響人民民眾的社會生活。說到它的勢力,如果勉強與中國的思想比較,倒是有點像中國的道教的地位;它有源遠流長的傳統勢力,但不是正統;它有一定的信仰民眾,但不占多數;它統稱為佛教,但又有許多分支流派。 佛教產生在印度。國際學術界人士多認為印度是個重視神話傳說而不重視歷史的民族。這種看法是否十分科學,還可以研究。治印度古代史的人確實感到關於古印度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很難確切地指明它的年代。著作也是注重口耳相傳,師徒授受,不重文字。造紙術的套用也比中國晚得多,很多著作寫在貝葉上。五世紀初法顯到印度尋求律藏寫本,在北天竺諸國,皆師師口傳, 據 無本可寫。 《付法因緣傳》載: 阿難遊行,至一竹林,聞有比丘誦法句偈: “若人生百歲, 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 阿難語比丘,此非佛語,汝今當聽我演: “若人生百歲,不 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 爾時比丘即向其師說阿難語。師告之曰: “阿難老朽,言多 錯謬,不可信矣。汝今但當如前而誦。” 原始資料寫定時間較遲。多為若干年後的追記,史料的真偽辨別,是研究印度古代史的一大難關。 《佛國記》《大唐西域記》給研究印度 1歷史的學者們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原始記錄。它填補了公元四、五世紀到七世紀的一段空白。可惜法顯以前一千年間,還是說不完全,而這一段,正是佛教發展史上的極關重要的歷史時期。 渥德爾的《印度佛教史》,雖然篇幅不大,是一種教科書式的著作,但它運用的材料相當廣泛,作者的態度也比較客觀。他沒有篤信者的框框,對佛經中的記載,不輕信。作者也有較好的語文修養,利用印度的多種語言,從中找出可信資料。作者還利用近代考古學、民族學、人類學的成果,並利用了漢譯佛典中保存的一些資料,因而書中的記載平實、可信。 作者不只是一位史學家,也熟悉佛教哲學。他對佛教思想,特別對因明部分給以較多的篇幅。這固然表明作者的興趣所在,也反映了作者的學術造詣。 渥德爾教授對古代印度社會歷史現象予以適當注意, 這種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作者還從發展的角度說明佛教從小乘到大乘的過程。這種觀點也是可貴的。 《印度佛教史》這一著作是一本較好的書,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即作者不受宗教迷信、佛教神話的干擾,所以敘述的歷史較有說服力。 這本書也有不足的地方。由於作者缺乏唯物史觀,有些現象,只能停留在表面描述上,比如本書講到佛教的起源時,敘述顯得比較一般化。又如漢澤本中保存的古印度佛教史的資料十分豐富, 比漢文以外其它來源的資料都多,而且時代較早,卻沒有很好利用。藏文資料也很豐富,作者也未利用。書中還有一些論述失之武斷,這都是本書不足的地方。總之,金無足赤,書無完書。這本書瑕不掩瑜,是本較好的大學參考書,在國外已有定評,值得向讀者推薦。 本書的譯文也值得向讀者推薦。 翻譯一種專業書,譯者要具備一些必要的條件。譯者要誦曉譯出和被翻譯的兩種文字,這是人們都明白的道理。但是還有更重要的一條,即譯者通曉這門學問的基本內容,而不是望文生義。佛教有它的特殊的範疇,同樣一個名詞,佛教經典中有特定的涵義;不了解它的思想體系2的大致規模,光靠摳字典是譯不好的。也就是說,譯者一方面要知道原著的意思,還要力求譯文所包涵的意思是原來的,而不是附加的。如果譯者對所譯著作涉及的專業比較熟悉,在翻譯中還能隨時發現原著中的失誤和不妥的地方。本書的譯文中加入了不少“譯者注”,不要小看這字數不多的小注,它如實地向讀者指出了原著的問題和缺失,也表現出譯者的學識和造詣。細心的讀者將會從中得到必要的知識,這些知識恰恰又是讀原著所得不到的。 譯文要忠於原著又要明白暢達。這一點許多漢譯本早已做到了,但是也有不少譯著沒有做到,讀起來顯得彆扭。從事翻譯工作的都深知此中的甘苦。道安有“五失三不易”的體會,確是經驗之淡。王世安先生的譯文的優點是文字簡明。簡是要言不煩,明是曉暢通順。只要和原文對照,不難發現譯文簡明不下於原文,其清晰條暢,舉重若輕,或為原文所不及。 王世安先生,湖北黃梅人。黃梅為禪宗五祖弘忍傳法舊地。王先生早先受業於北京大學湯用彤、熊十力諸先生,好學深思,卓然有所立。畢業後,遭際坎坷,漂泊汨羅、洞庭間,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桃李遍湖湘。晚年息影林泉,借住香山之麓,為《佛教大辭典》蒐集詞條工作。這部譯文是他利用餘暇的作品。每譯成一章,我有緣得以先睹。值此書即將出版之際,願寫這一短序向讀者推薦。
目 錄
《印度佛教史》漢譯本序
第二版序
初版序
緒 論
第一章 佛陀之前的印度文化
第二章 佛陀時代的印度
第三章 佛陀的生平
第四章 佛陀的教義
第五章 因緣集合學說
第六章 佛教與社會
第七章 三藏結集
第八章 佛教的通俗化
第九章 十八部
第十章 大乘和中觀派
第十一章 唯心主義和知識論
第十二章 佛教大學和密教金剛乘
結論
參考書目
縮略語
縮印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