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的起源
這種認證是由西方的品質保證活動發展起來的。1959年,美國國防部向國防部供應局下屬的軍工企業提出了品質保證要求,要求承包商“應制定和保持與其經營管理、規程相一致的有效的和經濟的品質保證體系”,“應在實現契約要求的所有領域和過程(例如:設計、研製、製造、加工、裝配、檢驗、試驗、維護、裝箱、儲存和安裝)中充分保證品質”,並對品質保證體系規定了兩種統一的模式:軍標MIL-Q-9858A《品質大綱要求》和軍標MIL-I-45208《檢驗系統要求》。承包商要根據這兩個模式編制“品質保證手冊”,並有效實施。政府要對照檔案逐步檢查、評定實施情況。這實際上就是現代的第二方品質體系審核的雛形。這種辦法促使承包商進行全面的品質管理,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認證的發展
後來,美國軍工企業的這個經驗很快被其他工業已開發國家軍工部門所採用,並逐步推廣到民用工業,在西方各國蓬勃發展起來。隨著上述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各國的認證機構在進行產品品質認證的時候,逐漸增加了對企業的品質保證體系進行審核的內容,進一步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發展。到了70年代後期,英國一家認證機構BSI(英國標準協會)首先開展了單獨的品質保證體系的認證業務,使品質保證活動由第二方審核發展到第三方認證,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更加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
認證體系的介紹
自從1987年ISO9000系列標準問世以來,為了加強品質管理,適應品質競爭的需要,企業家們紛紛採用ISO9000系列標準在企業內部建立品質管理體系,申請品質體系認證,很快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推行ISO9000國際標準,約有40個品質體系認可機構,認可了約300家品質體系認證機構,20多萬家企業拿到了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證書,第一個國際多邊承認協定和區域多邊承認協定也於1998年1月22日和1998年1月24日先後在中國廣州誕生。一套國際標準,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被這么多國家採用,影響如此廣泛,這是在國際標準化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已經被公認為“ISO9000現象”。
為適應人類社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世界潮流的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簡稱ISO)於1993年6月成立了一個龐大的技術委員會——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TC207),按照ISO9000的理念和方法,開始制定環境管理體系方面的國際標準,並很快於1996年10月1日發布了5個屬於環境管理體系 (EMS) 和環境審核(EA)方面的國際標準,1998年又發布了一個環境管理(EM)方面的國際標準。以上6個標準統稱為 ISO14000系列標準。它們是:
ISO14001:1996 環境管理體系 規範及使用指南;
ISO14004:1996 環境管理體系 原則、體系和支持技術指南;
ISO14010:1996 環境審核體系 通用原則;
ISO14011:1996 環境審核體系 審核程式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
ISO14012:1996 環境審核體系 環境審核員資格要求;
ISO14050:1998 環境管理 術語。
此後,全世界又興起一個“ISO14000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