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老馬識途
出處原文 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詞義
從:跟隨。
陽:山的南面
陰:山的北面
聖:精明通達
反:通“返”,返回。
不難:不惜,不恥。
失道:找不著道路。
聖人:古代指有智慧的人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管仲、隰(xí )朋:都是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的大臣。
孤竹:即孤竹國,在今河北省。 也可以說是 商,周時期的一個小國家。
蟻壤一寸,而仞有水:據說蟻封(螞蟻洞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處有水。
譯文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於是(管仲和隰朋)放開老馬跟隨著它,就找到了路。
走到山裡沒有水,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地上蟻封有一寸高,地下一寸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
憑藉管仲的聖明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帶著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學習聖人的智慧,不也是錯誤的嗎?
啟示
文言文《老馬識途》膾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語“老馬識途”的來歷,現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引導的作用。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的先導。 他們不被現實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們學習,不是嗎?管仲隰朋就是利用了老馬識途的本能和螞蟻的習性解決了困難,這也反映了學習不能死記硬背的死讀書,要以書本為師,同時還要學會以大自然為師,學會隨時觀察和思考。我們要善於向富有經驗的人學習,刨根問底。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問問題。
另一解釋補充:管仲、隰朋跟從齊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於沒有熟悉地理的嚮導帶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於是就縱老馬于軍前,任其所至,隨而從之,竟得道而歸。在山中行軍,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螞蟻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處)就有水。”就發掘蟻穴,找到了水源。憑藉管仲和隰朋的聖明,到他們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馬和螞蟻求教學習看作是羞恥的事,現在的人現在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不知道學習和吸取聖人的智慧,不是太過分了嗎?