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原理與實務

管理學原理與實務

《管理學原理與實務》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管理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並及時吸納了現代管理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圍繞管理活動的五大職能(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展開。全書共分12章,分別闡述了管理概論、管理理論歷史演進、管理環境與管理道德、決策、計畫、組織、人員配備、領導、激勵、溝通、控制、創新等內容,同時特別注重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管理學原理與實務管理學原理與實務
本系列教材是按照高等學校經濟類和管理類學科本科專業規範、培養方案,以及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合理定位,由長期在教學第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立足於21世紀經濟管理類學科發展的需要,深入分析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現狀及存在問題,探索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途徑,以科學性、先進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為目標。

編輯推薦

1.科學實用:面向套用型人才就業,具備大量當前實用案例,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2.內容新穎:借鑑國內外最新教材,融會當前最新理論,遵循最新發布的各項準則、規範
3.系列完整:把握財經管理專業相關學科、課程之間的關係,整個系列體系嚴密完整
4.方便教學:提供完備的電子教案、習題參考答案等教學資源,適合教學需要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管理的概念、特徵與性質
1.1.1 人類社會與管理
1.1.2 管理的概念
1.1.3 管理的特徵
1.1.4 管理的性質
1.2 管理的職能
1.2.1 管理職能的概念
1.2.2 管理職能劃分的演變
1.2.3 現代管理基本職能的內涵
1.3 管理者與管理對象
1.3.1 管理者的概念與分類
1.3.2 管理者的角色
1.3.3 管理者的素質與技能
1.3.4 管理的對象
1.4 管理學及其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l.4.l 管理學的概念
1.4.2 管理學的研究內容
1.4.3 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1.5 管理的基本前提
1.5.1 管理倫理
1.5.2 企業文化
1.5.3 管理信息
1.5.4 管理環境
1.6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管理基本原理
1.6.1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與內涵
1.6.2 人本原理
1.6.3 系統原理
1.6.4 責任原理
1.6.5 效益原理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第2章 管理思想與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2.1 中外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
2.1.1 中國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
2.1.2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2.1.3 管理實踐、思想與理論之間的關係
2.2 古典管理理論
2.2.1 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2.2.2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2.2.3 韋伯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
2.2.4 其他人的貢獻
2.3 行為管理理論
2.3.1 霍桑試驗
2.3.2 行為科學
2.4 現代管理理論
2.4.1 經驗管理學派
2.4.2 人際關係學派
2.4.3 行為科學學派
2.4.4 社會協作系統學派
2.4.5 社會技術系統學派
2.4.6 決策理論學派
2.4.7 系統管理學派
2.4.8 管理科學學派/數量管理學派
2.4.9 權變管理學派
2.4.10 管理角色學派
2.4.11 經營管理學派
2.5 管理理論的新發展
2.5.1 全球化
2.5.2 勞動力多元化
2.5.3 創業精神
2.5.4 在電子企業領域中進行管理.
2.5.5 學習型組織
2.5.6 工作場所精神境界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第3章 管理決策
3.1 決策概述
3.1.1 決策的概念
3.1.2 決策的類型
3.1.3 決策的特點
3.1.4 決策與管理的關係
3.1.5 決策理論概述
3.2 決策的基本程式及制約因素
3.2.1 決策的基本程式
3.2.2 理性決策的制約因素
3.3 決策方法
3.3.1 常見的群體決策方法
3.3.2 三種典型狀態下的決策技術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第4章 計畫
4.1 計畫基礎
4.1.1 計畫與決策
4.1.2 計畫的含義
4.1.3 計畫的性質
4.1.4 計畫的意義
4.1.5 計畫的類型
4.1.6 計畫的層次體系
4.1.7 影響計畫的權變因素
4.2 計畫編制過程
4.3 戰略性計畫
4.3.1 日益重要的戰略管理
4.3.2 企業經營戰略層次
4.3.3 戰略管理過程
4.3.4 戰略規劃
4.4 計畫的組織實施
4.4.1 目標管理
4.4.2 滾動計畫法
4.4.3 網路計畫技術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第5章 組織
5.1 組織
5.1.1 組織的含義
5.1.2 組織的分類
5.1.3 組織素質
5.2 組織結構與組織設計
5.2.1 組織結構
5.2.2 組織設計
5.2.3 組織設計的基本維度與權變因素
5.2.4 組織設計的任務與程式
5.2.5 組織設計的原則
5.2.6 組織結構的基本類型
5.2.7 組織結構的發展趨勢
5.3 橫向與縱向組織設計
5.3.1 橫向組織設計——部門化與職務設計
5.3.2 縱向組織設計——組織中的權力分配
5.4 人員配備
5.4.1 人員配備概述
5.4.2 管理人員的選聘
5.4.3 管理人員的培訓
5.4.4 管理人員的考評
5.5 組織變革
5.5.1 組織變革的概念
5.5.2 組織變革的動因
5.5.3 組織變革的阻力及對策
5.5.4 組織變革的層次與
實施模式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第6章 領導
6.1 領導與領導者
6.1.1 領導的內涵
6.1.2 領導與管理的關係
6.1.3 領導者的作用
6.1.4 領導者的權力
6.1.5 領導者的類型
6.2 領導行為
6.2.1 領導理論
6.2.2 領導藝術
6.3 激勵
6.3.1 激勵概述
6.3.2 激勵理論
6.3.3 激勵的藝術
6.3.4 經營者的激勵
6.4 溝通
6.4.1 溝通概述
6.4.2 溝通的類別
6.4.3 溝通的障礙
6.4.4 有效溝通的實現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第7章 控制
7.1 控制概述
7.1.1 控制與管理控制的概念
7.1.2 控制的重要性
7.2 控制的類型
7.3 管理控制的基本過程
7.3.1 確立標準
7.3.2 衡量工作績效
7.3.3 分析偏差原因
7.3.4 糾正偏差
7.4 有效控制的原則
7.5 預算控制
7.5.1 預算控制的含義
7.5.2 預算的種類與內容
7.5.3 編制預算的方法
7.5.4 有效預算控制的措施
7.6 非預算控制
7.7 質量控制
7.7.1 質量的含義
7.7.2 科學的質量管理過程
7.7.3 有效的質量控制方法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第8章 績效管理
8.1 績效管理概述
8.1.1 績效的含義與特點
8.1.2 績效管理的要素
8.1.3 績效管理與績效評價的關係
8.2 績效管理的目的與意義
8.2.1 績效管理的目的
8.2.2 績效管理的意義
8.3 績效管理流程與員工績效評價方法
8.3.1 績效管理的流程
8.3.2 合理選擇評估方法
8.3.3 績效管理適用對象
8.4 績效管理的策略
8.4.1 在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困惑.
8.4.2 績效管理與激勵機制相結合
8.4.3 績效管理中應做好員工心理工作
8.4.4 績效管理的具體措施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第9章 管理創新
9.1 創新和管理創新
9.1.1 創新的概念
9.1.2 管理創新的概念
9.1.3 管理創新的特徵
9.2 管理創新的內容體系
9.2.1 管理觀念創新
9.2.2 管理組織創新
9.2.3 管理目標創新
9.2.4 管理方式方法創新
9.2.5 管理模式創新
9.2.6 管理環境創新
9.3 管理創新的基本條件
9.4 管理創新的基本過程
9.5 管理創新思維
9.5.1 管理創新思維的特徵
9.5.2 管理創新思維形成的過程
9.5.3 管理創新思維的基本方法
本章小結
自我檢測題
參考文獻
……

序言

我國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設定了經濟管理類學科專業,這是一個包括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圖書檔案學6個二級學科門類和22個專業的龐大學科體系。2006年教育部的數據表明在全國普通高校中經濟類專業布點1 518個,管理類專業布點4 328個。其中除少量院校設定的經濟管理專業偏重理論教學外,絕大部分屬於套用型專業。經濟管理類套用型專業主要著眼於培養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專門人才,要求既具有比較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良好的發展後勁,又具有較強的職業技能,並且又要求具有較好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當前開拓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新時期,進一步加強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注重經濟理論的系統化學習,特別是現代財經管理理論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素質和套用實踐能力,培養出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質的經濟管理人才,越來越成為提升我國經濟競爭力、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高等財經教育要更加注重依據國內外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適時變革和調整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要求經濟管理學科專業更加注重套用、注重實踐、注重規範、注重國際交流;要求經濟管理學科專業與其他學科專業相互交融與協調發展;要求高等財經教育培養的人才具有更加豐富的社會知識和較強的人文素質及創新精神。要完成上述任務,各所高等院校需要進行深入的教學改革和創新。特別是要搞好有較高質量的教材的編寫和創新。
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通過對國內大學經濟管理學科教材實際情況的調研,在與眾多專家學者討論的基礎上,決定編寫和出版一套面向經濟管理學科專業的套用型系列教材,這是一項有利於促進高校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措施。
本系列教材是按照高等學校經濟類和管理類學科本科專業規範、培養方案,以及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合理定位,由長期在教學第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立足於21世紀經濟管理類學科發展的需要,深入分析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現狀及存在問題,探索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途徑,以科學性、先進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為目標,其編寫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經濟管理學科發展的大背景,拓寬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著眼於增強教學內容的聯繫實際和套用性,突出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
(2)體系完整、嚴密。系列涵蓋經濟類、管理類相關專業以及與經管相關的部分法律類課程,並把握相關課程之間的關係,整個系列叢書形成一套完整、嚴密的知識結構體系。
(3)內容新穎。

文摘

4.管理的信息方法

插圖插圖
資訊理論作為一種科學方法論,因其獨到的特點和優勢,具有十分廣泛的套用前景。
信息方法的實質就是著重從信息角度來研究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即把研究對象的具體形式撇開,抽象為信息及其變換過程,系統藉助於信息的獲取、傳輸、加工處理來運行。信息方法是指通過信息的獲取、傳輸、加工、存儲等環節實現信息的有序流動,用以揭示系統的性質和運動規律,這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
以管理系統為例,它也是一種信息系統,存在由大量數據、資料、指標、圖紙、報表、計畫、指令等組成的信息流,這種信息流也是人流和物流的反映和表征。在管理活動中運用上述信息方法能夠發現和掌握管理活動的規律,並且能更有效地整合各種資源,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保證計畫的實施和組織目標的實現。
1.5.4管理環境
任何組織都處在一定的環境中,環境為組織的管理活動提供必要的資源,又對管理活動起制約作用,因此,了解環境,把握環境的變化趨勢,利用環境給予的發展機會,避免環境給予的威脅是管理取得成效的前提。
1.管理環境的概念
管理環境是指存在於一個組織內部和外部影響組織業績的各種力量和各種因素的總和。這一概念表明,管理環境不僅包括組織外部環境,而且包括組織內部環境。管理者要取得管理的業績,即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必須了解政治、經濟、文化、競爭者、科學技術等外部環境因素,同時更要掌握組織的資源、員工的價值觀等內部環境因素。
2.管理環境的分類及內容
根據各種因素對組織業績的影響程度的不同,組織外部環境又可分為一般環境和任務環境。組織內部環境主要包括企業文化和內部資源狀況兩大方面。
(1)一般環境因素,又稱為巨觀環境因素,是指可能對組織管理活動有影響,但這些影響的相關性和強度不大確定或不太清楚的各種因素,一般包括組織外部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等。這些因素對組織管理的影響不是直接的,但有時可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東南亞金融危機對香港經濟的巨大衝擊就是明顯的例證。因此,認真分析和研究一般環境因素,對管理者來說是完全必要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