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2001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此後不久,新影廠就成立了《奔向2008》攝製組,計畫拍攝一部反映中國人民期盼奧運會、籌備奧運會過程的紀錄片。6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故事的發展、人物的成長、中國人民百年夢想實現的過程被將近20萬尺的電影膠片所紀錄。隨著2008年8月8日的日漸臨近,這部紀錄片也將逐步成形。
拍攝之初,影片取片名為《奔向2008》,意在表達一種追求的過程。後來又更名為《2001+7》。但這個片名不夠通俗親切,也沒能貼切反映出影片的內涵。在電影局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攝製組吸取意見,將片名最終確定為《築夢2008》。
“築”與“夢”,從動作和目標兩個方面表達了這部紀錄片的內涵與精神。“夢”,從大的方面講,就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奧運夢想;從小的方面講,這部紀錄片中每一個人物,身份背景不盡相同,但他們都有各自的夢想和為之傾力奮鬥的目標。正是以他們為代表的無數個小夢想,匯聚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中國人民百年奧運夢想的壯美圖景,正好體現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奧運口號。
“築”,則是一個動作,一個奮鬥的過程。它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為。它為觀眾勾畫出了一幅眾人齊心、構築夢想的動人場景。當每個人物內心的夢想經過自身努力終於築成的時候,中國人民的百年奧運大夢想也成為了現實。
“築夢”的過程歷時七年,最終將在北京奧運會聖火點燃的那一刻實現。“築夢”,相對於2008年奧運會的華彩樂章而言,是情感的疊加,是張力的累積,是不可或缺的段落。
2008年6月24日歷時7年拍攝、首部記錄北京2008年奧運會籌辦歷程的大型紀實電影《築夢2008》在中國全國範圍內開始公映,該片投入數字及膠片拷貝達300個。影片中中國田徑運動員“中國飛人”劉翔成為中國首部記錄北京奧運會籌辦歷程的紀實電影《築夢2008》中出鏡率最高的男主角。
影片背景
2001年7月,北京贏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以此為起點,中國人民將用七年時間來為奧運會做準備。一部旨在紀錄中國人民期盼奧運會、準備奧運會過程的紀錄片《築夢2008》應運而生。它以國家主體育場“鳥巢”從設計圖紙到建築實體,歷時七年的建設為線索,串聯起四組故事——窪里鄉的拆遷戶、國家女子體操隊小運動員的選拔、跨欄運動員劉翔、奧運安保特警訓練,採用多線故事交叉並進的結構,用豐富鮮活的人物、細節,編織出一幅中國人民構築奧運夢想的動人圖景,展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一口號的具體實現,將時代特徵和人物命運緊緊連在了一起。
《築夢2008》將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史上唯一一部跨越七年時間記錄奧運會籌備過程的影片,它用七年拍攝時間獲得了長度,用豐富的線索和內容獲得了廣度,用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細節獲得了鮮活度,用夢想的主題和構築夢想的努力付出獲得了深度。
劇情簡介
故事一:
為建設奧運場館而進行的拆遷行動改變了普通北京居民高大媽一家的生活軌跡,他們和鄰居們一起,離開居住了大半輩子的老房子,懷著忐忑和期盼,開始新地方的新生活。高大媽和兒媳婦都成為了奧運會志願者,協助奧運會的社區安全保障工作。搬家之前在老房子裡出生的孫女,隨著影片的拍攝進程,七年時間,從小小嬰兒長大成為已經明白奧運會為何物的小學生。孩子的成長象徵著家庭和國家的希望,奧運會的日漸臨近,也使得高大媽一家切身感受了七年,也盼望了七年的夢想慢慢變成現實。
故事二:
對於建築領域的人來講,不管是設計者還是建造者,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看著自己頭腦中的構想一步步落實為圖紙,再一點點拔地而起,形成流傳後世的宏偉建築。這是他們共同的夢想。
從2002年奧組委面向全球徵集奧運會主會場設計方案開始,我們就跟蹤拍攝了“鳥巢” 從創意到參加競標、乃至整個建設過程,見證了科技與人的偉大力量。
故事三:
運動員的夢想只屬於賽場,也只能在賽場上實現。而在光榮與夢想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領獎台上的榮光總是很短暫,實現夢想的過程漫長曲折,而且布滿荊棘。
2002年,幾百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小體操運動員,作為奧運儲備軍團來到北京,開始統一訓練和選拔。我們的攝影機一直關注著她們,從會偷偷哭著想家的小女孩,慢慢長大,咬牙忍著傷痛堅持訓練。殘酷的選拔淘汰,鏡頭裡的小運動員從幾十個變成十個,從十個變成三個……不是每一個人都足夠幸運能夠最終站上夢想的舞台,但我們用膠片為她們紀錄下了生命中最美好的追夢年華。
故事四:
劉翔贏了!這是2004年屬於全體中國人的奇蹟。
對劉翔的拍攝,早在2004年雅典奪冠之前就已開始。在我們的鏡頭中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多面體的劉翔——與教練孫海平亦師亦父的相處;與史東鵬亦對手亦朋友的關係;科學訓練方法的研究…… 2008年,這個寄託了太多人的企盼和夢想的奇蹟會延續嗎?
故事五:
奧運會的舉辦工作是一個整體,既在賽場內,更在賽場外。為了保障奧運會賽事的平安順利進行,後勤保障體系的各個部門——安全保障、環境監測、交通管理、食品安全、氣象、志願者服務等等,都在緊張有序的運轉。
我們從中選取了最具視聽震撼力和觀眾吸引力的安全保障部門作為重點故事來表現。英姿颯爽的特警,經過一項項體力、腦力的嚴格訓練,在未來的奧運會舉辦期間,與可能出現的恐怖分子鬥智鬥勇,最終保障奧運會的安全順利進行。
他們的工作在這幾年中都與奧運息息相關,但同樣也是他們,將會因為工作而很難有機會觀看奧運會比賽。平衡這種矛盾的心理動因,就是對奧運的夢想和熱情。
記錄奧運籌備過程
從2001年申奧成功就投入拍攝,歷經7年時間,國內唯一一部採用膠片記錄有關2008年奧運會準備過程的影片《築夢2008》,在北京關機。奧運官方紀錄片於6月24日開始在全國院線上映。
該片總導演顧筠向記者介紹:整部影片沒有用一個資料鏡頭,在一個半小時的電影中,1000多個鏡頭是從50多個小時的素材,長達2萬尺的電影膠片中一再精剪而成的。
《築夢2008》是以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會場——國家體育場的設計競賽、評選及建造將近7年的事件過程為影片的結構線索,穿插敘述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個跨欄運動員、三個體操運動員、一組特警戰士對奧運會的期待和為之付出的努力,描繪出一幅關於中國人民準備2008年奧運會過程的全景圖,影像化表達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主題。
影片既注意展現宏大的時代特徵,又深入描摹豐富鮮活的人物和細節,真切地反映了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對象徵著和平、友誼、進步的奧林匹克盛會的全民參與和傾情奉獻。據悉,該片將於本月底完成所有的製作。
北京奧組委表示,《築夢2008》在創作時間上的持續性,具備很強的文獻性。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上唯一跨越7年時間紀錄奧運會籌備過程的影片,在拍攝過程中它還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強烈關注。該片此後將成為北京體育電影周的開幕片,還將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舉行盛大首映。
影響闡述
紀錄片《築夢2008》採取多條線索交叉並進的結構,用五個故事編織出一幅關於中國人民準備2008年奧運會過程的圖景,展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一口號的具體實現,既有宏大的時代特徵,又具備豐富鮮活的人物和細節,體現出“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理念——
《築夢2008》不僅展現了普通市民、建築師、運動員、教練、安保人員等各類人群實現各自夢想、築造中國人共同的奧運夢想的過程,它同時也承載了攝製組全體創作人員的夢想——做一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關於奧運會籌備過程的最好的紀錄片。
為此,新影廠和攝製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歷時七年,以每年近兩萬尺膠片的累加,傾力打造這部《築夢2008》,預計將於2007年年底結束拍攝,進入後期製作階段,2008年3月份,奧運聖火點燃的時候與全國乃至全世界關注奧運、熱愛奧運的觀眾見面。
《築夢2008》以其創作時間的長度和連續性達到了歷史資料的厚度,並以專業性和獨家性成為目前國內唯一關於2008年奧運會籌備過程的電影膠片素材,製作完成後也將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史上唯一一部跨越七年時間記錄奧運會籌備過程的影片。在拍攝過程中就已經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強烈關注。
《築夢2008》用七年拍攝時間獲得了長度,用豐富的線索和內容獲得了廣度,用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細節獲得了鮮活度,用夢想的主題和構築夢想的努力付出獲得了深度。
專家解讀
作為國內唯一的一部紀錄2008年奧運會準備過程的影片《築夢2008》,已經全國公映。這是一部由4組人物和一個事件組成的電影,以奧運主場館“鳥巢”的設計競賽、建造過程為結構線索,穿插講述“鳥巢”建造地區的原住地居民、3個體操小將、“中國飛人”劉翔、奧運特警小分隊的故事,看似關聯不大,但因為奧運,都在付出著自己的努力。正如中國電影研究室主任饒曙光的評價:“若干年後,當我們再回頭看這部影片的時候,他留給每一個中國人的將是不可重複的民族情感記憶。”
內容:剛柔並濟展現奧運之“力”與“美”
90分鐘的電影,有我們熟悉的“鳥巢”和不為人知首次公開的設計競標過程;“飛人”劉翔和我們第一次領悟到他與教練孫海平亦師亦父的相處;體操小囡光榮耀眼的背後有著那么多成年人無法想像的付出……這一切的努力,全為實現奧運之夢而築。“就表現的主要內容而言,《築夢2008》暗合了奧運會的主要內容。奧運會可以說是“力”與“美”的展示與較量。按照中國人慣常的說法,“力”與“美”也可以理解為“剛”與“柔”。《築夢2008》的五條線索呈現出“剛—柔—剛—柔—剛”的布局,對應於“一座建築”、“一個家庭”、“一條跑道”、“一屋子器械”、“一群特警”。中國電影研究中心理論研究室研究院單萬里研究員做出上述解讀。
細節:真實感動往往就在瞬間
影片中首次公開的關於國家體育場“鳥巢”的設計競標過程,給饒曙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以往的電視報導中,鳥巢從設計製作到開工建造很少聽到反對的聲音,而該片卻把競標中各國專家的意見完整表現,很真實很有戲劇性。” 通常來說,競技體育有一個偏向,把掌聲送給成功者,卻忽略了大多數的失敗者,影片跟蹤記錄了3名小體操運動員的訓練過程,於是我們看到了江鈺源從高低槓精彩下來的那一刻吐出舌頭的頑皮美感;看到了乃若愚因為傷病注定遠離奧運會,她的眼睛裡流露出來不符合年齡的傷感;看到了愛哭的小女孩鄧琳琳……
拆遷戶高大媽和她的兒媳婦老少兩輩人發表了對拆遷的不同看法,老輩人覺得故土難離,年輕人則希望生活發生改變。同樣,影片沒有刻意地把奧運特警神話成007式的英雄,相反,他們訓練中的每一次失誤和跌倒都被真實地捕捉在鏡頭之中。 “這種某一細節的表達和捕捉,讓觀眾情感隨著人物的情緒起伏而波動,作為一部紀錄片,它把人物性格捕捉的很到位,令觀眾印象深刻。這種記憶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磨損,反而會歷久彌香。” 饒曙光說。
突破:雙敘事結構的“精美”之處
《築夢2008》是中國影史上首次使用故事片多線式敘事結構的紀錄片。五條敘事線索漸次疊加,相互交織,有條不紊。片頭過後,最早出場的是拆遷戶高大媽一家,緊接著出現的是國家體育場所在地以及徵集設計方案的場面,第8分鐘體操運動員出場,第21分鐘劉翔出場,第33分鐘才開始出現最後一條線索即“一群特警”。但是,所有線索緊密圍繞“鳥巢”這箇中心線索。
《中國電影報導》製片人張衛無疑是讚賞這一敘事模式的。“一方面是北京奧運會進程的不斷加快,一方面是如高大媽、劉翔、體操小運動員、特警隊員甚至包括瞳瞳等個體人物的描述。雖然不是故事片,卻在奧運這個大環境下把人物性格刻畫的異常鮮活。”
隨著奧運會一天天臨近,鳥巢從奠基到架構鋼結構,從合攏到支撐架卸載,氣氛越來越緊張。體操運動員和劉翔由最初的封閉訓練,到走出訓練場進入選拔賽現場,特警也是從封閉訓練逐漸過度到實戰演習。高大媽從家庭走上街道,義務地為奧運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的兒子和兒媳加入了首都百萬奧運志願者的行列,就連她的孫女瞳瞳也跟著媽媽參加了奧運英語培訓班。
當然,除了細膩的情感表達,我們最不能忘記的還有這部電影卓越的視覺衝擊力。初現在大熒幕上的“鳥巢”從誕生之日起直到合攏最後一根鋼,採用了空中多角度的拍攝手法,讓我們一窺到底。借用北京大學中文系張頤武教授的一句話:“這是一部將中國夢和世界觀緊密結合的一部影片,不看一定會後悔的。”
影視評價
夢圓北京——《築夢2008》
本來是不想寫這個片子的影評的,因為紀錄片本身就是一種很直白的記錄性陳述,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剪輯,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它只是以一個第三者的身份來給你講述一段故事,我們只需要聆聽便好。當然,如果紀錄片拍的好的話,還是能看出很多激情和感動的,只是這部《築夢》離我的預期還有一點點的距離,我覺得它完全可以更好更完整,但這只是我期望它可以進步的一個空間,從總體而言,這部片子已算是不錯了。
起先沒有寫影評的衝動是因為它拍的不偏不倚,中規中矩,沒有令人失望,也沒有令人眼前一亮,但此刻又突然很想說上一說,是因為今天剛剛結束的“100米跨欄”的比賽,劉翔意外因傷退出,這樣的結果是我們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這場令整箇中國翹首以盼的比賽,我想許多中國人都做過各種各樣的幻想,無論幻想成功與失敗,都不會想到是以今天這樣的方式結束!這一刻,我想大部分人的心裡是沉重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而我腦中一直想到的是《築夢》裡面劉翔和他的教練為了這一次的北京奧運會所做出的努力。那么多針對性的練習,分析,思考,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隨著紀錄片從01年到08年,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瞬間,但他們這些為了夢想而努力的人為了這一刻付出了多少?!當今天他退場的那一刻,我一時接受不了,不是為了一塊獎牌,是真的為他可惜……
記得紀錄片裡劉翔的教練孫海平曾說:“如果劉翔能在北京奧運會上拿到獎牌,那是他最大的榮耀。”因為劉翔的這個意外事件,我又想起了紀錄片中許許多多的個體,不管是運動員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不同職業不同理想的人都在這七年間見證了北京奧運會這箇中國人百年夢想的逐漸實現,無論貢獻大小,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夢想里的一部分。而那些站在最前線,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他們築建這個夢想的過程就是無比偉大的,我們應該為他們喝彩!
再回頭看這部紀錄片,我比之前有了更多感性的理解,起先我認為這部片子拍的很中庸,就是以一家北京普通居民為切口,以小見大,通過他們一家人在七年間的變化來體現北京這座城市變化和人們對奧運會逐漸臨近的心理變化,再拎出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群,通過他們對奧運會所作出的努力來體現整箇中國人民一起築建這個夢想的決心,可以說立意很好,只是缺了一絲驚艷。而最近通過觀看各種比賽,尤其是看到了今天的劉翔,看到了七年前還在參加奧運會選拔的江鈺源和鄧琳琳,成敗得失其實就這么一瞬間的事情,並不能代表什麼,而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卻尤為珍貴。無論如何,2008,我們看到了一個強大的中國,一個令人驕傲的民族,一個夢想的圓滿,也推薦大家去看看這部紀錄片,靜靜聆聽一段七年來的築夢歷程~~
主創人員
原名:2001+7出品人:高峰
監製:郭本敏
攝影指導:羅凌
攝影:楊林 李雄 朱奕
剪接:馮文
作曲:梅林茂
錄音:谷全喜
聲音指導:郝鍵
榮譽製片人:
邱繼寶 林青 曾維范
出品單位: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導演介紹
顧筠,上海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導演。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分配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編輯部任導演,先後在中央電視台《神州風采》、《世紀回眸》、《紀錄片之窗》等欄目製作了《迷人的天台山》、《不是都市勝似都市》、《東海第一所》、《青春有約獻八連》、《百年南京路》、《賀綠汀》、《神奇的思茅》等紀錄片。2001年之後專門從事奧運類題材的紀錄片創作。擔任紀錄片《築夢2008》及第29屆奧運會官方電影總導演的職務,2004年創作完成紀錄片《聖火傳遞在北京》。
從1912年起,每一屆奧運會都會有一部官方電影。《北京奧運會》是奧運史上第22部官方電影。它的導演名叫顧筠,一位地道的中國人——這是百年奧運史上的第二位女導演,在亞洲則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