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認證制度產生之前,供方(第一方)為了推銷其產品,通常採用“產品合格聲明”的方式,來博取顧客(第二方)的信任。這種方式,在當時產品簡單,不需要專門的檢測手段就可以直觀判別優劣的情況下是可行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品種日益增多,產品的結構和性能日趨複雜,僅憑買方的知識和經驗很難判斷產品是否符合要求;加之供方的“產品合格聲明”屬於“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一套,真真假假,魚龍混雜,並不總是可信,這種方式的信譽和作用就逐漸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前述產品品質認證制度也就應運而生。
1971年,ISO成立了“認證委員會”(CERTICO),1985年,易名為“合格評定委員會”(CASCO),促進了各國產品品質認證制度的發展。
相關信息
現在,全世界各國的產品品質認證一般都依據國際標準進行認證。國際標準中的60%是由ISO制定的,20%是由IEC制定的,20%是由其他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也有很多是依據各國自己的國家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進行認證的,詳見附錄C。
產品品質認證包括合格認證和安全認證兩種。依據標準中的性能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合格認證;依據標準中的安全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安全認證。前者是自願的,後者是強制性的。
產品品質認證工作,從20世紀30年代後發展很快。到了50年代,所有工業已開發國家基本得到普及。第三世界的國家多數在70年代逐步推行。我國是從1981年4月才成立了第一個認證機構—“中國電子器件質量認證委員會”,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發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